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怎样做一名受欢迎的患者?

来源:红club 作者:马红

看病就医,也有学问,做一个受医生欢迎的患者,医患交流舒心顺畅,患者朋友也可以得到更多的帮助。内科患者很多是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用药。今天我从一个医生的角度,列出一些患者朋友就诊时常见的问题,给大家一些建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种情况,慢性病,记不住自己服用什么药物,一问三不知,说:“医生,你就根据我现在的情况,重新给我开药就行。”

这种情况,会让医生很抓狂,需要费很多口舌,浪费很多时间,也很有可能还是搞不清楚。慢性病,比如说糖尿病,是需要长期用药的。现在的病情需要用什么药物,也要在原来用药的基础上来调整。所以,如果记不住药物的名字,请记住去看医生时,带上正在服用的所有药物,并告诉医生每种药物是怎么吃的。

第二种情况,忽略或隐瞒前面的就诊情况。找A医生开了一种药,还没有吃完,又找B医生看,却不说明前面的看病及用药情况。B医生又开了另一种相同作用机理的药物,两种药物同时服用,副作用增大。如果知道患者故意对自己隐瞒病情,可想而知,医生的心情也不会好。

现在很多医院都用电子病历了,如果在同一家医院就诊,以前的用药情况,短期内还可以查到;如果在不同的医院就诊,一般是查不到的。就诊的病历资料要保存好,以后再复诊的时候,拿给医生看,可以避免重复用两种同一类药物的情况。如果是有意隐瞒部分病史和资料,甚至想考考医生的水平,那大可不必,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

第三种情况,忽视服用药物的剂量。同一种药物,每一片药的剂量也很可能不同,“一片不等于一片”。药物的剂量不同,效果就不一样,服用的药物剂量不对,也是会出问题的。

刘女士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多年了,长期服用左甲状腺素治疗,服用的剂量是每天100ug。以前开的药,剂量是100ug每片,所以每天服用一片,身体没有什么不适,查甲状腺功能也正常。最近2个月刘女士觉得非常倦怠,抽血复查,甲状腺激素水平又降低了。到门诊来看的时候,我问她药吃多少?她说:“还是吃一片啊,因为长期服药,就自己在药店买的药。” 我让她回家把药盒拿来看一下,结果她自己买的药是50ug一片的左甲状腺素。也就是说,刘女士这俩个月服用的药物剂量不够,导致病情反复。医院药房里的药物,同一种药,也会有不同的剂量。所以,同一种药物,不光要看名字,还要看剂量。

第四种情况,不记住药物过敏史。曾经对某种药物过敏,请一定记住过敏药物的名字,记不住就写下来。药物的过敏史也很重要,曾经过敏的药物,以后就不要用。例如青霉素过敏,可能导致致命的后果。

第五种情况,笃信中药。有的患者常常跟西医医生说:听说西药都有副作用,我吃中药行不行?祖国医学,博大精深。但是很多疾病,吃中药真的不行。年轻的小林,是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用胰岛素治疗。但是他特别不甘心这么年轻就要天天打胰岛素,于是花了不菲的费用,去尝试中药偏方,结果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半夜到医院抢救。

第六种情况,不挂号,直接要求开药或看化验单。一些患者不挂号,直接冲进诊室,对医生说:“我不看病,医生,你就帮我开药或者看看化验单。” 开药或看化验单,也要根据病史,用药的情况来综合判断,对负责任的医生来说,也是一样的看病,并非如一些患者想象的那么简单,只是举手之劳!

现在大医院都开通了电话、网络、微信等挂号方式,可以很方便地预约就诊。按照预约的时间,有序就诊,这是对医生最基本的尊重。有良好的秩序,医生也可以更好地看病,这对大家都是有益的。

医者仁心,也需要患者用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糗事二 剂量越大越好
老人安全用药7提示
吸入激素疗法
心血管疾病用药呼唤“中国剂量”
小儿的生理特点是什么?
开药时问清4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