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隶书的创作

隶书的创作

      一、两种性质不同的阶段——因筌得鱼,得鱼忘筌   临帖阶段是入帖,入帖是把自己本不美的字、不规矩的字,写成和帖上的字相近,甚至可以达到乱真的地步。为了达到这一步,有志于学书者,不知要磨秃多少管银毫,染黑多少刀白宣,磨掉多少岁月年华,但这只是学书的第一步。直言之,入帖还属于初级阶段,只不过是依样画葫芦,主要还是下苦功夫罢了。倘若执法不变,纵能动合规矩,笔墨娴熟,惟妙惟肖,也不是自家面貌,距书法艺术大门,还有相当大的距离。可见入帖固然不易,出帖则更难。出帖阶段是创作阶段,是用你的艺术修养、才华和多年锻炼的书法技能去创作个人书法风格,是一个高级阶段。   唐·张怀瓘在书论中说:与众同者俗物,与从异者奇才,书亦如然书法创作的基本要求是出于某碑某帖,又不同于某碑某帖,它是用自己的理解把多种碑帖融会贯通后进行再创作,用自己的书法语言去表达自己对书法美的理解。先贤们留下的法帖是用他们的智慧和勤奋对每一个字经过千百次的锤炼而定型的,又经过历史千淘万汰而流传下来,被历代公认是美的艺术品。要在这个高起点上去创造新的而且是美的面貌,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在这期间,有志于创新者不知要经历多少次探索性的失败,走多少弯路,为了求索而熬过多少不眠之夜。也正因为难,才体现出书法艺术不可低估的价值。   创作阶段是一个充满希望又充满艰辛的历程,能否形成个人风格是一个书法家在艺术上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二、书法创作阶段的条件   隶书的学习和创作是两个不同性质的阶段,虽然不能断然分开,但也不是混然一起的,只能说,学习阶段孕育着创作,创作阶段要不断地学习。那么,具备了什么样的条件才转入创作阶段呢?笔者认为应该具备四个方面的条件。   1、较深厚的传统功力。书法创作是学书者追求的目标,但不可操之过急。常见一些喜欢隶书的朋友,对汉碑还没掌握一二,对各种风格的隶书也没有深刻的理解,线条的骨力很软,就急于去创新。在结构变形上刻意追求,那必然是力不从心的,待走投无路时坐下来重新临帖,这是欲速则不达。   一般来说,临写了几种风格相近的隶书碑帖,并对基中主临的一二碑帖从形质到神采有了较深的理解并能准确地表现出来,熟练地掌握了笔墨技法之后,就可以转入创作阶段。   2、进一步确定了自己书法创作的风格取向。前面谈到,喜欢什么样的风格就临什么样的帖。但在初始阶段,对各种风格的认识还处于肤浅的、朦胧的,甚至是游移的阶段,兴趣的变化是允许的。但经过几年临帖,如果仍然朝秦暮楚那你创作方向就是模糊的。随着临帖的深入,对自己书法的风格取向应该越来越明确,越坚定,你的创作才有一个明确的方向。   3、对书法的审美趣味有了很大的提高。初学者对书法的审美眼光是低的,必然要经历一个由低到高的过程。常见有这种现象,起初临某个碑,感觉平常,并没有觉得有深奥之处,待沉下去临到七八成熟时,发现原来那些看不到的东西,才是最精华处。初学者,能看懂的可能是下里巴人,等到艺术修养提高,才能理解阳春白雪。只有眼高,才能手高,才能指导自己的书法向美的方向锤炼,向雅的方向去提高。如果眼低,手必然低。有人的字写的很俗,但自我感觉良好,病根就是眼低。雅俗不分,甚至以俗为美。碑帖上高的东西、雅的东西,他看不出来,也不欣赏,这样的审美趣味如果去指导创作,必然是弃精华而取糟粕,把字越写越俗。黄庭坚说:士大夫处世可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艺术更不可俗,但俗也不是不治之症,通过学习,提高了鉴赏水平,审美品味也就随之提高了。   4、增长学识,变化气质。学问渊博的人,字不一定写得好,因为毕竟书法和学问是两回事。但是,孤陋寡闻的人要成为一名书法艺术家,那也是不容易的。书法到了高层次,就不再是看临帖的工夫用了多少,点画、结体如何精臻,而是要看书家的学识和修养。学识渊博的人,有才气,悟性强,书艺进步快,书法品位高。书法是书家品格、气质、学识的外化和宣泄,性情豪爽的人其作品气度恢宏,志行清者作品有清气,心绪恬淡者,作品有静气??。一个书家要有不俗的气质就要多读书,学问深时气质就变化,腹有诗书气自华(苏东坡语)有了非凡的气质,书中才能流露出雅气,或书卷气,或阳刚气。或豪气……       

         三、创作阶段面临的几个问题      1、探索自己的书法语言。能够表现自己书法个性的点画、线、条、结体就是自己的书法语言。各种不同风格的碑帖都是由其个性鲜明的点画和结构表现出来的。 《好大王碑》宽博方正,局部突出的结体和平直的线条使其具有庄严、朴厚的风格;《曹全碑》圆润舒展的点画和左右放纵的结体,使其呈现俊秀的神采;《张迁碑》方笔直线和平中寓奇的结体,使其雄浑古拙的风采跃然纸上。富于个性的书法语言源于生活和碑帖,它是用书家的智慧和对艺术的感受创造出来的。      2、灵感和悟性。谈到灵感和悟性,听起来有些玄。这个似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问题,实际上确是存在的。灵感妙悟的基础是书法技能、书法理论、文化修养的丰厚积累。倘若没有丰厚的积累,没有如醉如痴地投入,心灵就不会有开启的慧根,没有对大自然的细心体察,慧根就缺乏妙悟的契机。在书法创作阶段,更多的是依赖于思索和觉悟,而不在碑帖之内。有志于有成就的书法家,日夜萦绕怀抱的艺术情思,往往深入到全身每一个神经细胞,贯穿于生命活动的每一个时刻,当他的思绪在大自然中游弋时,由于某一特殊现象的碰撞突然触动了他的艺术灵感,使平日朝思暮想苦苦不得其解的问题,会突然彻悟。先贤们如怀素观夏云奇峰而悟草书之变化,黄庭坚见长者荡桨遂笔法大进??这些都说明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道理。      3、创作和临帖要穿插反复。提出灵感和悟性这一问题,是不是就可以靠冥思苦索而期望哪一天有神仙传授而使书艺飞跃呢?那样真会跌入玄坑。创作阶段和临帖学习是水乳交融的,古人碑帖的精华是我们取之不尽的艺术营养,只有不断地临帖,才能不断地吸吮艺术的乳液来丰富自己。尤其当你感到自己的书法没有长进而感到迷惘时,你就应静下心来,重新投入到碑帖中去,在碑帖的细微处下工夫,你过去没有发现的东西,它可能会突然发光,为你的创作增加活力。      4、注意隶书的章法。隶书的章法采用整齐布白,字距大,行距小。两字间的留白约为一个字,字和留白形成黑白相间的节奏。字距大则节奏轻松,章法疏朗。字距小,则节奏紧迫,章法沉闷。行距小,则横看成列,列与列之间又形成节奏。字距大,若行距也大,则全篇散乱,破坏了整体感。      题款字一般比正文要活泼一些。隶书题款以行书为宜。题款位置宜上不宜下,题款靠上则使作品左下角留有空虚,全篇空灵透气。      我的这幅作品(见上图)以圆笔为主,兼或有方,方笔主要用在竖画上,以增强竖画的力度。结体多取自《好大王碑》和汉简。雁尾由《张迁碑》和汉简提炼定型。相同的笔画,力求有变化,防止雷同,如有雁尾,字则不作。作品气势浑厚,拙中见巧,继承了隶书的传统又给人以新面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历代碑帖墨迹精选——隶书:曹全碑锦言集字69例。最适合书法创作
说学隶书之《鲜于璜碑》与《好大王碑》
学习隶书的几个创作要领,好隶书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揭秘隶书获得书法兰亭奖的简单方法!
学书八十年的几点心得
能够与伊秉绶比肩的隶书大家——吕世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