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导引法 动静内外调·延年益寿高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鹿功主要锻炼人体的胃部。胃的主要功能是接受和消化食物,因此被称为“水谷之海”。人体的气血、津液等,都是由食物中的营养物质转化而来的。胃气的强弱,对保持身体健康和疾病的预后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鹿功锻炼可以增强胃气,胃气指的是胃的生理功能及其所化生的精气。胃气充足,就能滋养先天元气;先天元气强盛,又能更好地扶养胃脏的真精,所以胃被称为“后天之本”。坚持练习猿功和鹿功,会使人食量增加、精神饱满,百病不侵,因此这两种功法都是五禽图功的基本功。
【鹿功具体练法】
1. 预备姿势:自然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双手中指尖轻轻相接,掌心向上,放在肚脐前方(手不接触身体),头部微微前倾,眼神注视双手,意念集中在丹田,两脚尖微微向内扣(如图1)。自然呼吸1次,这是鹿功第1口气。
2. 双手上移:保持手部姿势不变,将双手向上移动到胸部与肚脐之间的位置,移动时手肘不动(手仍不接触身体),目光和意念继续注视双手和丹田。再呼吸1次,为鹿功第2口气(如图2)。
3. 合掌吸气:双手在胸前变为合掌姿势(如图3),同时缓缓吸气。
4. 举掌后仰:合掌向上伸展,双臂伸直,举到头顶上方,头部随之向后仰,双眼注视双手接触的地方,此时吸气结束(如图4)。
5. 分掌呼气:合掌从面部前方下落,到胸前时左右分开(如图5)。双手下落时开始呼气,这是第3口气。
姿势要求:双掌好似向前推,两肘向后拉伸,十指伸直,指尖微微内扣,掌心向前突出,头部微低,身体略微前倾,重心落在前脚掌,十趾抓地,意念集中在丹田。
6. 连续呼吸:保持上述姿势不变,连续呼吸7次,分别为第4、5、6、7、8、9、10口气。
7. 开掌吸气:第10口气呼气结束后,双掌从肩膀两侧向左右平伸出去,掌心向下,呈“大”字形(如图6、7、8)。手开始移动时吸气。
8. 叠掌收脚:双手向前平移,在胸前交叉重叠,此时吸气结束。双手握成拳头,双脚并拢站立(如图9、10)。
9. 分拳呼气:双拳拳心向下,向左右分开,分拳移动时开始呼气(如图11)。
10. 旋拳扭肩:双拳拳背向前翻转,拳眼朝地面,双臂微微用力向后扭转,活动肩关节(如图12)。
11. 拳贴命门:双拳继续向后移动到腰部,重叠后紧贴命门穴(两拳相接处与肚脐相对)(如图13、14)。此时呼气结束,为第11口气。
12. 定势呼吸:保持姿势不动,连续呼吸15次,分别为第12、13……26口气。
13. 提拳至腋:第26口气呼气结束后,双拳缓缓向上提至腋窝处(如图15)。手移动时开始吸气。
14. 双拳合胸:双拳在胸前会合(如图16)。
15. 拳至鼻尖再落:双拳移动到鼻尖前方(如图17),
抬起手肘,拳背向外翻转,双拳下落至喉头位置,此时吸气结束。双拳向左右分开时开始呼气,到腋窝处松开拳头变为掌,掌心向背心,虎口交叉,沿着脊柱向下抚摩至尾椎,呼气结束,这是第27口气(如图18)。
至此,鹿功一遍演练完毕。
收功要求:
五禽图每部功法的收功姿势,均与猿功收功姿势相同。
【练习顺序与配合】
鹿功不宜单独练习,需与猿功配合,具体顺序如下:
① 先练猿功六七遍,再做拍猿功导气法;
② 练一遍猿功;
③ 练鹿功两遍,再做拍鹿功导气法;
④ 练鹿功一遍;
⑤ 接着练猿功五六遍,再做猿功拍气导气法;
⑥ 练猿功一二遍;
⑦ 最后收功。
鹿功拍气导气法:
练习鹿功半个月后,需增加拍气导气环节。拍击部位在脐部上方三指的位置。开始时先在中点试拍3下,检查被拍者的气强弱,然后呈半月形向左右移动拍击,次数以40—60下为宜。拍击者与被拍击者的位置、拍击与呼气的配合要求,均与猿功拍气导气法相同。
【提示】练习时需注意呼吸自然,动作与呼吸配合协调,循序渐进,避免用力过猛。如有图示对照,可更精准掌握姿势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