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有一群“熊家长”| 爸妈内参

作者:姚瑶(爸妈内参作者)

爸妈内参的新栏目「兰妈问答」颇受好评,宝爸宝妈依旧可以在文章底部给我们留言,写下你们的困惑和不解,会由兰妈给大家答疑解惑。北北会为你们整理出来,你们的问题会出现在第二条哦!
1

有段时间,我朋友圈的宝爸宝妈都在转发一篇文章,题目叫《德国的强大,在小学教师的讲台上就决定了》。文章主要强调了德国社会盛行的随时随地的教育理念与践行。

文章举了下面这个例子:一个德国人看到有个熊孩子正坐在河边钓鱼,旁边放着两根鱼竿。

德国人见状便会“多管闲事”地上去问:怎么有两根鱼竿?难道你不知道我国规定一个人只能使用一根钓竿钓鱼么?

熊孩子说:还有一根是同学的。他暂时走开了。

德国人还是不放心继续问:有执照么?我们国家可是规定了钓鱼要有钓鱼证的。

孩子立刻拿出执照来。

德国人又问:带尺子了么?我们国家规定太小的鱼是不能钓回去的。

孩子又连忙拿出尺子。

这个德国人的言行举止放在中国,可能会引起很多人的疑惑:这是你的小孩么?不是!是你邻居的小孩?不是!那你认识他?也不认识。啊?

德国人的做法引来我们一声“啊”是很恰如其分的。因为我们遇到差不多的情况,画风是另一种样子的。

在一篇题为《没有人会告诉你,你的孩子不礼貌》的网络爆文中,作者写道:前几天参加一个婚宴,宴席上有一个孩子,把转盘转地忽忽地,一席下来,家长没有阻止孩子,同桌的宾客碍于脸面也没有阻止。

但所有人都在事后说:这家的孩子真没礼貌!真没教养!

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几乎所有转发的父母集体感慨,继而羡慕德国的教育,批判中国的父母。

然后我怀揣几分好奇,做了一个小型的民意调查,向所有我友圈里转发这篇文章的人提了一个问题:那么假如明天您去参加一场婚宴,同样碰上一个乱转的孩子,他的妈妈就在旁边,您怎么做呢?

我很快收到几条真诚而又如出一辙的答案:毕竟在中国。呃……最多小心翼翼地说,小朋友这样不礼貌哦。答案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

但是这样的反应是正确的么?我们转这些文章的意义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做一番无奈的感慨,然后明天又做回不动声色的旁观者么?

如果说熊孩子的定义是指那些专门搞破坏,不懂规矩,不守规矩,缺乏良好家教的孩子,那么面对社会礼数和规则的破坏者,忍气吞声,无动于衷,视若无睹,完全不敢挺身而出地捍卫规则,只在背后议论的成人是不是定义了另一种“熊”呢?

 

2

大教育家陈鹤琴在其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版的文章中记述过一个小故事。从前有一个高明的琴师贴了一则招生广告,上面写着:学过琴的孩子,每人收费5块,未学过琴者,每人收费2块。

路人感到疑惑:怎么学过的比没学过的还贵。琴师解释道:没学过琴的孩子从头教起即可,学过的孩子从头教前,先要助其改掉从前养成的陋习,要多花不少力气,所以多收学费合情合理。

路人连忙点头称是。看来琴师的高明不仅在于懂琴,还在于懂儿童心理。如今我们都认同一个儿童要学好得从涉世尚浅,未被全部点染开始。

但现在有很多文章偏好强调一种观点即认为儿童的处世为人,品质习性完全由家教而来。这种观点可能并不尽然。

儿童从家庭最终走向社会。家庭教育合格与否最终需要在社会中得到检验。不可否认,世上的家庭形态万千,家教优劣悬殊。

如果一个儿童的行为全由其家教决定,那么社会规则就非常容易被参差不等,良莠不齐的个人行为所破坏,所解构。

在我看来德国教育的强大恰恰在于它奉行随时随地的社会教育。

试想在前文的案例中,如果德国的家庭教育真的那么完美,那么无懈可击的话,从钓鱼小孩身边路过的德国人何必多此一举去提醒小孩钓鱼的规则,坚信小孩已经被父母教好就可以了。

社会教育正对家庭教育起着亡羊补牢之功效。

 


3

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指出人类尤其是儿童的大部分行为习得不仅是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其进行刺激——反应这种模式下,促成行为的结果,更是在社会情境中对他人行为的仿效,从他人成败中得出经验的结果。这个过程显示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

班杜拉对此进行了一个经典实验。让儿童观看3部影片中的1部,每部影片中都有一个成人在攻击充气玩偶。

其中第一部影片中的成人因其攻击性行为而受到严厉的惩罚,第二部影片中的成人因其攻击性行为受到表扬,第三部影片中的成人有攻击性行为,但未受任何处理。

观看完影片后,让儿童独自玩玩具,并观察他们的行为表现。结果发现看到影片中榜样被惩罚的儿童单独玩玩具时表现出攻击行为远远少于后两种情况。

也就是说仅仅通过远程的视频播放和观看,就已经让儿童受到教育,学习到了与榜样相匹配的行为。

所以从家庭走到社会的儿童并不能成为脱缰的野马,任其家庭教育的好坏来单方面决定其行为。而应该有人来充当他们社会中的家长。对其不当的行为加以遏制、批评、教育

而不是每个人都一边说城市街道很脏,一边任由人吐痰,顺便还自己往路上扔瓜子皮。

4

我想起自己上周坐高铁的经历。当时坐在我前面的正是两个熊孩子和熊孩子的家长。两个孩子先是坐着看动画片,声音放很大,讨论声更大。看了一会,开始双双跪在椅子上,脸冲着我,兴高采烈地聊天。

随后一个孩子发现自己座椅后面有一个被固定好收起来的小桌子。于是仿佛发现新大陆。一面用手拨弄那个开关,一面招呼旁边的小兄弟加入“桌子游戏”。

整节车厢顿时充斥在小桌子收起来,然后自由落体发出的巨大响声中。俩人玩得不亦乐乎,欲罢不能。

原本我指望孩子妈妈出面喝止他们的行为。没想到这位妈妈一路装聋作哑。我忍无可忍。站起来,非常严肃地对小男孩说:不要玩桌板。这样损坏公物是不对的。看你们也是小学生模样,这么简单的道理还不懂么?

其实我已经想好了。如果熊孩子置之不理,或者家长还倒打一耙的话,我就直接找列车员、列车长。

因为一个阻止行为一旦开始,必须让对方看到阻止产生的力量和效果。不是对方不理睬就算了。这样的话,阻止非但无效,反而让这俩孩子变本加厉,更加肆无忌惮。

但结果是两个孩子立马偃旗息鼓,呈现吃硬不吃软的姿态,乖乖坐回位子,而且一路上没再动过一次桌板。

这件事让我知道,每个来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其父母对他们的要求的宽松和紧张程度差异太大,而在公众场所需要有人去告诉他们统一的规范、标准、秩序。否则他们没有机会知道规则的界限在哪里,也不会畏惧触犯规则的后果。

规则的捍卫者恰恰保护了规则的破坏者。

试想那个跟着大人闯红灯最终被红灯撞死的孩子。如果在他第一次,第二次闯红灯时,有人可以站出来告诉他:不能闯红灯。

孩子家长呛声:关你什么事?又有另一个人站出来说:不关我的事。但你就是不能闯红灯。那孩子有没有可能还继续活在这个世界上。

同样最近被热议的“老虎伤人案”中的女人,如果在她从小到大的违规经历中,一直有人站出来说:你不能这样做!那么这个女人也不会徒生出在野生动物园径直下车的熊心豹子胆吧。

正是由于她不断违规,却从来没有尝到后果,才会酿成最终的悲剧。这胆不仅是被放纵的家教养大的,也是被逃遁的社会教育养大的。

当我们每个人都在疑惑自己这样做那样做是不是多管闲事多此一举的时候,我们正处在巨大的风险中。因为没有捍卫者也就意味着没有保护者。

5

再来谈谈,我们为什么愿意活成那个熊样,拼命忍着不出声。

我们不谈人性的冷漠。我更愿意相信是因为普通人都害怕单枪匹马,孤身作战。毕竟社会性才是人适应地最舒适的状态

TED里面有一场演讲,题目是《如何发起一场运动》。我们看到一个孤立的行为变成一个群体的行为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而一旦成功,那些原来不参与其中的人反而成为异类。

在这个过程中有两个人起了关键作用。第一个是行为的发起者。发起者需要惊人的胆量,不怕被世俗议论,不怕被旁人讥笑。坚持自己的行为。

第二的关键人物则是第一个追随者。他将告诉其他人如何来效仿。因为没有这个人,行为的发起者始终孤独,最后难以形成一场运动。

接着第三个,第四个追随者出现,接着更多人参与其中。而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后被嘲笑的风险更多地被分担。

社会学告诉我们相比雪中送炭,人们永远更愿意做锦上添花的事。因为后者没有风险。

所以当大量不遵守规则酿祸的事件出现时,我们首先问自己是不是那个有勇气阻止违规行为的发起者。

如果不是,那么退而求其次,愿不愿意成为第一个追随者去支持那个孤单的发起者。如果都没有,那就不要质疑那些违规的人了。跟她们相比,我们就是运气好点而已。

说到底,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群熊家长!

作者简介:姚瑶,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本职为浙江某高校护理老师,人生的抱负无他,唯有善待生命和善待文字而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面对“熊孩子”我们该反思什么 φ?
李娅:文明教育更应指向“熊家长”
“还是个孩子”|比垃圾人更可怕的,是垃圾教育定律
孩子被欺负,要不要打回去?
除了打,我还能拿熊孩子怎么办?
7岁男孩开学四小时被校方劝退, 没有教养的孩子正在被社会所抛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