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自由意志是假象——《黑镜:潘达斯奈基》

**《黑镜:潘达斯奈基》片名Black Mirror: Bandersnatch (2018),别名黑镜:2018圣诞特别篇。

著名美剧《黑镜》2018圣诞特别篇,Netflix出品。本次特辑最大的特点就是引入观众互动,观众在Netflix观看时可以自主选择主角下步行动。想要看全所有结局和细节,交互总时长达到312分钟。

《潘达斯奈基》影片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关于自由意志的讨论。男主角Stefan Butler尝试制作一款多结局互动交流的游戏,《潘达斯奈基》(Bandersnatch),从开始制作到完成,中间经历了种种磨难和突发状况,每每Stefan需要作出选择时,都会对最终结局产生影响。别看影片给出了多种结局,其实结局的总体基调都保持一致,《黑镜》系列一直对科技发展保持谨慎悲观的态度,在讨论人类自由意志的时候,依旧如此。青苹果影院

人类究竟有没有自由意志?这个问题似乎看起来很无厘头,心大的人肯定会觉得自己拥有绝对的自由意志。想去哪就去哪——蒙多说。但其实当观众开始“自主”选择主角行为选项时,就已经进入影片所说的“洞中”了。普通人类个体在面对生活、学习、工作时,总会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别看选项丰富多样,但骨子里都一样,做出不同选择后,结局都一样,唯一不同的就是在做选择的时候,当事人会觉得自己在掌控命运。就像在《潘达斯奈基》中,Stefan不断在观众的授意下调整选择,可最终结局都是以悲剧收场。要么做出的游戏被打0分,要么被打2.5分,口碑销量惨不忍睹,要么游戏开发搁浅,拿不出成品,游戏公司跟着破产,要么做出一个高分游戏,可自己的生活被完全摧毁,身陷囹圄。似乎有一种宿命论的调调,每个人的结局似乎早已注定,而每个人都在做着徒劳挣扎,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吃豆人。

《潘达斯奈基》用几十种结局告诉观众这个道理,那些看起来很不相同的选择,所带来的结果也仅仅是“有点区别”和“没有区别”而已。人们的结局早早就被定下,Stefan用自己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决心,给观众们做着残酷演示。Stefan每次不同的选择,并不会像《蝴蝶效应》那样带来完全不同的结局,而是通向殊途同归的结局。当观众们兴致勃勃选择Stefan下一步行动时,观众们也成了被《潘达斯奈基》消费的对象。正如我们常说,世上没有后悔药,其实绝大部分人真的可以吃上后悔药,也不过是把当初选择的路再走一遍罢了。

我们最熟悉的多结局设定电影应该就是《罗拉快跑》了吧,罗拉向左跑、向右跑和向前跑分别对应三种不同结局,电影中将三条路全部走了一遍,如果换成交互形式,也不过是让观众选择一下跑路方向而已。如今也正是得益于科技水平发展,《潘达斯奈基》这种观众交互的观影方式才能够得以实现。

《潘达斯奈基》对自由意志的探讨是整部影片的亮点,交互形式更将这个亮点上升到行为艺术高度,虽然有一点点形式大于内容,但总的来说还是一次非常有趣的尝试。当然《潘达斯奈基》中更《黑镜》的事情是,无法访问Netflix的热心观众也能够很快看到《潘达斯奈基》,并乐此不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片有毒,甚至看不懂(但很爽)
跌下神坛的神剧,又让世界沸腾了
我花了2小时,玩出了《黑镜》电影版的全5种结局
交互式体验与综艺的结合,靠谱吗?
超级神剧终于回归!
《黑镜:潘达斯奈基》:这一次,我们不做屏幕的奴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