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对的事情,比做对事情更重要|拆古书《素书》(一)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如果反对,垫在脚底下也能增加身高(笑)。

《今年已过大半,你开始读书了么?|有赠书》一文。

通过这个文章,我发现很多爱书的人。但是对于三本推荐(赠送)的书,大家似乎都很谦让。上文留言基本没有人说想看这三本书。

嗯,好的,喜欢看书就可以了。我个人比较任性,并没有介绍三本书到底讲了什么内容。如果以后大家想了解什么书,我可以帮你们拆读一下。(后话)

今天,我来拆读最喜欢的一本书——《素书》(第一段话)。

后期不定时更新,历史文章搜索拆古书,即可看到所有文章。希望你也爱上这本书。

《素书》教我们,如何做对的事情。

《素书》介绍。

书名:素书

作者:传说中秦末黄石公

推荐理由:传说黄石公三试张良,而后把此书授予张良。张良凭借此书,助刘邦定江山。

读书禁忌:不传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如果传授给他们,必受灾难。(敬请各位不要做坏事。)

正文: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已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在上一篇:《底线边界:你怎样一步步变成自己讨厌的人》中,我侃了侃底线沦陷的那些事。

底线,一言以蔽之,就是一个人最后的遮羞布,如果你没有,那么就等待别人挑战你的容忍度吧。

此文也从底线层次展开。

一、拆书——拆解做对的事情的五个条件

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

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

本文作者提到,做人需要考虑五个点,道、德、仁、义、礼,也可以说是底线的五个方面。

道,是人遵从而履行的,从哲学上说,是一切从实践出发,从心学上说,是心遵从的方向。世间万物,都有它的道,比如星球有它的运行轨道,比如每个人有他的成长道路,万物的道各不相同,所以万物不知“道”的由来。

有一个现象叫蝴蝶效应,即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就是当你选择一件事后,事情的发展,就随着你的选择而产生。

比如你早上睡过了头,要迟到,是由你赖床选择的,你为了赶时上班打卡,就必须做出连锁的动作,换个方式上班、错开高峰期、加速洗漱等等。如果你不幸迟到了,那么你就要处理迟到产生的各种后果——工作效率低、心情不好等等。

初始变量决定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这就是道。你选择了开始,但是接下来的故事,并不是你能完全控制到每一个细节。

所以,选择善还是恶,选择和谁相处,从开始就决定了结局。

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得其所欲。

德,用一句现在的产品解释:即,芝麻信用。支付宝用每个人的各种消费习惯,来评价芝麻信用高低,而支付宝现在又推出芝麻粒,每次履约,都可以得到芝麻粒,芝麻粒又可以用于捐赠公益项目。

信用,是外界给到你、评价你的标签,也就是品德的外在表现。有了信用,你可以获得各种资源,各种人脉、金钱、财富。一次履约交换一次实现你的愿望(即欲)的机会。而从万物的角度来说,德是内在品质的外在表现,互相给予,也就可以互相成就。

从善如流,疾恶如仇。有德的标尺,才能满足所需。

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惠恻隐之心,以遂其生成。

三国时期,有刘备、曹操二人。读《三国演义》的人,如果只是看字面描述,可能都会觉得刘备是有仁爱之心的人,他是正统身份——刘皇叔,所以很多有能力的人愿意追随他。但是,曹操也是有仁爱之心,他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所以三国里很多战斗力很强的人都投奔他。

有恻隐仁爱之心,能懂他人冷暖,所以交友、招聘、合作,都会受到支持。仁也是在这种互相关怀的环境产生。

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

什么是义?

《孟子·告子上》说:“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义不是一时逞强,头脑发热,对别人的事大包大揽,而是面对重要抉择的时候,可以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为了私利而为他利。

义,是值得的,应当的,哪怕没有表扬、没有观众。义,也是有善恶衡量标准的,义支持善良,惩罚邪恶,对人的行为督促,也是有成就、能做成一件事的重要的组成部分。

义,可以两肋插刀,可以辨别善恶、也可以用于考核事情成败、判断事情是否可以得到嘉奖。

礼者,人之所履,夙兴夜寐,已成人伦之序。

夫欲为人之本,不可无一焉。

礼,是人要践行的,早晚自律,敬人爱己,继而传承一代又一代的人,长幼有序,尊老爱幼,所以家庭和睦。

人和动物的区别,也是礼。人懂得尊重、礼让,而不只会弱肉强食,所以人和人可以合作共事、可以相亲相爱、可以友好往来。

反之,大到国与国之间没有礼节,互相侵犯,会产生战争。小到人与人直接越过礼数,会吵架、斗殴。

二、解读——把事情做对只是皮毛,而做对的事情才是安身立命根本

我是喜欢看古文原文,而不愿看解释的人。素书的文言文意思很浅显,任何诠释都有可能是读者的臆想,所以,建议大家自己多理解。

喜欢素书的原因,一是它的字数很少,读起来没有压力,二是它用几句话解释了很多书一本书都说不清楚的事情。

比如《三国演义用了各种故事、典故、段子写成,也无非想表达义者,人之所宜,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刘备表面有义,所以有那么多人追随,曹操表面是篡位者,名不正言不顺打乱了刘氏正统的更替节奏。

但是,刘备真的义么?曹操真的不义么?

单从曹操来说,曹操终其一生也没有称帝,而是他的手下司马懿隐忍多年,从内部瓦解了曹氏集团,最终成立新的皇权。

司马昭之心、人尽皆知。司马家族虽然得到了江山,但是没有守住义字,所以,盖棺定论,提到恶,曹操让历史恨不起来,司马懿、司马昭、却可以让历史恨起来,这不就是说,义是赏善罚恶,以立功立事么?

《素书》为人的成长建立了一个结构,《素书》为学习者建立了一个体系,学完之后,可以提升能力,终身适用。

所以,你在做对的事情么?

关注我,下期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素书 百科名片
如何守安,如何止危,如何治乱?
《素书》为什么不讲智和信
《素书》说什么?
《素书》:全译(精简完整版)人生智慧和处世之道,适合终生研读
#古书古籍 #传统文学 #好书分享 #抖音中秋好礼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