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兵 器 拳脚延伸器·人械合一胜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砸”作为一种独特的刀法,其发力核心聚焦于刀柄尖突处。对于精通刀术的武者而言,“砸”法堪称是对“刺”与“划”这两种常见刀法最为便利且高效的补充手段。在实战场景中,时常会出现某些特定情形,致使“刺”或“划”的技法难以顺畅施展,而此时“砸”法便能脱颖而出,尽显其优势。
例如,当持刀者右手正握刀与对手形成对峙态势时,若对手突然起脚踢向持刀者,在这千钧一发之际,运用“刺”或“划”的技法往往会因时机与角度的限制而难以发挥出最佳效果,相较之下,使用“砸”法则更为简便有效。持刀者只需顺势以刀柄尖突迅猛出击,便能对对手的腿部造成重创,使其瞬间失去行动能力。倘若乘胜追击,连续发动攻击,甚至可给予对手致命一击。
无论是正握刀还是反握刀的姿势,也无论攻击时的运行轨迹呈现出何种形态,只要是将刀柄尖突作为攻击发力点的动作,均被统一归类为“砸”法。接下来,将着重对正握刀状态下的“砸”法展开详细剖析。
(一)左平砸
左平砸是从右往左进行的平砸动作。起始时呈左戒备势,右手反握刀(图1)。
接着,左脚尖向外摆动,右脚以弧线向前迈步至正前方,脚尖朝左,脚后跟翘起,与此同时,身体向左旋转180°,借助转身的力量,右手握刀从右向左横向摆动(图2、3、4)。
完成这一动作后,可继续使用其他刀法展开攻击。
这一动作中,左脚尖外摆带动上体左转180°,右脚弧线上步于前方,整个身体旋转起来就像陀螺一样。身法的旋转带动右手摆动,其摆动方式类似手搏中的“摆拳”,只不过发力作用点在刀柄尖突的位置。左平砸的作用在于攻击对方的后脑、后腰部位。
(二)左斜上砸
左斜上砸是从右下向左上进行的砸击动作。同样以左戒备势开始,右手反握刀(图5)。
然后,左脚向左前方斜着挪动一步,右脚跟进,在此过程中,右手握刀从右下方向左上方挥击,发力的重点在刀柄尖突处(图6、7、8)。
完成挥击后,可接续其他刀法继续攻击。
在进行左斜上砸时,挥砸的幅度以小为宜,不宜过大。当对方采取右戒备势时,使用左斜上砸法能够有效攻击对方的裆部、心脏、下颚等关键部位 。
(三)左斜下砸
左斜下砸是从右上向左下的砸击动作。起始姿势为左戒备势,右手反握刀(图9)。
随后,左脚尖向外摆动,右脚向右前方斜着上一步,身体向左旋转90°,左脚轻微逆时针旋转,同时右手握刀从右上方向左下方斜着砸击(图10、11、12)。
完成砸击后,可运用其他刀法进一步进攻。
在执行左斜下砸动作时,上步、转身与挥砸这一系列动作需要协调一致。该动作主要用于砸击敌人的后脑、耳后等要害部位。
(四)提撞
提撞也叫撩,是从下向上进行的砸击动作。以右戒备势开始,右手反握刀(图13)。
接着,右脚微微向前上步,左脚跟上,同时右手握刀从下向上进行短促有力的提撞(图14、15、16)。
提撞动作完成后,可继续使用其他刀法攻击。
右刀进行提撞时,动作要短促且发力强劲。提撞主要用于攻击敌人的肘关节、裆部以及下颚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