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庐山杯”入选作品|火舞狂沙----大漠旅记
作者简介

容子: 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1985年在《特区文学》发表日本中篇小说译文《破产制造者》等;1991年合著出版《中外文艺家及名作辞典》;2013年出版“母女诗歌集”《远方的梦》;2014年出版散文集《走出国门》(海外篇)、《守望家园》(国内篇)。另有文学译集《译海拾贝》;纪实文集《风从海上来》。在《文汇报》、《解放日报》、《新民晚报》、《杭州日报》、《福州晚报》、《今日上海》、《档案春秋》、《译友》等报刊,新媒体“上海纪实”、“朝花时文”、“上海观察”、“文汇APP”等,发表过多篇散文、纪实文、译文等。

鄂尔多斯之歌

火舞狂沙----大漠旅记

沙漠,自然界的奇观,也是人类旅途中难忘的体验。无论过去还是现在,沙漠对于人类的生存都是一种挑战,它的神秘、深邃、冷漠、苍凉、野性,时常令人怦然心动。大漠之旅,是一种特殊经历,而大漠文化,则是另一种绚美灿烂。

这里是中国大西北的沙漠热土,大漠孤烟、沙漠驼铃,具有极高的美学品位,极富观赏性。大漠之美,美得让人心悸,野得让人心慌。那年9月,全家人一起踏上西行之路,在鸣沙山下探寻一弯清泉,在莫高窟里欣赏飞天壁画;在大漠深处凝望胡杨千年不倒的身姿,在玉门关下叩问古人为何春风不度此地……一站站,用足迹写下了大漠“西行漫记”。

踩着松软的沙坡爬上鸣沙山的丘峰,向南望去,四周沙海连波,满目黄沙,没有其它颜色,只有绵延的沙丘上方是一片湛蓝的天空。太阳从东面照来,把我们的身影投在沙丘上。鸣沙山沙峰起伏,沙脊如刃,沙坡陡峭,壮观无比。在西北面下方的沙海中,一弯清泉,冒出碧绿,“月牙泉”在沙丘中经历百年烈风,却不被沙海掩没,其不解之谜至今众说纷纭。夕阳下的鸣沙山,则是另一幅景观,披挂着火烧云,如火焰般起舞,绚烂夺目,画面极美。

敦煌市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西端,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名城重镇,这里曾经创造了世界瞩目的“敦煌文化”,为人类留下众多文化瑰宝。敦煌文化不仅有举世闻名的文物宝库——莫高窟,还有“大漠孤烟、边墙障、古道驼铃、清泉绿洲”的景致。古往今来,敦煌以其“沙漠奇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绝”。 

从敦煌市区出发,前往雅丹地质园,车子向着新疆方向驶去,向着古楼兰奔去。广袤无边的大漠风光,在眼前展开天高地广的画面。天荒荒,野茫茫,大漠孤烟直。越野车在大漠戈壁奔驰,骆驼刺花开在路边。望着戈壁中顽强开放的骆驼刺花、倔强挺立在沙漠中的胡杨林,想起躺在沙海里的月牙清泉,莫高窟深藏着不可思议的壁画……情不自禁地问天:谁创造了奇迹?谁创造了历史?谁创造了苍凉的美?谁创造了人类史的丰碑?

穿过一大片戈壁荒漠,大约一个多小时后抵达久负盛名的玉门关下,停车游览。其实,玉门关现在只剩一垛城门,孤零零地伫立于大漠之中。顿时,王翰的“凉州词”浮现脑中:“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玉门关是汉代西域的重要边陲,古代丝绸之路从玉门关出关后,第一站就是楼兰古城。相传古时官人进出西域是通过“玉门关”,而平民进出则是通过“阳关”,古诗“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意为出关之后就是荒僻的西域。正当午时,阳光强烈,金黄色的玉门关历经风吹雨打,黏土厚实,岿然屹立,沐浴在蓝天之下,令人感慨大漠沉寂,历史厚重。

离开玉门关,沿着曾是丝绸之路古道的疏勒河谷西行85公里,即可到达雅丹地貌景区。沿途的汉代长城、烽燧遗址,依稀可见。“敦煌雅丹”位于新疆与甘肃交界、距玉门关西北80余公里处。那里有一片典型的雅丹地貌群落,布局有序,造型奇特,是一座罕见的天然雕塑博物馆,堪称敦煌的又一奇观。敦煌雅丹地貌属于古罗布泊的一部分,在敦煌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大自然创造出奇妙无穷的天然杰作,留下了奇观异景。

曾几何时,这一带疏勒河清水流长,奔腾不息,绿洲生机勃发,城堡村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田畴连畔,阡陌交织,绿浪起伏,牛羊布野,这就是西汉时著名的敦煌郡广至县。后来,上游人类对生态资源过度开发,大自然发生变迁,干旱缺水的广至绿洲日趋凋敝,居民流离他乡,田园逐渐抛荒,一个本来繁荣的名县,渐渐荒烟蔓草,广至县从此消失。于是,肆虐的戈壁风乘虚而入,成了这里的新主人,它铲草木,剥地皮,把活土层掘起抛出境外,留下无数沟沟坎坎。疏勒河干涸了,草甸消失了,沼泽不见了,河谷被戈壁沙漠所湮没,周围变成茫茫枯海,终于沦为生命的禁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瑞典人斯文赫定和英国人斯坦因曾到此地考察,对这一地区的风蚀地貌,采用了“雅丹”这个词汇(维吾尔族语“雅丹”意为“险峻的土丘”),现在“雅丹”一词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通用的术语。

越接近罗布泊,越感到异样。首先看到的是含铁的深色地表。这一带的沙土中含铁量高,地表有磁性,据说指南针、指北针到了这里都失灵,难怪科学家和探险家走进了罗布泊会失踪,真是接近“死亡谷”了。雅丹地貌就是在这样一片无人区里绽放着它的血性奇丽。“默默无语两眼泪,耳边响起驼铃声”,自古西域悲歌多,疏勒河枯,楼兰不复。留骸边陲的将士,失踪于罗布泊的科学家,走不出沙洲的探险者……这大漠深处有多少断魂泪!

远远望见“舳舻千里”,“百舸争流”,墨蓝色沙地一望无际。因为沙土含铁,具有一定重量,压盖住地下浮沙,得以保全自然天成的雅丹地貌不被沙漠覆盖。在这酷似深蓝色大海的沙地上,有着无数米黄色的“雅丹雕塑”,就像一艘艘军舰游弋在汪洋之中。墨蓝色沙漠宛如广阔的海域,米黄色的雅丹就像出航舰船。蓝天、墨土、黄石,颜色分明的雅丹地貌就像海中景,远看一个个“海市蜃楼”,近看一座座“海中岛”,叫人浮想联翩:风暴不息的岁月,剑拔弩张的沙场,气壮山河的天地,雅丹地貌给人以无限的想象。这就是敦煌境内著名的风蚀地貌,俗称“魔鬼城”。敦煌雅丹地貌,土质坚硬,呈米黄色,与青色戈壁滩形成强烈对比,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醒目。夜入此地,遇烈风呼吼,似鬼声森森,“魔鬼城”之名由此而来。

进入雅丹地质公园后,走进了露天博物馆。平坦的地表上,一座座土丘峰峦突兀耸立,就像一幢幢“建筑”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如果说前面看到的景观给人以“舰队出海”、“百舸争流”的感觉,那么现在看到的就是“城池与广场”。一件件“雕塑作品”形象生动,惟妙惟肖。置身其中,宛若走进露天艺术博物馆,亦真亦幻,让人目不暇接。整个雅丹地貌群,错落有致,布局有序,就像中世纪的古城堡。这座奇特的“城堡”,是地质变迁,自然风雕沙割的结果。“城堡”内的“城墙”、“街道”、“大楼”,“广场”、“雕柱”……仿佛是巧夺天工的设计师精心布局。在这样的“古城”里走街串巷,惊呼自然之美的永恒魅力。

世界地质园的地貌形成和发育,完全出乎人类的意料,它把地表雕塑成了千姿百态,变幻出各种造型,时而像一支庞大的舰队万船齐发,时而又像无数条鲸鲨在沙海中腾起;像是座座亭台楼阁,又像是古城寨堡,眼前的景物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神奇得令人难以置信。地质园里,每个形态的雅丹都赋予了个性化的名号:“比萨斜塔”、“大鳄涉沙海”、“狮身人面像”、“孔雀朝阳”、“金狮望月”、“小熊盼盼”、“悟空戏八戒”、“麦积烟云”、“地动仪”……许许多多的雅丹妙趣横生,让你惊叹不已,放飞思绪。敦煌的雅丹地貌面积之大,造型奇特,正如地质专家所言“敦煌雅丹地貌的形成时间之久远,地貌之奇特多样,规模之大,艺术品位之高,堪称世界仅有的大漠地质博物馆”。

离开雅丹地质园之前,我特意在公园的纪念品店里买了一套“雅丹奇观”的明信片。明信片的图片摄影作者杨育荣先生,曾是酒泉地区的行署专员,他被雅丹的神奇和壮美深深吸引,对大自然深刻理解和热爱,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都充满深厚感情,他把镜头对准凝聚历史沧桑的雅丹地貌,用深邃的目光拍下了这组明信片的珍贵图片,为雅丹留下了永久的纪念。

回途中,茫茫戈壁出现了绿洲,远处是一片胡杨林。大漠、驼铃、风沙、斜阳、洞窟、关楼、胡杨、雅丹……敦煌的自然风光和文化景观,哪一个不是活生生地站在那里,展示着世间的博大,历史的悠久,自然的沧桑,文化的伟大!

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改变沙漠的颜色和荒凉,也许我们永远也无法驾驭沙漠的性格与变化,但是,人类有各种可能去体验沙漠、享受沙漠,创造不朽的沙漠文化。大漠无疆,火舞狂沙,这可能就是我们上路去观赏大漠风光的诱因。

图片来于网络

小贴士

“庐山杯”《中国最美游记》全国大赛开始啦!

“庐山杯”《中国最美游记》全国大赛旨在激励更多文学创作者,以美学眼光审视祖国大好河山,以真情实感抒情达意,挖掘更多的生态旅游文化、民族文化、美食文化和宗教文化内涵,为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

主办单位:

际诗词协会 东方旅游文化网

协办单位:

庐山市文联、上海震川文学社、 博海书香公众平台

截稿日期:2017年9月10日(以当地邮戳为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沙漠明珠——敦煌
一路向西,不到大漠不回头!
大漠深处
旅行|敦煌,大西北绕不开的一个地方
敦煌的美不只是莫高窟,月牙泉的清雅和玉门关的荒凉也同样迷人
行走丨陕甘宁随笔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