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耳屎太多?耵聍栓塞也算是一种疾病吗?

耵聍(俗称耳屎或耳垢)是由皮脂、耵聍腺分泌物以及外耳道皮肤脱落的角蛋白碎屑混合而成的,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粘附灰尘、小虫等异物的作用。

在正常情况下,耵聍会借头位变动、咀嚼、张口等下颌运动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

因外耳道慢性炎症使耵聍分沁增多或因外耳道狭窄等原因使耵聍排出受阻时,耵聍会滞留、阻塞在外耳道内,称耵聍栓塞。

耵聍是医学上的一个名词,对应日常用语就是耳垢、耳屎。每个人的外耳道都会有耵聍的存在,只是多少的区别。如果耵聍堆积过多,阻塞了外耳道,就是耵聍栓塞。

多数人不具有彻底清理耳道的技巧,所谓的“经常掏耳朵”未必能彻底清理外耳道,也会有耵聍栓塞的可能。最主要的原因是个人外耳道耵聍腺的分泌过剩,其次是没有定期做耳科检查和清理

在耵聍栓塞的人群中,幼儿的比例会高一些,成年人出现耵聍栓塞者,在年龄、性别、卫生习惯方面并没有明显差异。

耵聍栓塞是日积月累而成,多数人并没有特别明显的耳朵不适症状,有时会觉得耳朵有些闷胀感。有些人的外耳道耵聍比较坚硬,洗澡进水后会膨胀而导致耳痛。而另一些人会因为使用棉签把耵聍推向了外耳道深处,挤压瓷实后导致了听力突然下降。

听力像视力一样,是有一个范围。耵聍栓塞并不会造成彻底的耳聋,即便是外耳道完全被耵聍阻塞,也只是造成听力的部分下降,这种下降很少会严重影响生活。

耵聍栓塞自身对人体影响不大,但如果在清理时盲目操作,有可能会损伤外耳道皮肤甚至是鼓膜。

如果出现了耵聍栓塞,非医疗人员是很难安全、彻底地去处理,尤其是儿童,家长更不要自己去动手,那样很容易损伤孩子的耳朵。耳鼻喉科医生有专业的医疗工具,一部分人可以直接取出,一些耵聍坚硬,会用滴耳剂浸泡后再清理,极个别情况甚至会采用麻醉的方法清理。

耵聍栓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并非是一种疾病,很少有人会反复出现,多数人在医生彻底清理后不会复发。少数外耳道狭窄、外耳道皮肤有特殊疾病的人需要定期做耳科检查,发现耳道里堆积物多后早期清理,是避免出现耵聍栓塞的重要手段。

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的棉签头部体相比外耳道偏大,在掏耳朵时,虽然会带出一部分耵聍,但是会把一部分耵聍推向耳道深处,长此以往,是导致耵聍栓塞的一个原因。

另外,外耳道的皮肤下没有脂肪和肌肉缓冲,使用棉签力度稍大即可造成损伤。如果在使用棉签时被人撞击,有损伤到鼓膜的风险。

至于挖耳勺,因为坚硬,对外耳道造成损伤的概率更高。

关于外耳道清洁,洗澡的时候有六点注意事项。

1、首先要确认鼓膜是完整的,鼓膜有穿孔的人是不能用这清洗的方法清理耳朵。绝大多数人的鼓膜是完好的,穿孔的是极少数。是否有穿孔,体检时医生一看即知。

2、日常淋浴时就可以在莲蓬头下清洗耳道,注意控制水温和水流速度。过热、过冷、过猛的水流有可能会导致短时眩晕。

3、洗完耳道后,尽量不要用棉签深入耳道里擦拭,这样很容易造成外耳道皮肤破损,甚至继发感染。如觉耳道里水分迟迟不干,用吹风机对外耳道口吹一分钟即可(注意吹风机温度)。

4、不要自己盲目处理,少数人原本耳道里既有大块耵聍,进水后耵聍会膨胀、或糊在鼓膜表面造成耳闷、耳堵。此时切忌自己去掏,而应找医生来处理。

5、如果外耳道正处于湿疹发作期或是已有破损,勿要自行清洗。

6、外耳道耵聍对耳道皮肤是有保护作用,不需要把外耳道清洗的一尘不染,一般人一到两周洗一次就可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耳屎到底要不要掏?原来这么多年都错了!
耳屎,到底挖还是不挖?
肺血栓
油耳的中医治疗
如果“耳屎”会说话:快!别掏
经常摆弄这个小洞竟会疾病缠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