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搜狐医药 | 这种白血病“偏爱”老年人,患者应警惕心血管风险
userphoto

2022.06.07 陕西

关注

出品 | 搜狐健康

作者 | 吴施楠

编辑 | 袁月

说起白血病,很多人先想到的儿童或者年轻患者,其实有些白血病更“偏爱”老年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以下简称,慢淋)就是这样一种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淋巴增殖性疾病。

据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淋巴肿瘤中心主任邱录贵教授介绍,在西方国家,慢淋的中位发病年龄大约是70岁,我国慢淋患者的中位发病年龄在60—62岁左右,慢淋的发病人群有一半以上是老年患者。

作为一种相对惰性的肿瘤,慢淋发展慢,病程长,治疗周期通常为5—10年。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患者各种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多,像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慢淋患者的治疗选择。不仅如此,慢淋治疗的主要药物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长期治疗中可能带来心血管风险,需要引起临床医生和患者的高度关注。

“第一代BTK抑制剂伊布替尼在长期随访治疗过程中,每年均有患者发生房颤,在近期更新的伊布替尼美国说明书中也警告具有心脏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和糖尿病)、既往有心律失常病史以及急性感染患者中,服用伊布替尼治疗具有较高风险发生死亡或猝死的事件,需要引起警惕关注。”邱录贵解释说。

然而,目前国内慢淋治疗领域仍缺少相应的数据,来辅助医生评估筛查出具有心血管高风险的患者并以此参考制定更为适宜的治疗决策。

近日,由北京微爱公益基金会、中国抗癌协会血液肿瘤专业委员会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发起,百济神州支持的“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基础疾病筛查项目“正式启动。

此次项目调研和随访将历时2年,通过全国范围2000例多中心患者调研,最终计划发布中国慢淋患者的基础疾病分布情况,推动患者基础疾病评估标准与系统,验证房颤高危人群评估系统在中国应用可行性,推动临床就有关慢淋治疗基础疾病风险的主动管理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完善的诊疗与患者心血管管理共识建议。

中国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工作组组长、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科主任李建勇教授指出:“淋巴瘤已经成为恶性肿瘤领域中进步最快的癌种之一,包括慢淋在内的淋巴瘤逐渐向一种可能被治愈的慢性疾病转变,令患者对于慢淋治疗的期待由过去的'活得长久’逐渐升级为'活得长久,活得更好’。这就要求医生与患者双方在治疗疾病的同时,更加主动、科学地评估患者个体的整体健康情况,特别是慢淋患者在长期治疗的情况下,可能发生的房颤等较危险不良事件的潜在风险,在治疗方案决策前提供快速、有效的评估系统,帮助医生基于更加完善的诊前评估,来制定更为优化的治疗方案,推动实现治慢淋如治慢病,帮助更多患者延长生存,改善生存质量。”

邱录贵教授强调,临床医生应关注慢淋治疗用药长期使用的副作用,并对患者的基础情况进行全面评估,预测患者用药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相关副作用、并发症风险,提示患者在全程管理中,特别是在服药期间,要定期随访,一旦有任何不适,尽快跟医生取得联系,进行复诊,这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治疗疗效和生存质量是非常有帮助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今日头条
他汀类药物对老年人可能无效
风险降低可达85%!FDA批准第一种联合非化疗白血病疗法!
得了慢淋白血病无需治疗?
中医治疗白血病五个药方(燕飞翔)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中医好还是西医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