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生最好的滋味,其实是清欢

想要辞职的第896天

别让你的说话方式,毁了你的人生

为什么智商越高越不喜欢与人交往

人生有味是清欢,生活简单便迷人,人心简单才会幸福。

作者:清悠(富书签约作者),转载请加微信fushulf

♬ 点上方绿标可收听富书主播迷路的九尾狐朗读音频

看过一个故事。

一个男孩当他还是学生的时候,和女友一起用全部家当去创业,当时他的目标是100万,赚到100万就开始享受生活。

等赚到了100万多时候他又觉得有那么多机会,放弃了太可惜,于是把目标变成了1000万。

为了事业疲于奔命,结果夫妻感情出现了问题,曾经的患难夫妻迫不得已劳燕分飞。

离婚后,他有了新的生活,娶了新人,觉得如今的社会,1000万太少了,要让自己后半辈子过得衣食无忧,怎么着也得至少赚到5000万。

后来他又幸运地赚到了5000万,这时他已经有了两个儿子,算是功德圆满了。

但又一想,这么一大家子人,年轻妻子的花销、孩子的成长教育,没有一亿怎能维持得了,结果在他赚到七八千万时,身体出现了问题,40多岁时就猝死了。

像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前几天一位读者跟我聊天倾诉他的焦虑。

他在自己的行业内已经做得很好,赚了不少钱,可是他感觉不到幸福,觉得内心很不安全和焦虑,不知道他的人生应该再怎么走下去,他一直以为有钱了,人就会自由,但现在的情况反而不如之前活得自在。

这是很多人的真实写照啊,人们总是认为成功等同于幸福,于是把成功捧得很高,随之欲望也便升得很大。

但与此同时内心的修养却没有提升,当有朝一日成功时,他的心灵还是那么空虚,焦虑,因此即使他成功了,可是他却感觉不到幸福。

一个人如果感觉不到幸福,归根结底是生活方式出现了问题,物质和精神之间失去了平衡,生活中缺少了情趣。

一份关于中国社会形态研究报告指出,中国人最大的生活动力是对子女发展的期望和个人利益的追逐,追求生活情趣则被列在了第九位

更有数据显示,如果有加倍的薪水报酬,80%以上的人愿意放弃休假而去加班赚钱。

而一个人要想过得有滋有味,最好的生活态度便是懂得清欢

苏东坡有首词写道:

细雨斜风作晓寒,淡烟疏柳媚晴滩。

入淮清洛渐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盏。

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这是他被贬黄州时,与友人共游南山时所作,喝着漂着雪沫乳花的小酒,配着春日山野的蓼菜、茼蒿、新笋,尝尽了人生五味杂陈后,他悟得了“人间有味是清欢”,懂得返璞归真,才是最好的生命状态。

其实,对于人生来说,最好的滋味便是清欢,不需要太浓烈,也不要乏味,而是一种细水长流般的清雅淡然。

清欢是什么呢?

林清玄说道:“清欢几乎是难以翻译的,可以说是“清淡的欢愉”,这种清淡的欢愉不是来自别处,正是来自对平静的疏淡的简朴生活的一种热爱,不讲究物质的条件,只在乎心灵的品味。”

在粗茶淡饭中就能体味愉悦,也就保证了一个人具备能力去获得平淡生活中的乐趣,他的内心便是富足愉悦的。

林少华的随笔集《异乡人》中有个细节讲到:

某日早上,我悲哀地发现,大弟用叫‘百草枯’的除草剂,把院落一角红砖上的青苔喷得焦黄一片,墙角的牵牛花被药味儿熏得蔫头耷脑。

问之,他说:“青苔有什么用,牵牛花有什么用,吃不能吃,看不好看!’

悲哀之余,为了让他领悟青苔和牵牛花的美,我特意找书打开有关图片,像讲课那样兴奋地讲了不止一个小时。

不料过了一些时日,他来园子铲草时,还是把篱笆上开得正艳的牵牛花利利索索连根铲除。我还能说什么呢……

看,在不在乎情趣的人眼里,那只是没有用的牵牛花,而在乎的人看来那便是美,是心灵的享受,是清淡的欢愉。

生活中的乐趣往往来自于生活的细节,它小到一朵花、一壶茶、一片绿荫、一缕清风,对待生活认真的人,会把自己融入其中,享受这种快乐。

而没有生活情趣的人只当他们是一种可有可无的物品,断然不能体会这些自然所带给人的享受,岂知这种享受正是润泽心灵的甘露。

林语堂先生在《生活的艺术》中讲到:“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他坚信中国有一种清逸的、一种近乎愉快的哲学,他们的哲学气质,可以在他们那种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里找到最好论据。

我想,他们把对清欢的喜爱和创造都融入在了他们内在的气质里,使得他们看上去超凡脱俗,温和儒雅。

清欢的滋味里,包含了朴素自然。

朴素自然代表了简单,却恰恰表明了一个人内在的自信。

一个人能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行事和作为,的确是需要底气和底蕴的。

一个充分相信自己、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价值所在的人,才敢于向人坦露自己的真面目。

当一个人追求朴素自然的时候,他明白了人生的真谛,也走在了返璞归真的路上。

大钢琴家霍洛维茨说:“我用了一生的努力,才明白朴素原来最有力量。”

他的演奏没有多余的动作和表情,没有任何花哨和噱头,音乐宛如从他内心流淌出来,观众听着听着不觉泪流满面。

这是朴素的力量,一个人的内心真实、无条件地与喜爱的事物相连接,完全沉浸于其中的时候,他表现出的力量才是巨大的,这种力量足以感染周边的一切。

世界上最有价值的事物往往是最朴素的,也是最美的,就像庄子所说:“静而圣,动而王,无为也而尊,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以前每每听到有西藏、青海等地的歌手唱着自己的民谣时,总让人觉得声音的魅力、歌曲的滋味无比感染人,这也是朴素自然的力量。

蒙曼教授曾在《中国民歌大会》上说了一番话深入人心的话:

艺术来源于生活,诗和曲都不同程度反映着人们的心之声,但却都经过了不同程度的再创作,相反,有一种音乐题材反映的是最朴素的东西,那便是民歌。

比如内蒙古的长调、藏族的歌曲,听后你仍然可以感知这个民族最原汁原味的力量,以及他们对生活最真实的咏叹。

原生态文化最大的魅力也许就在于它简单的“真”,那些来自于田间地头、码头船舶中最纯粹的歌者,将心灵最朴素的情感凝结成旋律,讲述他们对于生活的理解和信仰。

现实中,当人们被越来越复杂的人际关系及琐碎事务所牵绊时,很难意识到其实那些最朴素自然的东西、那些经历过时间打磨而越发醇厚的传统才会给我们更多精神上的平和,这就是为什么清欢中一定包含了朴素。

只有认识到自然朴素的重要性,你的心灵才容易舒展、喜悦,你的思想、行为才趋于自在,你才能品尝到这清淡的欢愉。

清欢也包含着宁静从容。

如果一个人心总是悬着,焦虑着,也便无法体味清欢,唯有心静了,美才会出现。

宁静从容,本身就是一种生产力。

看过一个小故事。

一个木匠带着一群徒弟干活,干累了的时候手一甩,手腕上的表便飞到了木屑堆里,木工房的刨花和木屑堆了足有半人之高,徒弟们放下手中的活帮忙去找却始终没找到。

天色已晚的时候,木匠劝大家先去吃晚饭,等明天再找。

大家于是都离开木工房去吃晚饭,等他们回来时,看到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正拿着那支手表。

木匠很惊讶:“我们这么多人,大白天都没有找到,现在黑灯瞎火的,你怎么找到的?”

男孩说:“大家一起找,乱哄哄的,你们走后我一个人坐在黑暗里,听见手表滴答滴答的声音,顺着声音一摸就摸到了。”

这就是静的力量。

认识一位很安静从容的朋友。

在同样的工作面前,当别人都忙乱了开始烦躁埋怨的时候,他永远都是乐呵呵地,看上去淡定自如。

他说以前自己也并不是如此从容,不过他爱看书、听音乐,当他完全沉浸其中的时候,这时的自己才是最好的状态,心灵慢慢地舒展,人也开始安静下来。

有了这种领悟,人慢慢开始变了,后来的所谓的麻烦在他眼里就都不是事了,不需要惊慌错乱,笃定地去解决就好。

《道德经》中讲到:“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老子告诉了人们求道的方法,即使心灵保持虚和静的至极笃定状态,不受影响,为的是万事万物并行发生时,能用这种心态观察事物循环往复的规律。

安静从容使得一个人不容易受外界影响,安心享受自己的欢愉时光,又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具有安抚人心的力量。

林清玄所说:

当一个人可以品味山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一个人在路边的石头里看出比钻石更引人的滋味,或者一个人听林间鸟鸣的声音感受到比提笼遛鸟更感动,或者甚至于体会了静静品一壶乌龙茶比起在喧闹的晚宴中更能清洗心灵……,这些都是清欢。

说它简单,是因为它不需要多少的物质条件,说它难是因为它需要的是心灵的品味,需要一个人自然、朴素、从容、安静。

  • 人生有味是清欢,生活简单便迷人,人心简单才会幸福。

作者简介:清悠,富书签约作者,80后女青年,关注内在成长和精神品质,追求丰富的单纯和不张扬的激情,走在修心的路上,愿与您一起探寻人生的美好,微博@清悠的杂货铺,简书@清悠1202。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认知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浪漫生活
人间有味是清欢
(转载) 有滋味才叫生活,有情趣才叫人生
夫妻情趣要保鲜,欢愉的共享生活
《三月抬头见喜》作者:有心人
喝茶的三种境界,三种心境,你都知道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