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生不老的十大秘诀
userphoto

2024.04.11 北京

关注
长生不老的方法,其中有十个要点:第一是打坐,第二是降心,第三是炼性,第四是超界,第五是敬信,第六是断缘,第七是收心,第八是简事,第九是真观,第十是泰定。只有理解这十点,才有资格谈论延长寿命。只有深刻领会这十点的精髓,才有资格谈论长生不老。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方法和恢复青春的秘诀,都包含在这里面。

打坐的方法是要形体端正,闭上眼睛,但这只是表面的打坐。真正的打坐,是不论何时何地,行走、站立、坐着、躺着,心都像泰山一样稳定,不动摇,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不被外界所动,喜、怒、忧、惧、爱、憎、欲这七种情绪也不入心。平时富贵就过富贵的生活,平时贫贱就过贫贱的生活,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安然自得。能做到这样,即使不参禅入定,也已经是肉身成佛了。

降心的方法是让心像清澈的水一样平静,处在一种混沌、幽暗、内外不分的状态,没有一丝一毫的欲念,这就是真正的定,也就不需要再降了。如果心随着外界环境变化,有所思考,寻根究底,或者在静中出现各种幻觉,这样心就会败坏,道德就会有损,就不得不降心了。

至于炼性,就好比调理精美的瑶琴,弦调得太紧容易断,弦调得太松则弹不响,要松紧适中,才能弹出和谐的琴声。又好比铸剑,钢太多剑就容易折断,铁太多剑就容易卷刃;只有钢铁比例适中,剑才能锋利。炼真性就是这个道理,要深刻体会并善于理解。

“界”有三种:欲界、色界和无色界。完全忘掉私欲,就超越了欲界;完全忘掉外界的干扰,就超越了色界;不执着于空虚的形象,就超越了无色界。超越这三界,就不会产生烦恼,邪恶的魔鬼也会远离。

“敬”是道的根本,指专心致志、一心不二。“信”则是坚决无疑,真实不虚的意思。能坚守“敬”和“信”,就是圣贤和仙佛了。孔子说:“要恭敬诚信,来亲近仁爱。”可见圣人也是从这方面入手的。

断缘,就是断绝尘世的缘分。尘缘不断,最能蒙蔽心灵。即使再聪明的人,也会被它所蒙蔽。人如果不能忘却荣辱得失,就会产生机巧功利之心。机巧功利之心一生,就会做出许多趋炎附势、求利的事情。这样一来,尘世间的纷纷扰扰就会扰乱人心,使人心神不宁,从而缩短寿命。这是应该极力避免的!古人说:“不做事身体就不劳累,清静无为心里就会安宁。不要炫耀自己的德行和才能,不要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一切荣辱得失都不放在心上,一切生死老病都不萦绕于心,这样尘缘自然就断绝了。”古代修炼长生之道的人,都是这样做的。

关于收心,这是一个更进一步的层次。心是我们身体的主人,是精神的居所。如果心灵纯净,就会生出智慧,但如果心动荡不安,就会变得愚昧。人们常常被虚幻的景象所迷惑,误以为是真实的,心甘情愿地受到污染,却不去清洗和净化。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蒙蔽会越来越深,离真正的道理也会越来越远。如果能够不断地自我更新,摆脱尘世的束缚,心灵就会变得虚空灵动,不执着于任何事物。当心灵与道理合一,我们称之为“归根”。如果能够持续保持这种归根的状态,就达到了“定静”的境界。在归根定静之后,心灵会变得安泰,内心无所执着,外在也无所作为。心灵不再受到污垢或纯净的干扰,不受毁誉的影响。它既不是纯粹的智慧,也不是愚蠢,不受利害的侵害。我们应该恪守内心的中正,坚持常规,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调整自己。这才是最高的智慧。心就像眼睛一样,如果有一粒微小的尘埃进入眼睛,眼睛就会感到不安。同样,如果小事萦绕在心头,心也会不安定。这种不安和不定,是心灵最深的病痛。我们应该随时发现并控制这种不安,努力使心灵保持不动,通过调和和熟练,自然就能得到安闲。无论白天黑夜,行走、站立、坐着还是躺着,无论是在应对事情还是接待人物,都要有意识地保持心灵的安定。如果心灵得到了安定,就需要好好保养,不要让它受到烦恼的干扰。稍微得到一点安逸,就会逐渐习惯并喜欢这种清静远离的状态。这就是收心的道理。

“简事”,就是说不应过分追求任何事情。比如美食中的珍馐美味,华服中的绫罗绸缎,身份地位中的名利权位,财富中的金银财宝,这些都是超出我们基本需要的玩物,容易扰乱我们的心神,所以应该远离它们。简化事情的宗旨就是这样。每一次睡眠和饮食,都会对我们的损益有所影响;每一句话和每一个行动,都会带来祸福。能够预见这些影响的人,才能防范于未然,将问题消灭在无形之中。然而,有些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有些东西是不能舍弃的,我们也应该虚心接受,不要让它们妨碍我们的心灵,产生烦躁情绪,自己伤害自己。最难消除的是色欲。我们应该明白,色欲是由想象产生的;如果没有想象,就不会有色欲的事情发生。色欲就是空虚的,想象就是虚幻的。只要心灵保持冷静,还有什么事情不能消除呢?有真知灼见的人,早已看破了这一点,不会受到它的伤害。所以说,“观真者,是达人的先觉者”。

“定”,是超脱尘世的最高境界,是达到道理的起点,是修炼静心成功的标志,是保持安宁的事情完成的状态。身体像枯木一样,心灵像死灰一样,没有刻意去追求定,但心灵却始终处于定的状态。所以我们称之为“泰定”。心灵是承载道理的器具,当心灵极度静止时,道理就会自然而然地居住在其中,智慧也会自然而生。这种智慧来自于我们本性的固有,并非从外界获得,所以像白天的阳光一样自然照耀。因为心灵的纷乱而昏暗,因为心灵的静止而明亮。当智慧明亮时,我们不要因为过多的智谋而伤害了定力。产生智慧并不难,难的是产生了智慧却不去使用它。

自古以来,忘形的人很多,但忘名的人却很少。有了智慧却不去使用,这就是忘名的表现。庄子说:“用恬淡来培养智慧,智慧产生后却不去运用这种智慧,这就是用智慧来培养恬淡。”同时培养恬淡和智慧,和谐与道理就会自然地从我们的本性中流露出来。恬淡与智慧结合就是定慧,和谐与道理结合就是道德。如果我们不使用智慧而安于恬淡之中,那么道德就会自然完备了。理解了这十条道理,长生不老的秘诀就已经完全掌握了,成为陆地上的神仙也就不难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之路,要自己走,事要自己做
囡唔|悟透只是第一步
不老传说的秘诀:这个字,让你延年益寿!
在尘世里静心
聆听 | 宽容、体谅是一种智慧
稻盛和夫的人生智慧和致胜秘诀,都在这本《心》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