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邓小平复出想拆掉毛主席纪念堂?1980年,他接受采访时说出实话

文|老闫侃史

编辑|老闫侃史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溘然长逝,永远地离开了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无数华夏儿女悲痛不已。

为了永远纪念和瞻仰毛主席的遗容,国家专门为毛主席打造了一具可以抵御八级地震的水晶棺,就置于雄伟的毛主席纪念堂之中。

而在上个世纪80年代,却出现了毛主席纪念堂即将被拆除的不和谐声音。当时的领导人正是邓公,这件事瞬间被谣传发酵,引来了国内外不少猜测和讨论

一向以洞察深刻、发问犀利著称的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便在这种风潮下前往了中国,在对邓小平进行采访时,法拉奇毫不避讳地提出了关于毛主席纪念堂的问题,邓小平是如何回应的呢?

对于遗体处理的两种不同意见

1976年9月9日,伟大领袖毛主席与世长辞,消息一出便震惊了世人,中华大地瞬间陷入了悲痛之中,毛主席虽然永远地离开了我们,他的思想和精神却永远闪耀在我们心中。

不过与此同时,毛主席的逝世也迎来了一个现实的新问题,那便是毛主席纪念堂的建成计划,这一追悼纪念活动不仅仅关系到纪念堂的搭建,最主要的是事关毛主席遗体的留存。

关于是否建设毛主席纪念堂,瞬间引起了激烈的讨论,为了追悼、缅怀和纪念毛主席,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将毛主席的遗体妥善留存,以供世人长久缅怀和永久纪念。

这一观点的确有出于对社会秩序稳定的考虑,得到了中华儿女广泛的认同,人们普遍认为这一计划可以让全体同胞们更大程度地纪念毛主席。

于是便有决议提出要永久保存毛主席的遗体,并建设一座毛主席纪念堂,将毛主席的遗体安置其中以供世人瞻仰。

但也有一部分人跳出来唱反调,他们坚决认为应该将遗体火化,并打算推翻毛主席纪念堂的建成。究其原因,是源于毛主席自己的遗愿。

原来,毛主席早在丧葬方面有过很多的思考,他认为传统的厚葬方式是“死人与活人争地”,除了对占地面积地铺张浪费之外别无其他。

出于这些考虑,毛主席曾与多位其他领导人达成过一个共识,他认为各位领导人应该在节俭丧葬方面起带头作用,于是让秘书准备了一份《倡议实行火葬》的倡议书。

这份倡议书明确了只要是赞成采用火葬的国家机关人员,只要在倡议书上签了字,就一定要保证死者的火葬遗愿的施行。毛主席在这份倡议书上率先签了字,其他的参会人员也都纷纷署了名。

这份倡议书上坚定地表达了毛主席本人的意愿,实施火葬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其遗嘱的一部分。为了维护毛主席的遗愿,就有很多人站出来反对留存遗体以及毛主席纪念堂的建设。

但也有很多人认为,如果毛主席的遗体进行了火化这件事如果被广大人民百姓看在眼里,也许会被解读成对毛主席的不珍惜与不尊重,难免会被一些动荡分子利用了人心而引发一场政治动荡。

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讨论不断,毛主席的遗体便先按原先追悼会的举行规定暂时留存了下来,但就在第二天,中央发布决议称毛主席的遗体将不再火葬或丧葬,会建立毛主席纪念堂,将遗体安置其中、永久保存。

收到通知后,毛主席的遗体保护小组怀着悲痛的心情仔细检查了遗体之后,便共同制定了遗体的初步防腐方案。

方案一经批准,遗体保护小组便展开了紧迫的实施,几个人都顾不上吃饭和休息,抓紧一切时间为毛主席的遗体进行防腐处理。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工作,终于顺利完成了遗体防腐保护的全部流程。

拆建谣传四起,犀利记者百般刁难

既然遗体已经进行了妥善保护,毛主席纪念堂的建造决定也已经确定了,接下来关于纪念堂位置、周边环境等一系列问题的考量就迫在眉睫了。

考虑到深厚的历史以及精神意义,并经过多番的利弊权衡,最终在五个初步的实施方案中把毛主席纪念堂的位置定在了天安门广场。

与选址工作同步进行的还有纪念堂内外部的具体设计,为了和传统的纪念陵墓相区别,毛主席纪念堂朝着庄严肃穆又开朗亲切的方向不断改进设计方案,终于在层层选拔后选出了最终设计稿。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1976年11月,毛主席纪念堂正式开始动工了。通过全国同胞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一场浩大的工程在短短6个月就保质保量地正式竣工了。

然而正当毛主席纪念堂的一切都准备就绪之时,社会上却传开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传言:毛主席纪念堂即将被拆除。

传言一出,立马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这个时期的领导人可是毛主席的昔日战友邓公,邓公本人也陷入了水深火热的讨论之中。

这是一位来自意大利的女记者嗅到了这一敏感又刺激的话题,她立马趁着这一谣传风波赶到了中国,请求邓公接受采访。

这位女记者就是大名鼎鼎的新闻采访界女王法拉奇,她以大胆和敢问著称,曾采访过世界各国许多位重要的政治大人物,最擅长在热点事件中犀利地洞察突破口,并在采访中巧妙地挖坑。

在法拉奇咄咄逼人的交谈当中,很容易令人陷入尴尬,甚至一步步陷入她设计好的陷阱,以达到她想要的采访答案或效果。

基辛格都曾表示:“我这辈子做过的最愚蠢的决定,就是接受了法拉奇记者的采访。” 原来,法拉奇早就通过提前准备确定了基辛格的政治野心,决定在采访时旁敲侧击地询问基辛格对于权力的思考。

基辛格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会在接受采访时面临如此尖锐的问题:你喜欢北越还是南越?美国发动的越南战争收获了什么?

法拉奇的提问把基辛格逼得满头大汗,美国那雄厚的野心第一次被拿到了台面上来讨论,从来没有记者敢这么采访。

毕竟越南战争带来了太多的惨痛,而且美国并没有得到什么,发动战争只是想遏制苏联的社会主义扩张,想要阻止北越一家独大。

一向在政治中叱咤风云的基辛格面对着法拉奇正对着自己的镜头以及犀利的质问,竟变得扭扭捏捏起来,如果没有好好回答,不知道会掀起什么样的风波、造成什么样后果。

基辛格回答时只好敷衍地承认了美国在越南战争中没有收获,本以为可以草草结束这个话题,没想到法拉奇死咬住这一点不放了。

她继续问基辛格对待尼克松的看法,不管基辛格怎么回避问题,法拉奇都能把话题的指向扭转回来,弄得基辛格难以招架。

采访过后,法拉奇对此事大肆报道起来,基辛格丑恶的真实面目被曝光,从此的从政生涯收到了不可逆转的打击。

就是这样一个善于“刁难”的犀利女记者,就算再胸有成足的世界政要,也会在她的提问下败下阵来。

为了准备采访邓公,法拉奇调查了很多历史资料,却被邓公不同于其他政要那高高在上的态度震惊到了,邓公总是把亲和与坦然表现得游刃有余,却并不会有失他人对他的尊重。

法拉奇按往常的备采工作行事,打算寻找引人注目的问题突破口,正当她为采访准备苦恼时,关于邓公想要拆掉毛主席纪念堂的谣言就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在法拉奇看来,政治斗争中难免现任与前任的权力争夺,只要是有野心的政治家,在上任后都会想要削减前任的功绩和势力,难道邓小平也是想要降低毛主席在中国的影响力吗?

她不在乎谣言的真假,一心打算在这个谣言上做文章,法拉奇在出发采访前就已经为这个即将到来的精彩采访感到激动了。

邓公机智应对采访

采访期间,法拉奇为了拿下独家采访,同时也为了不让没必要的杂音打扰他们,便要求其他记者通通场外等候,场内只留下了几位中国的领导以及两名翻译。

那时正值我国实行开放不久,国际上很少有我们的文章,能接受外国记者专访的领导人也少之又少,而且法拉奇是出了名的犀利记者,所有人都知道这场采访一定不好对付,但邓公却把这次采访视为一个宝贵的机会,一个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机会。

然而邓公面对法拉奇的咄咄逼人,只镇定自若地回答了一句话,就令法拉奇无言以对,“是战友,也是恩师。”

法拉奇继续直奔主题,她犀利地问道:“天安门前挂着的毛主席画像什么时候会被摘下?会不会挂上您的画像?”

这个问题问得在场所有人都脊背发凉,大家早就知道法拉奇所提问题风格的尖锐,但如此问题一出,陷阱重重,就算是再厉害的人也难以应对。

法拉奇话音刚落,自己便开始暗喜了,她的问题令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这正是她想要的刺激效果,然而正当法拉奇满心期待把邓公难住时,邓公下一秒便毫不犹豫地回答道:“天安门前的毛主席画像会永远高挂着,他与中国同在。”

她便提前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那毛主席纪念堂呢?什么时候会拆除毛主席纪念堂?你希望后人用什么方式来纪念您呢?”

这种无稽之谈竟然被知名记者当作真实消息搬上了国际政治采访的庄重场合,法拉奇关于谣言的这一提问再次令在场人难以置信。

但无论怎么样,面对问题的我们都有不应逃避,我们必须拿出一个令中国人民都满意的答案,因为这个问答也是中国百姓所关心的,绝不能消耗人民百姓对党和国家的信任。

邓公用真诚的回答顺利挑下了这个大梁,法拉奇只见邓小平依旧挂着那如浴阳光般亲切又如春风般和煦的笑容,邓公回答道:“毛主席本人的意愿其实并不打算修建纪念堂,这个计划耗时又费力,他不愿意人民为他个人服务。”

邓公的回答丝毫不怠慢,“建立纪念堂是华夏百姓的共同愿望,我们愿意用这种方式来永远纪念和缅怀这位伟人,至于外界传言有人想拆掉纪念堂,你现在问我的想法,我直白地告诉你,我反对拆除。”

真心就是真心,事实就是事实。毛主席生前时时刻刻为人民服务与奉献,驾鹤西去之后还在替人民百姓着想,虽然有违毛主席本人丧葬一切从简的遗愿,但世人深厚的悲痛之心与缅怀之情一定能够得到理解。

如今纪念堂已经建成,完全没有理由拆建。邓公作为继毛主席之后又一位开天辟地的伟人,同时也是新中国、新社会的缔造者,如果邓公都不能妥善地回答这个问题,又有谁能承担这一重任呢?

法拉奇的一个个陷阱就这样在采访过程中全部落空了,她在结束后对采访内容进行整理时,根本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内容,更达不到自己预想的效果,法拉奇怎么也想不到会在中国碰到这么一个硬钉子.

最后只好发布了一篇中规中矩的报道。她后来还曾公开表示,邓公是她所采访过的最坦率的人,而对邓公的采访也是她生平的事业当中最成功的一次。

报道一出,关于即将拆建毛主席纪念堂的谣言也就不攻自破了。毛主席与邓公之间那么深厚的革命风雨情,怎能是世人想离间就能离间得了的。正如邓公说过的那样,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毛主席!

邓公能够机智应对法拉奇的犀利采访,并不是源于邓公冷静又机敏,而是源于邓公对于毛主席百般的尊重以及那颗炙热的爱国赤子心。

阅读文章前辛苦您点下“关注”,方便讨论和分享,为了回馈您的支持,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邓公第三次复出后,打算拆掉毛主席纪念堂?他对法拉奇做出解释
80年国外记者问邓小平:天安门毛主席像保留吗?邓公表明中国态度
1980年法拉奇问起毛主席纪念堂,邓公:建是不妥当的,但必须保留|记者|奥里亚娜·法拉奇
西方女记者处处挖坑,邓公如何应对重重陷阱?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会挂多久?1980年邓公接受采访,亲自作出解答
毛主席去世后,纪念堂设计无法确定,负责人:主席有首《蝶恋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