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年人最高级的活法:有事可做
userphoto

2022.12.23 北京

关注

文|lady白白无论老少,有事可做,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也是拥有高质量人生的开始。

你是否经常有这样的时刻:

同龄人升职加薪换了更大的房子,你焦虑不安;

曾经错失风口,如今碌碌无为,你自责内耗;

时代飞速发展,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你迷茫害怕。

我们这样焦虑困惑,恰恰是因为: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书画家林曦曾说“手忙心闲”。意思是说,当我们忙起来,沉浸于做事情,心灵便会获得解放,心安自在。

让自己有事可做,是治愈内耗的良药,也是成年人最高级的活法。

李诞说:“人活着,应该多点动词,少点形容词。”

少想多做,永远是人生的最优解。

不管境遇如何,人生在世,不要停止做事。

失意时,潜心做事;得意时,虚心做事。

让自己有事可做,你收获的将是高质量的人生。

失意时,潜心做事

看过季羡林先生翻译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故事。

那时,他陷入了人生低谷。

昔日风光无限的大教授,成了接打电话,收发信件的门房。

从前围绕前后的人,如今对他避之唯恐不及。

他没有生气抱怨,反而认为,这恰是潜心做事的好时候。

他着手翻译《罗摩衍那》。

他不敢公然把原书带到门房去,只得每天早晨四点半起床,先把梵文诗句翻译成散文,写到纸片上,装进口袋,在工作的间隙,掏出来琢磨思量,再把散文逐一译成诗句。

后来,他恢复原职,两百多万字的《罗摩衍那》,迎来面世,惊艳了众人。

有些人,从来不会被打败,因为每一次跌倒,都是他蓄力以待的好时机。

人生海海,难免失意。有人垂头丧气,从此一蹶不振,有人却如潜龙在渊,静默努力,最终迎来“飞龙在天”。

人生由多个选择组成。失意时,选择潜心做事的人,和自怨自艾一再内耗的人,迎来的将是不同的人生。

《岛上书店》中有句话:

“每个人的生命里, 都有最艰难的一年, 将人生变得美好而辽阔。”

人生失意之际,恰是重塑自我,破茧成蝶的好时候。

黯淡的日子里,潜心做事,不断自我赋能,失去的终将会以另一种形式归来。

失意的时候,是我们“深蹲”蛰伏,蓄势发力的时候,我们在此扎根越深,迸发的力量就会越大,起跳就会越高。

人生不如意,仰天长啸不如埋头做事,像金蝉一样,在暗无天日里,蓄势储能,等待长鸣高枝的那一刻。

得意时,虚心做事

很多人可能是通过《天下女人》认识的杨澜,但其实这只是她人生的第二个高峰。

她的第一个高峰,是凭借《正大综艺》栏目家喻户晓,并且在26岁时,获得了主持界的最高奖项——金话筒奖。

但是,她却在这如日中天的时候,辞去工作,选择出国留学深造。

她说,名气是平台给的,盛名之下,她还有许多可提升的空间。

几年之后,她学成归来,先后创办了《杨澜访谈录》和《天下女人》。

她的头衔不再只是主持人,而是全能的媒体人,是统领全局的创业者。

如今,已近退休年龄的杨澜,依然在推陈出新,打造出符合新女性价值观的《你好,大女生》,并加入了直播战队。

在后浪推前浪的残酷淘汰赛里,一个人能几十年如一日地红着,绝不只是运气好。

一个人唯有懂得看淡过往成就,及时归零,以更谦卑的心态,随时奔赴人生下一个山海,才能活成常青树。

人生得意处,也是人生的岔路口。

有的人,飘飘然起来,顶着一时的光环,坐吃老本,走着走着就把路走窄了。

但有的人,却不骄不狂,步履不停,虚心做事,把人生的边界一再拓宽。

清醒的人都知道,成绩单在拿到的那一刻,就成了过去时,未来永远是未知数,充满不确定性。

唯有懂得归零,以空杯的心态,才能承接人生更多的可能性。

优秀的人,面对过往成绩,从不沉迷,而是及时复盘,深挖自己的不足,以更谦卑的心,持续深耕,不断进化。

真正厉害的人,从来都是亲手打破自己的天花板,完成自我迭代。

高质量的人生,是有事可做

之前,经典歌剧《茶花女》中文版上演。其背后的艺术总监,是93岁高龄的郑小瑛。

最近几年,她忙于洋戏中唱,致力于将更多的经典歌剧本土化。

今年年初,她还玩了一把“创业”,在厦门打造了歌剧艺术中心。

疫情反复,不能演出的日子,她就在家写稿,录音,做线上音乐讲堂。

如此步履不停,精力旺盛,让人很难想象,她曾在晚年三次患癌。

她说:“疾病来了,我就好好治,好了,我就投入工作。”

第一次癌症,出院后的第二个月,她就带队去国外演出了。

舞台上,她头顶假发,手握指挥棒,遒劲有力地挥动着双臂,忘情投入。

有人曾问她:“这个年龄了,还有必要工作吗?”

她说:“人最终都是要走的,我只不过想在走之前,多做一点事情。”

因为有想要做的事情,所以疾病面前,她反而被激发出了斗志,没有被疾病打倒。

也因为晚年一直在持续地做事,她思维敏捷,头脑灵活,状态碾压同龄人。

看来,有事可做,本身即是回馈。

《一生的忠告》里说:

“有事可做,是一个人保持最佳状态的唯一途径,否则他就会陷入空虚和无聊。”

做事——收到反馈——优化改进——继续做事,这是一个螺旋式的上升通道,而百无聊赖,是没有开源的持续消耗。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类的高级需求,是获得尊重和自我实现。这两项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做事情。

我们通过不断地做事,创造价值,收获认可,从而过出高质量的人生。

高质量的人生,不是出生在罗马,而是在通往罗马的路上,一路打怪升级,永远有事可做。

写在最后

杨绛说:

“人活着,总要去做些事。人就好比一个机器,你若是停止其运转,那么,机器很快就会生锈,甚至失灵报废!”

废掉一架机器的方式,是不再使用它;废掉一个人的方式,则是让他躺平,在无所事事,百无聊赖中,将自己消耗殆尽。

有事可做,人的生命就有了活水源头。

人生也会在持续做事中,进入良性循环。

所以,无论逆境还是顺境,愿你我从不停下做事的脚步。

做事情,也从来不是年轻人的特权,90岁依然可以为梦想而努力。

无论老少,有事可做,才是一个人最高级的活法,也是拥有高质量人生的开始。

作者简介:lady白白,富书专栏作者,富小书的人,做个俗人,但保留几分文艺,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小书(ID:fxsfrc),你身边最好的闺蜜,富书2018重磅推出新书《好好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感悟荟萃:《成年人最好的活法:不多言,不多事,不多心》
成年人最清醒的活法
《换个活法》——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
成年人的极致活法:不讨好、不解释、不勉强、不攀附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活法,人生要做的事要靠你摸索。
人到中年,最好的活法:别将就,别省,别管闲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