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对于母亲这个身份来说,脱不花,其实挺残忍的。

前几天看了《人物》的一篇文章:《脱不花:别相信妖怪的床》。看完之后,我对这个人提不起任何的好感。是因为,我觉得她面对自己的孩子,过于理智,或者说残忍。

首先,她事业和财富上的成功,可能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达到,这点无须多言。但是她作为一个母亲说出的话语,让我不敢苟同。

文章中说2017年她生第二个孩子,分娩不到四个小时在工作群中说话,以至于得到副总裁心想:她疯了吗?

看到这里,我还只觉得脱不花是一个工作很拼命的人,可是接下来,让我对她大跌眼镜了。

脱不花的女儿知道她的妈妈因为卖专栏经常加班,没有时间陪伴她。

所以她们家邻居全程陪伴孩子的妈妈成为了女儿向往的女性形象。当女儿跟脱不花建议在家陪伴她时。 她和女儿发出了如下的对话。

你大冬天想穿裙子,里面还套个毛裤,尽管妈妈觉得不好看,但是不是也同意了?
是。
你说以后不想上班想当全职妈妈,我是不是也说很好,你肯定特开心。
是。
我都尊重你的选择,但妈妈想上班,你是不是也应该尊重妈妈的选择?
女儿想了想,只好说:是。

脱不花与女儿谈话,让我感觉,理智的可怕!

幼儿园组织亲子活动,脱不花也是经常缺席的。同事问她要怎么平衡孩子和工作,她的回答很真实:没有平衡,就是取舍。

其实,脱不花和女儿的对话,潜台词是:

我尊重你的选择,但是我想上班,我就得加班,所以没有时间陪伴你。工作和你相比,工作更重要。

所以,孩子就会围绕着妈妈的感觉转。为了让妈妈有时间工作,就要要尊重妈妈的感觉,其实这是在为别人而活,为妈妈而活。这就有可能成为了人们眼中懂事的孩子。

先不说陪伴的问题。

女儿表达的是情感,她需要母亲情感上的关怀,脱不花表达的是理智,忽视了女儿的情感。拒绝女儿,也可以有其他的表达方式,比如:

妈妈知道你希望我有多点时间陪伴你,我能感受到你的委屈和孤单。我们可以想想有没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

给孩子生命最好的滋养,其实就是确认孩子的感受。而感受,需要用语言表达出来。有一本书《被忽视的孩子》,讲了这么一个例子:

一个孩子正在玩沙子,时间到了母亲告诉她,该去学习了。孩子正在兴致冲冲的玩耍,她的失望与难过无人关心,母亲关心的是时间到了该去读书了。

作者的建议是要给予孩子情感回应,可以拒绝孩子玩沙子,但是要认同孩子的情感,可以告诉孩子,你玩的真高兴,真开心啊,可是我们现在该读书了。要在意孩子的情绪变化,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也就是说:基于情感链接和对孩子的关注,父母适当地回应孩子的情感需求。

而不是讲道理,用逻辑和智商战胜孩子。

讲道理的本质就是:我是对的,你是错的。这样,爱的流动就被阻断了。

父母对孩子的情感给予理解和尊重,虽然拒绝了事情本身,但是并没有拒绝母女之间爱的流动,这样退一万步说,即使孩子没有达成愿望,但是也会觉得妈妈是理解我的,爱我的。

2

其次,再说陪伴。

小孩儿是老天爷(或上帝)给我们的礼物,当你不珍惜的时候,老天爷(或上帝)就把这份甜蜜的礼物收回了。

对于教育孩子,除了言传身教和陪伴,没有任何捷径可循。

上面两句话是龙应台说的。龙应台在1984年撰写yehuoji专栏,引起强烈反响,龙应台成为了知名度极高的专栏作家。

在世俗的标准里,趁你火的时候,要走穴,演讲赚钱,忙碌起来。

可是在1986年到1988年的时候,龙应台旅居瑞士两年,专心带孩子。在她眼里,孩子比事业重要:

孩‍子在小的时候,父母对他们来说是万能的,是完全可以依靠的。这就是父母对孩子教育的黄金时期。等孩子一到了青少年时期,父母的"有效期限"就快到了。

该说的,该教的,该做的,都应该早就都做足了,是到了验收的时候了。

这验收的是父母的教育方针,也是孩子对外界的应变能力。"过期"后的父母再怎么努力,也比不过10年前来得有效了。

我突然很感叹,我告诉我自己,我必须要在黄金时期内帮我的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因为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转眼就过了。我不想将来只有叹气、摇头的份儿。

龙应台用教育的有效期限来说明早期教育,陪伴的重要性。心理学同样看重早期对孩子的养育。精神分析认为,精神病患者是1岁前的养育环境出了大问题,人格障碍者是3岁前的养育出了问题,而神经症患者,是3-6岁的养育出了问题。

早期的陪伴和教育,十分重要。

3

要说忙,你能有扎克伯格忙吗?Facebook2019年员工数量是三万五千多人。可以想象,扎克伯格要处理多少事情。可是在2015年他的女儿准备来临的时候,他决定在她出生之后休两个月的陪产假。

2017年他的二女儿也出生了,同样继续休两个月的产假。

扎克伯格的公务繁忙程度自不必说,他的这一行为给人们带来了很好的榜样。

而在《脱不花,别相信妖怪的床》一文中,有人的回复是这样的:

正处在自我怀疑中的我,硕士毕业6年结婚生完两个娃,全职妈妈。超级自我怀疑,我有什么用,没有热爱,没有付出。

心酸。看到原生家庭的伤害和延续伤害。母女之间除了互相尊重陪伴也该有有意义的对话。那一段“你该尊重妈妈想工作”明显是大人用歪逻辑欺负压制小朋友正当对母爱的需求,会让女儿纠结很久自己在世界里是不是只是附属品。和我母亲一样,感觉她没有办法听她女儿说什么,只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赞赏自己。

当然还有的不少的回复是对脱不花的欣赏。

可是我欣赏不起来。在此需要强调是,我的表达绝对不是说只有全职妈妈才是合格的妈妈,也并非表达父母不可以加班的观点。

脱不花的经历,更多的是让人感到,这个女人很厉害很励志,如此而已了。

那,这背后的取舍,你学的来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妈妈替高三儿子代练游戏:考了675分的孩子 背后有个最像好友的妈妈┃山伯教育
用这十本书武装自己,你也是牛妈!
【洛溶作品2】有一种爱叫目送
父母的“有效陪伴”,才是孩子最大的幸运!
培养孩子的健全人格,一定得重视这四方面
“孩子,别怪妈妈心狠”,这位妈妈的一番话,刷爆了朋友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