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年人最好的活法:低内耗,低焦虑,低期待
userphoto

2023.11.17 北京

关注

作者:慢持(富书作者),来源:富书(ID:kolfrc)

人到中年,不跟自己较劲,舒缓情绪,减少自我损耗,才是真正地爱自己。

知乎曾有个热门话题:“中年人活得很累的根源是什么? ”

高赞回答是:“没能处理好与自己的关系。 ”
的确,中年,本就是一段兵荒马乱的岁月。 
工作的压力,家庭的重担,身体的疲累,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
外部压力已逼得自己喘不过气,如果自己再给自己精神高压,那无疑难以呼吸。 
唯有舒缓情绪,减少自我损耗,才是真正地爱自己。 
人到中年,不跟自己较劲,就是一个人最好的活法。
低内耗
看过一组照片。 
阳光明媚的一天,一个人原本心情愉悦地走在街上。
可他边走边想,种种不好的想法侵占他的大脑,负面情绪抢占他的心境。
他内心的阴霾越来越重,甚至挡住了原本明朗的天空。
最终,他被自己大脑中的想法压垮,陷入无限痛苦之中。
这样自我消耗的场景在生活中也很常见。
明明一天什么也没做,却莫名感觉特别疲倦。
明明很想做点什么,事情还没开始内心却已过八百遍,心累不堪。
他人随意的一句话,自己却能翻来覆去无限思索,直至心力交瘁...... 
作家莫言说过:“一个人痛苦的根源,就是持续性的内耗。
深以为然。
持续内耗,会不断消耗一个人的心力,让你没来由的累,无法前行。
很多时候,我们面对的最大困难,不是来自外界压力,而是来自情绪和精神的内耗。
《停止内耗:过一个不累的人生》中有一个珊的故事。
珊的工作很好,工作对她来说游刃有余,很轻松。
但她却每天都很累。
究其原因,她的疲惫主要来着自己情绪的内耗。
早上,和领导同乘一台电梯,出电梯后,她便开始懊恼,觉得自己在电梯中没表现好。
但领导和往常一样,并未说什么或者表示什么。
中午,她拒绝了同事约饭。
很平常的一件事,同事走后她却开始臆想这样会不好,觉得让同事没面子。
下班后,发现孩子的家长群中老师发了消息,她又担心自己没有及时回复老师会生气。
其实,还没回复的不止她一个。
就这样,原本普普通通的一天,她自己内心却上演了无数场自我怀疑、自我崩溃的内心戏,致使疲惫不堪。
《晚熟的人》中有一句话:“一个失落的灵魂能很快杀死你,远比细菌快得多。”
少一点内耗,人生才会多一点可能。
人到中年,最大的清醒,就是不胡思乱想,过低内耗的生活。 

低焦虑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新接一项任务,焦虑到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一直担心自己做不好。
看到朋友结婚生子,自己也开始焦躁婚姻大事,觉得自己落了后。
工作考核还未出结果,满脑子就都想着这件事,唯恐领导批评责备。
看过一项数据:96%的人都有焦虑的情绪,甚至有54%的人每天都在焦虑。
我们大多数人都觉得生活越来越累,大抵原因是一直生活在焦虑中。
正如心理学家Suma Chand所说:“恐惧和焦虑,是会将你困住的情绪。处理不好,它就会越来越强壮,让你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小。”
原本只是平常的事情,并不会带来痛苦,但在焦虑的放大下,一点风吹草动的事情,也能在心中掀起滔天巨浪,让自己难以承受,无法释怀。
亚伦·T·贝克博士在《这样想,不焦虑》中写了一个丽贝卡的故事。
38岁的丽贝卡,每天过得焦头烂额。
父母身体不太好,孩子调皮不听话,老公失业在家。
她每天都忍不住去想:

万一父母突然生重病怎么办?

万一孩子考不上大学怎么办?

万一家里的钱不够花怎么办?

......
每次想着想着,她就焦虑到不行,崩溃到痛哭。
亚伦在书中说道:“焦虑是对未来的恐惧,被各种'万一’控制着。”
而大多数时候的“万一”其实都是自己的臆想,并不是真实存在的东西。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心理学教授Borkovec在1999年的一项研究中得出:

大约85%我们担心的事情从来没有发生过,如果我们担心的事情真的发生了,79%的结果都比我们想象的要好得多。
也就是说:我们所有的焦虑,可能只有3%是合理的,而其他97%都是我们自己放大的,自己对自己的折磨。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中有一句话:“打败焦虑的最好方法,就是去做那些让你焦虑的事。
与其被焦虑困住,裹挟不前、自我痛苦,不如即刻行动,主动向前。
尤其人到中年,原本就生活在高压下,再被焦虑裹挟,那身体和心灵都容易坍塌。
人到中年,更应懂得大多的焦虑都不是现实,与其自我沉沦,不如减少焦虑,掌握自己真实的人生。 

低期待

你是一个期待很高的人吗?

总是期待伴侣无时无刻地理解自己,哪怕自己什么也没说。

总是期待孩子能听话成才,不要有一点不听话。

总是期待朋友能无条件支持你,无论自己做什么。
可事实往往并非如此。
伴侣有自己的想法,孩子有自己的需求,朋友有自己的见解......
所以,你总会因自己的期待没有被满足而伤心、落寞,可这份痛苦不是他人给的,是源于自己期待太高。
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道:“人生的实质,就是一个人活着,不要对他人心存太多期待。”
人至中年,历经了酸甜苦辣,见识了世态炎凉,看透了人情冷暖。
渐渐明白,对他人抱有太高期待,是一场灾难。只有减少期待,才能专注自身,真正做自己。
今年热播剧《去有风的地方》中的大麦,是一名网络作家。
她希望自己写出的每个文字都能受欢迎,期待自己写的每个故事都能被好评。
每次文章一发出,她就守着看每一个评论,激动地期待大家的赞许。
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欢和偏好,文章又不是人民币,原本就做不到人人都喜欢。
每次阅读量不高,她就觉得这样的写法不好,忧虑重重,束手束脚。
每次有读者评价不好,她便陷在差评中,久久无法走出。
时间一长,她的高期待没有得到满足,甚至开始怀疑自己,认为自己不适合写作这个行业。
在好友红豆的开导下,她才渐渐放下高的期待。
不再期待全是高阅读量,不再期待全是好评。
在她专注自己,接纳自己的每一个文字开始,因思路开阔,写出的文章反而更受欢迎。
渐渐地,她不仅找回了自己,成就也越来越好。
苏格拉底说过:“只期盼少许,才能接近最高的幸福。
过高的期待,是一个沉重的枷锁。
高期待会让我们一叶障目,只盯着期待的点上,而忽略真正该做的事情。
唯有降低期待,才能在自己的生活节奏里,真正过好这一生。 

一个人最好的活法:活出自己想要的样子

曾仕强先生说过:“人生这场修行,要尽量保持精神愉悦,身体勤勉。”
人生短短数十载,尤其人到中年,已过半坡,更不应将自己陷在无效的自我痛苦中消耗。
应该主动跳出痛苦的沼泽,活出自己最好的样子。 
1、遇事果断,立即行动 
最近看了一部意大利纪录片《星期六》。 
在一个周六的早晨,主人公起床后,坐在椅子上,边吃香蕉边思考今天要做什么。
今天要洗碗、洗衣服、支付账单、清洁房间、扔垃圾、给妈妈打电话......
想好要做哪些事情后,他并没有起身,而是继续坐在椅子上想先做什么、再做什么。
想了一种方式,马上推翻;再想一种,再推翻,来来回回折腾无数次。
影片最后,夜幕降临,天已变黑,他也没有想好到底怎么做。
碗依旧没有洗、账单也没有付、垃圾也没有扔......
因为他自始至终坐在椅子上从未动过,但他却感觉身心俱疲。
作家松浦弥太郎曾说:“那些经常困于不安和焦虑的人,对未来往往有'想太多做太少’的毛病。
想只是问题,做才有答案。
与其在脑海中千想万想、消耗心力,不如立即行动,在行动中找到答案。 
2、不断学习,提升自己
有人问:“一个人痛苦的根源是什么?”
高赞回答是:“对世界的期望,远大于对世界的了解。”
能力配不上期待,是一个人不幸的开始。
作家岸见一郎,早年曾因不满现状而内耗抑郁。
他的每一天都在痛苦中度过,晚上失眠,白天焦虑。
不仅没有改变现状,整个人还越来越颓败不堪。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看到了一本排解情绪的书籍,发现自己知之甚少。
于是,他开始了与书籍为伴的日子。
之后,他不仅走出抑郁困境,治愈了内心。
还提升了认知,写出一系列畅销书籍,真正地改变了生活现状。
白岩松曾说:“书读多了读出智慧,总可以好好地,正确地去面对各种各样突如其来的苦难。”
如果你觉得现在过得不好,生活很难,那就去读书吧。
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才是一个人真正变好的开始。 
3、接纳自己,信任自己 
有一首火遍全网的诗《走在自己的时区里》。 

纽约在时间上走在加州前面三小时,但加州并没有变慢。 

有人22岁就毕业了,但等了五年才找到好的工作。 

有人25岁就当上CEO,却在50岁去世。 

也有人直到50岁才当上CEO,然后活到90岁。 

有人依然单身,同时也有人早已结婚。 

...... 
世间大多痛苦皆因攀比而起。 
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发展节奏,不必因为自己现在落后而焦虑,也不必因为自己现在失败而痛苦。
正视自己,接纳自己。
有缺点就慢慢改变,有优点就学会驻足欣赏。
如此,才能过得坦然,过得舒服,真正地过好这一生。
梁实秋曾说:“中年的妙趣,是在于相当的认识人生,认识自己。从而做自己所能做的事,享受自己所能享受的生活。”
很多时候,生活之累,主要是心之累。
真正地认识自己,不在情绪上内耗,不在精神上焦虑,不对他人抱有过高的期待,才是真正地放过自己。
点个在看,愿你从今天开始,极简内心,踏踏实实,活出一个让人羡慕的人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到中年要记住: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外耗别人
大多数人的迷茫,灵魂痛苦煎熬焦虑,离不开整体的自我内耗,救人先救己,只有你自己的人生充满温暖,方向感十足,才能把光亮带给别人。
中年人最好的活法:慢、稳、刚
停止内耗,从抱怨开始
你的心智模式,是你最大的问题,也是你最大的答案
疑神疑鬼,总担心老公背叛的女人,怎么做才能让自己心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