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狐大医 | 带癌“长寿”是天方夜谭吗?

出品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

作者 |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肿瘤课副主任医师 张鹏

编辑 | 胡鑫

一提到“肿瘤”“癌症”,大家都会眉头一紧、心口一揪。因为它在绝大多数人的认知里,一定程度上与“别离”划上了等号。癌症就等于绝症吗?本期将为你揭开这个秘密。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我接触的超六成患者是晚期肿瘤患者。但作为新时代的肿瘤专科医生,我们幸运的见证了肿瘤治疗进入到精准治疗时代,打破了传统的局限于放疗、化疗的格局,打破了在父辈人眼里癌症就是绝症的困境。

“长生存、带瘤生存、慢病管理、钻石突变”等等听上去近乎天方夜谭的词,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我们与晚期肿瘤患者沟通的日常当中。在国家推行的《2030健康中国》计划,更是将总体癌症患者的五年生存率目标定在不低于46.6%。放眼全球癌症数据,近4年的全球肺癌患者的死亡风险较上一个四年降低了近一倍。

以晚期肺癌为例,被称为钻石突变的晚期ALK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五年生存率目前新数据62.4%,综合治疗的生存时间更是突破了89个月甚至更久。而对于PDL1高表达的人群,接收免疫治疗单药的最新五年生存率更是达到31.9%。

随着靶向治疗的广泛应用,多发性骨髓瘤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已经由过去的18个月直接攀升到80个月。

给癌症患者带来希望的,是生命医学科学技术的创新以及抗肿瘤药物的革新,这一系列的“革命”让带癌“长寿”成为可能。然而,无论是新技术还是新药物,都离不开临床试验。

很多患者会质疑,临床试验是不是当小白鼠?

实际上,所有国家批准的治疗药物,都依次经历了从小到大的I期、Ⅱ期、Ⅲ期临床试验,被多次证明安全性和有效性后才进入社会。换句话说,在人参与临床实验前,医生、科学家就已经在小白鼠、猴子等实验动物模型中初步验证了新药物或新方法的潜在有效性。

甚至有部分临床试验已经在国外被充分证明有效性,在国内或国际再重新开展类似的研究,目的是进行反复验证,在这种情况下,安全性大大提升。

回首过往,那些成功的临床研究结果不仅彻底的改写了肿瘤治疗的格局和临床医生的传统思维,更是让最初参加这些临床研究的患者,从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变成最先获益的人。他们不仅能接受最为前沿而系统的治疗,更是极大程度地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古话有云“上医治未病”。癌症的防治,关口前移至关重要。老百姓需要充分重视肿瘤的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其中,前者是指病因预防,目的是鉴别、消除癌的危险因素,防患于未然。后者则是指对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目的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而对于晚期癌症患者而言,在现代医学的保驾护航下延长带瘤生存并提高生活质量并非神话。

坚信在未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肿瘤患者将带瘤“长寿”,肿瘤也将告别绝症,成为一种慢性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癌症不再是绝症
早期淋巴癌能活多久?50%~60%可被治愈
四次患癌,她与癌症斗争20年终获全胜!4条抗癌经验,值得学习
得了癌症就意味着短命了么?未必!
若早期发现淋巴癌 过半患者能治愈
对癌症的误解和逃避,比疾病本身更可怕!| 菠萝对话姜泊主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