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人到中年,最顶级的自律是懂得休息

作者:满月,来源:富书(ID:kolfrc)

好好休息,余生才能安之若素

每到周末,有人欢喜有人愁。

加班的自然苦不堪言,休息的则开始计划如何度过自己的闲暇时光。

为了不浪费放假的每一分钟,年轻人,聚会狂欢KTV,熬夜刷剧打游戏。

而中年人,身上多了几分的责任,照顾老人,养育孩子,经营家庭……属于自己的休息时间,越来越少。

每当下班回到家想休息时,就会想到还有家人要顾,还有家事要忙。

工作,家庭,好像停下任何一方,生活就无法继续。

于是,在奔波劳碌的路上,渐渐地把自己塑造成一个全年无休的超人。

但正如西德尼所说:“当你没有空休息的时候,就是你该休息的时候。”

人到中年,最顶级的自律不是能够“身兼多职”,而是懂得休息。

会休息,是每一个中年人的必修课

在这个标榜高效的时代,我们经常可以在网上看到这样的标题:

如何一天学习10小时不困?

如何利用好碎片时间?

如何利用假期弯道超车?

……

这些文章或视频,观看量经常是过万,可见我们有多想把每一分每一秒都充分榨干,绝不浪费。

但是,我们是真的在追求高效?还是在牺牲休息时间来达到所谓的高效?

想起之前看到的一则新闻,网信证券上海投资银行部总经理陈锦旗在公司加班期间猝然离世,年仅45岁。

对于陈锦旗来说,加班加点已是常态,通宵达旦更是不足为奇。

以至于探视父母的时间都没有,育儿计划也因为工作繁忙而一拖再拖。

家属在吊念里悲痛地写道:“停一停,歇一歇,拥抱一下转身就在的幸福吧!”

奋斗半生,最后与家人朋友告别的机会都没有,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根据世卫组织的官方统计,30+岁的中年人加班最多。

图源:量子位

其实,我们真的没有想象中坚强不催,长期让自己的身体与精神处于一个紧绷状态,其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

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都大打折扣,身体健康更是亮起了红灯。

持续不断地开足马力,再好的发动机也会有跑不动的一天,人,也是如此。

塞万提斯说:“弓弦不能老绷紧了不放,人是软弱的,如果没有一点适当的松散,是支持不住的。”

如果使自己长期处于超负荷的状态,就算暂时没有显现出不妥,你所耗费的都已记在账上,总有一天,身体会让你偿还。

人生是一场长跑,比的是耐力,不是爆发力,把握好奔跑的节奏,才能平安抵达终点。

学会在这场长跑中休息,是每一个中年人的必修课。

懂得休息,不是放纵,而是更好蓄力

休息,不是毫无节制地放纵自己的欲望。

真正的休息,是恢复精力,从而使我们能够精神饱满地去做自己想做且有价值的事。

西塞罗说:“闲暇的目的不是为了使心灵获得满足,而是为了使心灵获得休息。”

休息的工夫不是白费的,它是一种蓄力,使我们的身体和心灵保持一种健康的“在线”状态。

程朱理学家在讲学时,主张“优游涵泳”, 意思是从容求索,深入体会。

朱光潜认为这四个字含有妙理,它所指的工夫是猛火煎后的慢火煨,紧张工作后的潜意识的酝酿。

而要做到“优游涵泳”,就必先有足够的休息,急迫躁进是为大忌。

记得有一次,我有篇文章距离交稿时间还剩不到2小时,可我越想急着写完,就越是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就这样僵持了半小时后,我决定停笔,去小区楼下逛了一圈,看看绿叶,透透气。

结果回来后,顿觉满血复活,最后不仅提前完成了文章,还得到了编辑的认可。

我才发现,原本觉得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在好好休息过后,做起来就像如有神助般,十分顺利且高效。

其实做任何事,都需要有充沛的精力,一旦有倦怠厌烦,就停下来休息一会,之后才能迅速恢复状态。

懂得休息的人,是让自己回血,不懂休息的人,则会让自己失血。

每到星期一,我们常常会听到不少人抱怨:

“感觉这个周末白休了。”

“我还没好好休息又要上班了。”

……

而他们是怎么休息的呢?

躺在沙发上,一手拿手机,一手拿零食;

下午点杯奶茶,晚上点个外卖;

追起剧来一点也不困,熬到凌晨还格外精神。

这样的一种“休息模式”已经成为现在大部分人的周末常态,即时的欲望是得到满足了,但精神心力却被无效消耗了。

要想得到真正的休息,就必须学会把“放纵”和“休息”的概念清晰区分,不把时间浪费在内耗上。

学会为休息赋能,为自我蓄力,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

好好休息,余生才能安之若素

我们之所以要好好休息,为的不仅仅是使身体和精神得到休养,更是为了获得从容应对一切的自由。

萧伯纳说:“真正的闲暇并不是说什么也不做,而是能够自由地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人生要处理的,无非就是两件事:忙碌与闲暇。

而好好休息,则是能够自由安排好它们的资本。

Mason Currey曾经研究了部分名人的日常生活,后来数据设计师RJ Andrews将这份研究图表化,让我们可以一窥名人的作息安排。

作为一名作家的雨果,他的写作时间比我们想象中的少得多。

除了睡觉,大部分时间他都是在做与写作无关的事。

早上起来,喝一杯现煮的咖啡,吃两颗生鸡蛋,然后在屋顶上用隔夜水洗个冷水澡;

与朋友共度午餐后,在海滩上尽情地消耗体力,再去理发店;

晚餐则是去朋友家,吃完还能聊聊天,玩玩纸牌。

雨果的一本本著作,就是在这样的作息安排下写出来的。

没有废寝忘食,也没有通宵达旦,有的是他对生活的自由掌控。

那份淡定与从容,是他在闲暇中修炼而来。

忙碌,并不是过得好的证明。

林语堂说:“最适于享受人生的理想人,就是一个热忱的、悠闲的、无恐惧的人。”

一个人能否在大环境中淡然处之,看的是他在日常中对于自我滋养的态度。

好好休息,余生才能安之若素。

休息的正确做法

如何能够让自己得到真正的休息呢?

● 间隔式做事,胜于持续式输出

我们做事常常习惯于一件事情做到底,这件事没做完,怎么也不肯去做另一件事,但这样只会使我们的大脑更疲惫。

一种在工作中休息的方法:间隔式做事。

大脑是喜欢新鲜感的,在切换不同的任务中,它才会更投入,从而得到放松。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是这个方法的使用者:

“我本不是一个生来适于研究学问的人,因为我用功的时间稍长一些就感到疲倦,甚至我不能一连半小时集中精力于一个问题上。

但是,我连续研究几个不同的问题,即使是不间断,也能够轻松愉快地一个一个地寻思下去,这一个问题可以消除另一个问题所带来的疲劳。

于是,我就在治学中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对一些问题交替进行研究。这样,即使我整天用功也不觉得疲倦了。”

● 战略性恢复,胜于间歇性恶补

很多人以为失去的睡眠,能够通过一顿猛睡补回来,其实不然。

在休息这件事上,间歇性的恶补不如战略性的恢复。

通俗地说,就是补觉8小时不如小睡15分钟。

作家村上春树就经常午睡,一般会睡半个小时:“半小时后我醒来,睡意全无。起床后,我精神倍增,头脑清醒。”

而午睡对于科幻小说家威廉·吉布森的创作过程来说,更是必不可少。

那种小睡过后的状态,使他拥有清醒的思维。

小睡,是一种性价比很高的休息,它无需占用太多时间,得到的效果却是事半功倍的。

伏尔泰说:“过多的休息和过少的休息同样使人疲劳。”

人,不是永动机,也不是掉链的马车,跑得太快,易摔倒,跑得太慢,易落后。

只有休息好,才能在自己的道上跑得更远,更持久。

学会休息,是一种态度。

懂得休息,是一种能力。

高效休息,是一种境界。

人这一生中,每天都会有各种大事小事要处理,事情是永远做不完的。

所以,别再把自己绑在火车头上向前冲了。

适时停下来歇息,欣赏身边风景,触摸一砖一瓦,感受市井烟火,聆听人群琐事,积蓄充足能量。

共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空山物语:人到中年,做难而有意义的事……
其他同事每天都加班,我是不是应该跟着加班?​
统筹安排一清晨:高效15步,开启全新一天
保持每天工作愉快的秘密
如何在2019年变得更高效?从停止做这7件事开始
生活哲思录10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