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耳鼻喉科十大误区-【耳鼻喉科】

  健康小百科之耳鼻喉科的十大误区

  误区一:耳屎是脏东西,我要经常清理给抠干净

  解读:耳屎(耵聍)对于人体有重要的保护作用,生理状态下耳屎是不需要特殊清理可以自然往外排的。耳屎具有粘附灰尘清洁耳道,保护外耳道,保护鼓膜,还有一定的杀菌作用。所以如果一定要抠耳,建议一个月左右一次为宜。油性耳自己无法清理可以到医院每半年左右进行一次详细检查并清理。

  误区二:卡鱼刺了拿馒头噎就能下去

  解读:卡鱼刺后如用馒头噎,非但刺不能顺下去,还可能将刺扎的更深造成危险更加不易排出。吃鱼口,卡鱼刺的位置最多见于口腔扁桃体附近,如立即停止进食,可以对着镜子在光照下寻找取出。如无法取出请寻求耳鼻喉医生帮助,切不可用馒头等大块食物噎。

  误区三:鼻子周围有痘痘,要给它挤破

  解读:从鼻根到两侧嘴角的区域是面部“危险三角区”,挤破这个区域的痘痘很可能造成感染,严重者还会诱发脑炎甚至一些更严重的后果。这个区域长痘要注意清淡饮食,避免熬夜,局部可以涂抹碘伏消毒。

  误区四:扁桃体切除了我就没有免疫力了,坚决不能切

  解读:事实上,扁桃体的确是人体的免疫器官,尤其对儿童起着比较重要的作用。但是成年后,随着全身免疫力的提升,正常状态下扁桃体会萎缩,扁桃体本身作用是比较小的。在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一年超过三次的朋友,以及因为扁桃体长期肿大影响呼吸导致打呼噜的朋友是可以考虑手术切除的。

  误区五:盲目的相信“一次性治愈鼻炎”的广告

  解读:鼻炎患者群体庞大,而且很难治愈。一些小的机构或民营医院打着“一次性治愈鼻炎”的旗号欺骗广大患者。敢说这些话的,百分之99都是骗子。没有医生敢说自己能够百分百根治鼻炎。在正规医院鼻炎确诊后,各种方法均以缓解为主,本病难治且容易反复。

  误区六:感冒了鼻塞、流鼻涕要去吃消炎药

  解读:多数的普通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且多可自愈。消炎药是抗生素用来杀细菌的,不能有效杀死病毒,药不对症。感冒引起的鼻塞流涕可以通过多饮水,适当的鼻腔冲洗来缓解。严重者需就医。

  误区七:滴鼻药物可以有效缓解鼻子不通气,可以长期使用

  解读:市面上常见的滴鼻药物主要分两种。一种是黏膜减充血剂,药品名中带有“唑啉”字样,这种药起效快,作用明显,但是连续使用不可以超过七天,长期使用可以导致药物依赖,造成药物性鼻炎。另一种为鼻喷激素,相对安全,但也不建议连续用超过三个月。

  误区八:咽部异物感就是长了肿瘤 

  解读:很多朋友会有咽部异物感的症状,这种多是由慢性的炎症导致的,或伴有小囊肿,少部分为肿瘤。对于咽部异物感,于医生建议大家去做一下喉镜一看究竟。对于多数慢性炎症导致的咽部异物感可以通过清淡饮食,口服一些中成药来缓解。

  误区九:抠耳几天后开始耳道流水,又痛又痒,是得了“中耳炎”

  解读:事实上,多数抠耳引起的流水等症状是外耳道炎,为外耳道的炎性病变,它与中耳炎是截然不同的。同样建议朋友们不要自行抹药,先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治疗。

  误区十:擤鼻子要捏住两侧鼻翼一起用力擤才舒服

  解读:这种擤鼻的方法是非常不科学的,捏两侧鼻翼再进行用力擤鼻增加了鼻窦炎、中耳炎及鼓膜穿孔的可能性。建议朋友们平时擤鼻一侧一侧去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游泳前后注意护耳 不可随便乱掏
厦门:5岁儿童睡前在床上吃东西 蟑螂半夜钻入耳朵
妈妈,我听不见了
“不要总掏耳朵了!”7个爱耳小贴士,保护好耳朵
清洁耳道,最好找专业医生
孩子感冒后急躁、抓耳朵?小心是中耳炎,严重可致听力障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