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武宗
学
天下武功
功派夫 日日勤修炼·铁杵磨成针
以武学打开世界·智者不匹夫 武者无懦夫
醉拳,又称醉酒拳,属于武术中的象形拳术。练习时,习练者的步法显得不稳,身形飘忽不定,时而做出举杯饮酒的动作,时而表现出跌倒的姿态,整个过程跌跌撞撞、摇摇晃晃。正是因为其独特的运动形式,使得这一拳术能够流传至今。
醉拳的特点在于将拳法融入醉酒的形态中,把攻击和防守的技巧隐藏在跌倒和扑地的动作里。在看似东倒西歪、前仰后合的醉酒姿态中,实际蕴含着刁搂点扣、踢弹勾挂、挨傍挤靠、闪展腾挪等各种技击手法、腿法,以及进攻和躲避的方法;而在每一次跌倒的动作中,还蕴藏着扑、翻、剪、绞等地趟摔法的攻防技巧。这种特点让拳法、摔法与醉酒形态完美融合,形成了独具趣味的风格。
醉拳的套路丰富多样,名称各异,不同套路的内容也各有侧重。有一种传统的醉拳套路,其内容侧重于跌扑滚翻动作。该套路包含扑虎(鱼跃腹扑)、翻身扑虎、案头(向前头翻)、栽碑(屈肘前倾跌)、仰跌、盘腿跌、拨浪子(侧空翻)、跌叉、穿腿坐地、扑地蹦、鲤鱼打挺(蹬足跃起)、金绞剪、乌龙绞柱及旋子等十四种跌扑滚翻技巧。这些动作丰富了套路的内容,增加了练习的难度,同时也对练习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练习醉拳对身体有多方面的益处。它有助于增强身体各部位肌肉的力量,提高各关节的灵活性,改善平衡感,以及促进神经与肌肉活动的协调能力;同时,对呼吸和血液循环等内脏器官也能起到良好的锻炼作用。
十一、踉跄步拐肘仰身饮酒势
动作如下:
1. 练习者上身直立,向左侧斜前方倾倒,同时右脚向左斜前方跨步,右腿屈膝,左腿伸直,左脚跟离地抬起;右手握拳收至右胁处,拳心贴近身体,左手由掌变拳,从身后向前上方快速举起,拳眼向后;腰部稍向右拧转,眼睛看向右前方(图37)。
2. 左拳以肘部发力向左平撑,接着左拳从上向左前方落下,拳心朝里;右拳同时从右胁处向前、向上屈肘抬起,拳心朝左,拳面朝上;上身随之向左斜前方倾斜;左脚从后方向前,经右脚向左斜前方跨步,左腿屈膝,右腿伸直,右脚跟离地抬起;腰部稍向左拧转,眼睛看向左前方(图38)。
3. 右拳以肘部发力向左平撑,然后变掌,从上向左前方落下,掌心朝下;左拳同时变掌,手臂向外旋转使掌心朝上,左臂前伸至右掌下方;两掌在胯部上下交叉(图39) 。
4. 右掌以腕关节为轴,向上、向左、向下、向左绕环,左掌则以腕关节为轴,向下、向左、向上、向右绕环(图40、41、42)。
5. 练习者身体直立,向左转,面朝东方;左脚掌向东转动,脚跟离地;左腿伸直,右腿屈膝提于身前;左掌五指自然弯曲,手臂向内旋转,使拇指外侧朝上,略微下沉,肘部微屈;右拳屈肘收于右胁处,拳心朝里;眼睛看向左手(图43)。
6. 上身向左倾斜,右脚顺势从左腿前向左迈步落地(图44)。
7. 上身转向东方;左脚从后方落步,右脚随后向后退半步,接着左脚再从身前向后、向左侧退一步,与右脚并列;在两脚前后移动的同时,右拳从右胁处向上伸直手臂抬起,拳心朝左;左手则同时从前向下、向后伸直手臂,呈弧形绕行成反拳,手心朝右;眼睛看向下方(图45、46)。
8. 右拳从上向前、向下,直臂呈弧形下垂,拳心朝内;左手随之变掌,从后向上直臂呈弧形上举,掌心朝右;上身直立并微微向后仰,两脚跟同时落地;眼睛平视前方(图47)。
9. 左掌从上向右前方、向下、向左后方直臂呈弧形绕环,至左后方时,五指撮拢成勾手,反臂斜举,勾尖朝上;右拳在左掌绕至右前方时,屈肘从身前经左臂内侧向上、向前伸直手臂穿出,平举,拳心朝左;上身随之前倾,两腿同时屈膝半蹲成马步;眼睛看向右拳(图48)。
10. 两腿伸直,上身后仰,右拳屈肘,使拳眼对准口部,做出饮酒的姿势(图49)。
该招式的要领在于:
1. 左右拐肘时,腰部必须随之左右拧转,拐左肘腰部右转,拐右肘腰部左转,且要与两脚的左右上步配合协调。
2. 两掌以腕关节为轴绕环时,腕关节要放松,绕环动作需迅速。
3. 翻身时,上身要前俯形成翻转的斜轴,翻转速度要快,腰部向右拧转助力翻身。
4. 两脚前后移动的顺序要清晰,并且要展现出醉酒后摇摇晃晃的姿态。
5. 做仰身饮酒势时,要弯腰后仰,腰部不能僵硬。
十二、头翻弓步端酒势
动作步骤如下:
1. 练习者上身直立,稍向右前方倾斜;左手由勾手变拳,松握,手臂向外旋转,从后向上、向前直臂绕环,至身前时屈肘,使前臂向右横摆,拳心朝下,拳面朝右;右拳在左拳绕环至身前时,向下、向里、向上屈肘,仅以前臂绕环,在左拳屈肘前臂向右横摆时,从左前臂上方穿出,肘部仍屈,拳眼朝上;左腿同时屈膝提于身前,左脚尖自然下垂;右腿伸直站立,眼睛看向右拳(图50)。
2. 左脚向前落地,上身向左前方微微倾斜;右腿随之屈膝提于身前,右脚尖自然下垂;右拳屈肘收于右胁处,拳心朝里;左拳向前下方伸出,拳眼朝上;眼睛看向左拳(图51)。
3. 右脚趁着上身向左倾倒之势,从左腿前向左侧迈步落地(图52)。
4. 左脚在后离地提起,上身微微向右转(图53)。
5. 上身左转,面朝东方,左脚从后向左侧落步,与右脚分开并列,两腿屈膝略蹲;左拳将食指和中指伸直,拇指屈压在无名指指骨上,变成剑指,屈肘使剑指在身前横向右侧,手心朝下;右拳也同时变成剑指,从右胁处伸至左腕下方,手心朝下,两剑指上下交错交叉;眼睛看向下方(图54)。
6. 右脚后退一步,两腿伸直;左脚以脚前掌点地;两剑指从身前向两侧平摆横举,手心斜朝下;上身同时弯腰后仰(图55)。
7. 上身前俯,左脚落地踏实,右脚跟离地抬起,准备向前头翻(图56)。
8. 右脚向后、向上甩起,左脚蹬地跳起,上身倒下,以头顶着地,进入倒立姿态(图57)。
9. 两脚向正东方落地,上身挺身直立,两腿顺势屈膝;两剑指仍平举于身体两侧(图58)。
10. 左剑指变拳,松握,向左侧方向前斜上方伸直手臂摆动,至前斜上方时屈肘收至左肩前,肘部平撑,拳心朝下;右脚在左拳向前摆动的同时向前上步,右腿屈膝半蹲,左腿挺膝伸直,形成右弓步;右剑指随之变为握杯拳,屈肘从右腰侧向前平伸,拳眼朝上;眼睛看向右拳(图59)。
此招式的要领为:
1. 向前头翻时,上身前俯要屈腰,使头部在接近左脚尖处触地;头部触地与两脚向上甩起的动作要加快速度,协调一致;两脚落地起立前,在即将接近地面时,头顶借助摆动力量离开地面,使身体悬空;两脚着地后,上身要保持挺胸、显腹的桥形,待上身从桥形直立后,再屈膝下蹲。
2. 该动作中的马步只是过程,不要求标准;而弓步则要求右大腿平,左腿伸直,右脚跟和左脚尖都不能抬起。
第二段
一、云手仰身饮酒势
动作过程如下:
1. 右脚伸直,上身从左向后转,面向西方;右脚在上身后转的同时,从东向北跨步,与左脚并列;右拳手臂向内旋转,使拳眼朝下,在上身转向西方向后仰身时,从右侧方向前下方、向左、向头部斜上后方直臂绕环;左手由拳变掌,在右拳绕至左方时,从左肩前直臂伸向上身右侧下方,在右拳绕至斜上后方时,从右向下、向左摆动,掌心朝下(图60)。
2. 右拳继续向右、向身前下方直臂绕环;上身随之直立;左掌手臂向外旋转,使掌心朝上,从左向后、向上直臂绕环(图61)。
3. 左掌从上向右前方、向下、向左后方直臂绕环,至左后方时,五指撮拢成勾手,反背斜举,勾尖朝上;右拳在左掌绕至右前方时,屈肘从身前经左臂内侧向上、向前直臂穿出,平举,拳眼朝上;上身随之前倾,两腿同时屈膝半蹲成马步;眼睛看向右拳(图62)。
4. 两腿伸直,上身弯腰后仰,右拳屈肘,使拳眼对准口部,做出饮酒的姿势(图63)。
此招式的要领与第一段第九动的仰身饮酒势相同。
二、盘腿跌
动作如下:
1. 练习者上身直立,右拳从上向前直臂下沉至平举位置,拳眼朝上;两腿同时屈膝半蹲成马步;眼睛看向右拳(图64)。
2. 两腿伸直,以左脚掌为轴碾地,使上身左转,右腿在上身左转的同时,屈膝提于身前;右拳从前向上举于上身右侧;左手由勾手变掌,在上身左转的同时,从后向右肋前屈肘抄起,掌背朝上(图65)。
3. 上身继续从左向后、向前转动一周,左掌保持不动;右拳在上身转动的同时,手臂向内旋转,使拳眼朝下,从右侧上方屈肘向前、向左、向后、向右绕头转动一周,至右侧方时,直臂继续向前、向左上方、向后上方、向右上方再次绕环一周(图66)。
4. 右脚在左脚侧旁落地,两腿屈膝略蹲;右拳屈肘稍向下沉;眼睛看向右侧前下方(图67)。
5. 两脚蹬地跳起,上身向右扑出,身体悬空,在空中,左腿向左后上方高摆,右腿屈膝盘起,上身向右侧倒,右拳向右直臂平伸,左掌仍在右肋前(图68)。
6. 上身成侧卧姿态,从空中向地面跌落(图69)。
该招式的要领在于:
1. 上身从左向后转动一周时,右拳必须在上身转动的同时,在头部上方绕环两周。
2. 盘腿跌从空中跌落时,必须使右背内侧、上身右侧、右腿外侧和左掌心同时平放落地。
三、金绞剪
动作步骤为:
1. 练习者上身从左向后滚转;左腿在上身向后滚转的同时,离地向上向后转动,在上身转至后方时,屈膝盘腿着地;右腿则在左腿之后,离地向上向后直腿转动,在左腿屈膝时,向东横落着地;右手由拳变掌,和左掌一起随身体向后转动,在上身转至后方时,用掌心扶地使上身坐起(图70)。
2. 右腿向前(北方)、向左上方(西方)直腿呈弧形扫转绞动,上身随之仰身躺地;左腿向一侧直伸,从东向北上方呈弧形举起(图71)。
3. 右腿继续从西上方向南、向东转动,屈膝盘腿落地;上身随之右转,左腿继之从北上方向南落下;右臂此时屈肘,以前臂撑地,使上身坐起;左臂随身转动,屈肘收于身前(图72)。
该招式的要领是:两腿必须以髋关节为轴,在上空直腿相绞转动,上身相应地滚转,动作必须迅速、敏捷。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