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嘉靖要严嵩,大明朝要胡宗宪
(本文2458字,阅读约需8分钟)
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中,是通过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来展现严嵩的权势的:
         
在刚开局那个充满着肃杀气氛的内阁会议走到末期的时候,出来打圆场的嘉靖在得到来自张居正的“开源”办法后,严嵩突然站出来截胡张居正的功劳,而张居正则选择了隐忍不发。
         
这个事替换到我们更加熟悉的场景的话,就类似于办公室政治里最令人讨厌的那种情况:下属的功劳被上司占据,下属却敢怒不敢言。
         
但上述还是没有剧里表现的可怕,因为张居正不是什么雨打浮萍的打工人,张居正是以“神童”名号入仕途,年纪轻轻就进了内阁,连还是太子的隆庆帝都要喊一声“张师傅”的兵部尚书。
 
         
这件事,熟稔人事和平衡之道的嘉靖能不知道吗?
         
当然是不可能的。
         
但嘉靖表现的仿佛不知道严嵩“抢功”的事,就这么顺着严嵩的思路走下去了,这不仅仅是因为严嵩的表述更合嘉靖的心意(张居正的潜台词也是要宫里节衣缩食,这是要大兴土木的嘉靖帝所不喜的),这实际上是嘉靖心里对内阁权力分配的反映,即“清流”4、“严党”6,自己负责做最后的裁决。
         
倘若“清流”有“长江之水泛滥”的情景,严嵩自会出来截胡,而自己只要装着不知道,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达成自己心意的同时将黑锅给严嵩背好。
         
就像我在前两篇里总结的那样,严嵩屹立不倒的前两个原因是他是嘉靖改变政策导向的产物和他愿意帮嘉靖背黑锅。
         
但是问题来了,只靠这两个,严嵩能做上二十年的首辅吗?而且直到“改稻为桑”一事造成的蝴蝶效应之后都依然被嘉靖所保护,每月还有粮米供应。

          


多读书是好事,但是书读多了却缺乏实践就不是好事了,这点在许多文字工作者的身上都有体现。
         
以历史为例,历史类的书读多了往往会沉迷于“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浪漫主义畅想中,而现实中,别说“千古”,就是严嵩主导内阁的那二十年,也是7300天日日夜夜。
         
如果这样说我们还是不能有一个画面的话,我们可以回想一下2003年的时候我们脑海中的中国的景观是什么样的,有条件的再去各地的市中心看看,问问当地人某地20年前是什么样子。
         
《铁齿铜牙纪晓岚1》里,和大人说过一句话,“易子相食”不过是史书上的四个字,而和大人是亲眼见过的,这就是我们读书看剧和真正经历时光本身的区别。
         
以二十年这个尺度为例,不管是咱们时代冲浪指南的编辑还是读者,大部分还是个懵懵懂懂的小孩,至多是个青少年,二十年后却已经不得不面临生活带来的各种压力,一个不慎搞不好就是“最后一代”。
         
在这世间的诸多不公里,时光本身的尺度力量是相对公平的一种,因而严嵩绝不可能只靠逢迎上意坐稳二十年的首辅,特别是在他和自己的儿子严世蕃残害百姓、贪污腐败,迫害忠良之后。

         
到这里我们其实也就应该明白,严嵩之所以屹立不倒的第三个原因就是“严党”本身。其实在剧里,刘和平老师就已经通过明里暗里的各种矛盾设置来表达这一点了。
         
举例来说,严嵩一伙在剧里受到的第一次挑战就是堪称“严党头牌”的浙闽总督胡宗宪不愿意配合严党推行必然会造成土地兼并的“改稻为桑”,并由此造成了一系列后果。
         
严世蕃不顾一切地指示严党在浙江的两个骨干搞出毁堤淹田后,胡宗宪以杭州知府马宁远的供状为要挟,获得了向嘉靖帝面陈浙江情景的机会,这个时候,如果胡宗宪愿意背刺,是有机会一下子重创严党的。
          
但公忠体国也尊师重道的胡宗宪终究是选择了“以大局为重”,沥血上奏了下面这段话:
         
“我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疆域万里子民百兆,皇上肩负祖宗社稷,治大国如烹小鲜!今年正月,鞑靼从河西渡冰河犯山西,顺天府百万军民缺粮;二月,山东济南府饥荒;三月,京师又饥荒;四月,山西又饥荒;五月,东川土司内乱;闰五月,江西流民叛乱攻泰河,四川苗民叛乱犯湖广界。本月,山西陕西宁夏又地震,死伤军民无算。何况东南沿海倭寇的战事又已到了决战时刻!国事艰难如此,倘若兴起大狱,牵及内阁和六部九司,天下立时乱了皇上现在问及新安江大堤决口之事,臣无言以对,也不可言对。恳请朝廷在适当的时候再行彻查。臣的苦心不只是为了严阁老的知遇之恩。严嵩当政二十年,到底贪了还是没贪,是别人打着他的牌子在贪还是他自己有贪贿行为,皇上比微臣更了解他。
         
这段话的水平是非常高的,可以说是软硬兼施的样本。
         
先通过陈述国事艰难的事实,避免了将自己事实上是为了报答严嵩知遇之恩的实质(“宁可不做名臣也绝不做小人”)会引起嘉靖帝的不当联想的可能,其后点明严嵩这二十年的首辅,你嘉靖帝至少是有“失察”之嫌的同时,为嘉靖帝和严嵩安排了政治上的退路(只是有人打着他的牌子贪污)。

         
比起其真实的历史形象,胡宗宪在《大明王朝1566》的文学形象是被大大修饰过的。
         
但这个的形象和剧里的同窗、次辅徐阁老的弟子赵贞吉(同样是文学形象)后来面对嘉靖帝的高压,直接选择政治背叛,把徐阶卖了的事产生了鲜明的对比。
         
严党是朋党,难道清流就不是朋党了吗?
         
但朋党和朋党也是有区别的,能给嘉靖帝把大明王朝的摊子给稳住的同时给嘉靖帝送来修道观的钱,那就是好朋党。
         
在这个意义上,严嵩能压事事小心谨慎,绝不给别人留话头的徐阶十几年不是没有原因的。
         
在自己首席弟子的选择上,严嵩就远比徐阶高明。
         
同样是东南沿海地区的总督(胡宗宪浙闽总督、赵贞吉南直隶总督),一个为了维护自己的老师自己放弃了入阁的机会,一个抱上了嘉靖帝的大腿就一脚把自己师傅踹了。
         
用严嵩自己的话来说,会用人,才是干大事的第一要义
         
看准了人的严嵩通过将大明支柱胡宗宪和严党绑定,彻彻底底的稳固住了自己的权位,没有胡宗宪乃至更下面的戚继光,嘉靖帝可能对他如此看重吗?
         
伴君如伴虎,只靠写清词拍马屁背黑锅就能当二十年的首辅,那实在是太看不起嘉靖了。


与之相比,严嵩的儿子严世蕃的水平就差的多了。
         
严世蕃大概是横行朝堂几十年把他脑子横坏了,不明白“君以此兴必以此亡”的道理——大明朝只有一个人可以呼风唤雨(嘉靖),也只有一个人可以遮风挡雨(严嵩)。
         
而要想遮风挡雨就必须用对了人,让嘉靖不得不仰赖这个人手下的更多人去维持帝国的运作。严世蕃用的“改革闯将”却偏偏是什么“冒青烟”、“没头脑”、“不高兴”之流,水平比之徐阶都远远不如,又怎么能不把严党最终带向末路呢?
         
要知道啊,屹立不倒的是严嵩,而不是严世蕃啊。

--------------------

-见世界-

阿格尼与你一起,感受真实而残酷的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明代内阁制度与党争
明朝末期严嵩,徐阶,高拱,张居正他们是怎么死的,最后结局的一些分析
大明王朝1566:所谓清流,实在是有负“清流”之名!
大明第一抗倭名将却因严嵩父子拖累而死
明朝历任内阁首辅
徐阶——忍字心头一把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