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爸爸接女儿放学认错人:丧偶式育儿,比恐怖片还可怕

文|
父爱缺失的人,一生都在寻找理想型父亲。

一大早打开微博,就看到了这么一则消息。

5月12日,河南商丘,一位爸爸在开学后第一次去接孩子放学,由于学生都是统一校服,爸爸跟妈妈确认哪个是自家娃后就跟了上去。

随后他轻轻拉了一下小女孩的马尾辫,没想到她扭过头来说了一句:“你认错人了。”

网友:求亲女儿的心理阴影面积。

对于此类新闻事件,相信大家都不是第一次听闻,网络上还有一套专有词汇来形容当代女性当妈妈后的婚姻生活。

有人戏谑说中国女人4大惨: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悲催的你是哪一种? 

但是玩笑归玩笑,这确实是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现状。现代问题家庭的经典模板是:缺席的父亲、焦虑的母亲、有问题的孩子。

女性在婚姻中承担了生育以及教育后代的绝大部分责任,但是这种责任感并不都会被认可,当孩子出了问题时,妈妈又会被责备,这也是当今很多女性不想结婚的原因。

其实很多人都认为,丧偶式婚姻是让一个女人对婚姻绝望,但其实毁掉的不只是女人;

对于“丧偶式育儿”,除了对家庭中妈妈的角色会产生伤害之外,对于孩子的伤害更是不可逆的!

一个孩子对于家庭的感受和期盼,这种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是无法抹平的,会跟随孩子的一生,陪伴孩子到永远。

丧偶式育儿,到底有多可怕

去年,一部家庭系列的日剧在网上刷屏,豆瓣评分9.2,网友纷纷评论说:太真实了,太可怕了,看得人浑身发抖。

这部剧更是被网友戏称为“堪称不婚不育宣传片”。

这部剧就是日剧《坡道上的家》,整部剧用近乎残忍的剧情演绎出“丧偶式育儿”这种不能言说之痛,但也有更深刻的东西——社会对女性的隐性歧视

影片开头先是一场谋杀的故事,一个刚组成的三口之家,看似圆满和谐,但是在不为人知的表象之下。

这个妈妈却精心准备了一场谋杀,而她想要杀死的,不是别人,正是自己亲生的,刚刚八个月大的孩子。

而女主角的家庭,也是一地鸡毛,在繁忙的工作和家庭生活中不断切换,女主角有时候也会接近崩溃,她不禁在想,自己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谋杀者。

诚然,这部剧所讲述的谋杀案件有些极端,但是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却是我们不得不承认的问题——“丧偶式育儿”所带来的伤害

《父性》一书中写道:“父亲的缺失,是家庭的不幸、是妻子的忧愁、是孩子的悲伤,也是社会的抑郁。”

现在网络上经常会有人谈到原生家庭的问题,爸爸陪伴的缺失无疑正是原生家庭问题的一种。

如果女孩缺乏父亲的角色认同,长大后会不自信。

那些拥有高质量父爱的女孩,更加开朗自信,她们不会在男性群体中感觉害羞和不自然,她们坦率真诚,敢于接受职场和人生的挑战。

如果男孩缺乏父亲的陪伴,很容易导致女性化倾向,父爱对于男孩来说,不仅体现在冒险精神、责任意识等男性气质上,也体现在力量和价值感上。

由此可知,爸爸的角色认同对孩子未来发展的影响多么大!


1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

子不教,父之过。这是我们老祖宗留下的千古名言。

西班牙诗人塞万提斯也说:“父亲的德行,是儿子最好的遗产。一个好爸爸,胜过100个好老师。”

父亲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实中,爸爸在亲子教育中往往都是缺席的状态。

根据《新京报》联合搜狐母婴频道所做的调查显示:

50%的父亲每天陪伴孩子的时间不足1小时,超过60%的父亲因为工作繁忙,抽不出时间陪伴孩子;超过20%的父亲还没有认识到陪伴孩子的重要性。

而爸爸对孩子的陪伴的重要性,相信大家是不言自明的。

美国秘鲁大学曾做过一项研究:由男性带大的孩子相比只有女性带的智商高,他们在学校里的成绩更好,走向社会也更容易成功。

首先,父亲会影响孩子的气度,父亲使用的语言更加复杂,能促进孩子更好地发展思维,让孩子更早社会化,促进潜能的发挥。

其次,父亲会影响孩子的性格,父亲一般都没有妈妈细腻,也不会太娇惯孩子,这样可以让孩子锻炼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参与和陪伴,甚至会影响到孩子的智力和思维方式。

父亲和孩子的沟通方式可以影响孩子的思维方式,能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并有助于孩子良好个性的形成。

父亲是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男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说:没有哪个男人比蹲下去帮助孩子的时候更高。

就像我们都知道的婚姻大师乐嘉,看上去严肃冷酷,但却是一位积极参与到孩子生活中的“虎爸”,他非常注重对孩子成长的参与。

大家都看过《爸爸去哪儿》,这档综艺的出现正是因为爸爸在孩子生活中的缺失,才制造了这样一个话题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妈妈不是超人,育儿是场联手赛

网上曾经流传过这样一句话:社会评价体系要求母亲做到90分以上才是应该,而父亲能做到60分就已经值得赞扬。

很多人会觉得这句话听起来就不合理,但是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却都是这样做的。

为人父母,生儿育女,本就十分艰难,我们的传统观念是,在社会生活中,爸爸往往承担的经济责任会多一些。

但是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很多妈妈也是职场中的中坚力量,她们赚的并不比爸爸少,但却被抱有更多的期待:

在工作上要做到精力无限,在家中要上的厅堂下得厨房,最好还要挤出时间健身、化妆、参加家长会、做手工…

奇葩说有一期辩题是:妈妈是超人,这句话是不是赞美?

詹青云说:“这不是赞美,凭什么妈妈要当超人,而爸爸只需当个人就好。”

每一个妈妈,都不是超人,她们也曾经是女儿、是小棉袄,遇到了困难也会手足无措,也需要鼓励和赞扬,需要在累的时候有个肩膀靠一下啊!

今年年初,上海市妇联提交提案,建议在上海,合并女方的产假、生育假和男方的配偶陪护假为“家庭育儿假”;

将其从138天延长至182天,由夫妻双方共享。同时建议,强制男方休假不少于30天。

提出这一建议的原因,正是因为育儿本应当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但是立法只是一种强制手段,但真正需要改变的是爸爸们对于教育和陪伴孩子的态度。

高晓松说:“孩子的一生是一部连续剧,从第一集到20集,她会慢慢改变,如果你1-20岁都不看,你就永远看不了了。”

也正如那句话所言:今天你不陪她长大,明天就会没人陪你变老!

最后,希望“当妈式择偶、保姆式妻子、丧偶式育儿、守寡式婚姻”能真正的成为段子,成为过去,而不是成为生活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例子。

希望“丧偶式育儿”的家庭能越来越少,孩子们得到的爱和教育也不再是缺失的,有缺陷的,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得到完整的爱,拥有健全的人格。

希望每位女性都能活成独立的自我,不需被夸赞“好妈妈”、“女超人”,而只是一位妈妈!

如果你对“丧偶式育儿”的痛苦感同身受,如果你正身处于“丧偶式育儿”现状中;

如果你正苦恼于不知道如何让孩子爸参与到孩子的成长中来,先把这篇文章发给你家的猪队友看一下。

然后引导、鼓励他,两个人一起教育出的孩子,才能成长的更健全、更出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别让父爱成为孩子的奢侈品,“隐形父亲”是孩子心中永远的痛!
世上最孤独的是父亲,下辈子都不会再见了!看完好心酸
别嫌爸爸带娃不靠谱,对孩子来说,父爱缺失才是最大的“遗憾”!
名人教子: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及缺失现状分析
从小不和爸爸亲近的女孩,将来会拥有怎样的人生?你或许想不到!
家庭教育父亲不能缺失(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