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真正聪明的人,都把人生调成了这3种模式
userphoto

2023.06.28 北京

关注

做事时专注,一生走好一条路,不紧不慢,成人生之大器;低谷时自我救赎,酸甜苦辣皆自渡,不喧不闹,救自身于水火;技能上更新,积极进取应万变,不骄不躁,扭转事业危机。
富书作者:青岚;主播:七月

来源: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原创

       

生活中,我们都曾有过这样的迷茫:

大学毕业,父母早为你安排好了工作,回老家又心不甘,走出去又怕压力大;

事业受挫,前途未知,想找人倾诉又怕被人笑话,自己硬抗又找不到出路;

面对同行的竞争,想学点技能刷新自己,但一看书就犯困,一刷手机就上瘾,时光荏苒,别人早就晋升,你还在原地踏步……

谁的人生不迷茫,谁的内心不踌躇?

人生就是一场体验,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往往体现在我们对待事物的看法。

一个人能有多大成就,除了情商和人脉,最重要的是思维。

思考方向不对,再努力也是白费。

今天给大家分享三种思维模式,愿你在未来的日子里,勇往直前,乘风破浪。

做事时,开启专注模式

社会上,心浮气躁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边工作,边想周末去哪玩;有人边看书,边想成为大作家。结果工作做不好,书也看不进去,这山望那山,蹉跎岁月,依旧资历平平。

优秀的人,从不空想,而是付诸行动,保持定力,一心专注一事。

法国画家杜雷德,在童年时就拥有了很高的绘画天赋。

但他早期的创作目标并不明确,又是画人像,又是画宗教画,又是做室内设计。

三样都有涉及,但每样又不精通,创作热情也不如当初。

偶然间,他遇到了生命中的贵人,经前辈指点,杜雷德终于找到毕生的创作方向——植物绘画。

当专注目标后,杜雷德的绘画生涯迎来了喷井式的爆发。

卢梭请他为《植物学通信》配图,雷杜德绘制了65幅插图,惟妙惟肖的植物跃然纸上,书籍销量也不断攀升。

渐渐地,他的作品让凡尔赛贵族颇为赏识,被特聘为宫廷画师。

宴会上,法国皇后主动邀请杜雷德,要他为花园中的玫瑰作画。

之后,他用了近20年的时间,一心扑在玫瑰绘画上。

1789年,《玫瑰图谱》横空出世,169种传奇的玫瑰,栩栩如生,被后世尊称为“玫瑰圣经”。

杜雷德也被人们称为“玫瑰大师”,在法国艺术史上影响巨大。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专注自身。

正如企业家牛根生说:“世界上没有奇迹,只有专注和聚焦的力量。”

因足够专注,才能磨铁成针。

生活中,我们总是内耗太多,行动太少,忙碌半生,依旧一无所获。

而那些厉害的人,早就开启了“专注”模式,择一事,终一生。

书法家王羲之,练字时将墨汁当蒜泥吃入口中,还觉口味清甜。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顶草帽,一双脚印,走遍世界各地,只为实现“禾下乘凉梦”……

许渊冲先生,一心扑在莎士比亚文集的翻译上,耄耋之年,拿着放大镜也要坚持每天一千字,白天时间不够,就从晚上抽一小时。

时光无涯,生命有限,好钢就要用在刀刃上。

罗曼·罗兰说:“与其花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凿许多浅井,不如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

潜心深耕,能力再弱,也能有所成就。

朝三暮四,能力再强,也难有建树。

愿你学会专注,凿一口深井,凿到甘泉喷涌,甜溢心头。

低谷期,开启自我救赎模式

越长大越懂得,这世上能拉你一把的人,只有你自己。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你的遭遇,不过是别人口中的笑谈,你的伤痛,不过是别人眼中的无关痛痒。

低谷期,不声张,不堕落,开启自我救赎,才是最聪明的选择。

契诃夫的小说《苦恼》中,有位“男版祥林嫂”。

老车夫约纳,早年妻子病逝,中年又经历了丧子之痛。他苦不堪言,郁郁寡欢,即便一整天没生意也不在意。

为忘却心中的苦恼,老人逢人就说自己的遭遇,渴望得到些许安慰。

第一位乘客是名军人,尽管对方态度蛮横,但约纳还是开口了:“老爷,那个,我的儿子这星期走了。”

军人问怎么回事,约纳正打算细讲,却被一群路过的年轻人打断。

因为约纳的速度太慢,军人再没了听故事的兴趣,呵斥他赶紧赶路。

又过了大半天,他才迎来了第二位乘客,是三个年轻人。

他们一上车,约纳就将遭遇脱口而出,一人淡淡地说,人都会死的。

有位高个子正有兴趣听,哪知道乘客们已到达目的地。

收工回到车店,一青年正在喝水,约纳才说了一句,对方早已盖好被子,蒙头睡下。

不幸的约纳,痛苦无处宣泄,最后,他把所有的话都向自己的瘦马讲了。

诉苦一旦成了碎碎念,就会招人厌,失了体面,丢了情面,没有了自救能力。

成年人的世界,各有各的苦,各有各的难,没有谁更容易,没有谁不带伤。

李筱懿30多岁时,遭遇了人生的滑铁卢,创业失败,欠账连连,疾病接踵而至。

但她没有向任何人诉苦,连父母都守口如瓶。

几年后,李筱懿重振旗鼓,逐步从自由撰稿人,转型成新媒体公司创始人。

那时,父母才知她当初的艰难,问为何不告诉家人?她说我自己能处理好,告诉你们顶多是一起干着急。

通透如李筱懿,人在低谷时,最需要的是冷静,是自我救赎,而非四处宣扬,把伤口扒给人看。

真正成熟的人,早就把生活调成了“自我救赎”模式。

遇苦自己咽,有坎自己扛。

看过一句话:一个人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明白发生在自己身上99%的事情,于别人而言毫无意义。

浮生一世,苦是常态,甜是意外。

等待拯救不可靠,主动自救才硬气。

愿你低谷时自强不息,不低头,不泄气,熬过当下,迎来重生。

技能上,开启更新模式

世间万物,新旧更替是自然规律。

人活一世,也要遵循规律。旧了的认知要刷新,老套的思想要摒弃,不断更新迭代,打败思维困局,迎来生活的翻盘。

朋友玲子天生脑瘫,行动不便,语言也有障碍。

虽有别于常人,玲子却不甘落后,从小到大都是学霸,画画、弹琴也信手拈来。

一毕业,她就进了当地事业单位。三年后,玲子辞职,她告诉父母,想听从内心的声音,尝试下新的领域。

她边攻读文学硕士,边精进英语。学业修成后,立刻将目光转向新媒体,每天不是看书写稿,就是出门学习。

量变引起质变,玲子的文章开始稳定上稿,约稿不断,还有人请她运营公众号。

三个月前,听说她又在做小红书,每月的广告费除了生活,还能带父母泡个温泉,度个小假。

随着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现在,她又在尝试做视频,为后期的创业打基础。

再次见到玲子时,我发现她整个人自信了不少。她说,我再不也怕别人的指点,再也不惧命运的刁难。

因为认知和技能的加强,玲子终于长成了一棵大树,上能孝敬父母,下能庇佑自己。

董卿说:“我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开拓而不是固守,无论什么时候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前行的勇气。

生命的意义在于成长,人在舒适圈待的太久,就想要躺平。

真正的高手,都敢于打破舒适圈,不断更新技能,升级认知,时刻拥有不被抛弃的底气。

豆瓣上有个“更新自己”的学习小组,大家都在拓宽知识技能,在新的领域探索新的生机。

有人是土木工程专业,却在备考雅思,变换赛道;有人是二胎宝妈,却在工作之余学习写作,开启副业人生;有人回家做新农人,通过直播售卖,致富乡邻……

安于现状的人,迟早会被强者替代;居安思危的人,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礼记》有言:“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时代瞬息万变,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打破自己,重塑自己。

沉下心,学而不厌,遇事不乱,荒年无亏,丰年有余。

人生一世,起起伏伏,真正让我们觉得累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内心。

不如把人生调成这三种模式,凡事多变通,持续成长。

做事时专注,一生走好一条路,不紧不慢,成人生之大器;

低谷时自我救赎,酸甜苦辣皆自渡,不喧不闹,救自身于水火;

技能上更新,积极进取应万变,不骄不躁,扭转事业危机。

点个在看,愿你我都能变换思维,破局突围,遇见更好的自己。

作者简介:青岚,富书作者,图书《好好生活》正在热销中,和500万人一起升级生活认知,知乎、微博@富书,本文首发公众号: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难免会有挫折,低谷期把自己调成静音模式,拥抱生活的孤独
熬过人生的低谷,多半需要学会“四种技能”
走出人生低谷,破局需要走几步?
一日禅集锦(2114)
人生的拆迁工程
人生低谷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