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利一个超级有用的记笔记方法
大家好,我是黛西。

很多人读完书、听完课,抄写完笔记之后,都会哀嚎:

读也读了,笔记也抄了,结果什么都没记住……
后台也有不少袋鼠强烈要求,要更一篇「读书笔记」的干货,今天就来满足大家!

先明白一点:真正的笔记,绝不是单纯复制书中的重点内容。

而是学会「创新」,去输出个人思考后的延伸观点,扩大自己的知识库。

黛西最近看了一本《笔记思考术》,里面的方法特别实用,居然比我之前使用的康奈尔笔记法还好,效率能提高50%!

这个方法更全面更有深度,先让你学会正确「记笔记」的方法,后让你锻炼思维,扩充脑容量;

而且使用范围非常广,生活工作都能运用,让你练就最强大脑,实现爆炸式成长,强烈推荐给大家!

下面就帮大家总结书中的精华方法,超浓缩干货,喜欢的话,记得用起来啊~

01.
笔记误区

笔记不是越多越好

上干货前,先帮大家解开一个误区。

很多人刚开学/想养成记笔记的习惯时,前期一定会记满满几页重点、把书变得花花绿绿的,看着超有成就感。

结果没多久后,后面的书比自己的脸还干净。(又是一个啪啪打脸现场)

为什么我们会坚持不下去呢?

其一,这样的做法又累又费时,我们耐心有限,逃不过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命运。

其二,笔记又臭又长,自己都记不住,记了也没用,干脆不记。

打个比方,如果黛西写了一篇啰嗦文章,毫无重点什么都写,大家看得下去吗,往往不会。

所以我的干货文,都会列出步骤、突出重点、让大家明确逻辑线、比较轻松地理解阅读鸭。

因此,先明白笔记的意义——学会拎重点,帮助提高学习力/升华思想/改变外在。

书中也重点强调了这一点:笔记,不是复制他人,而是重组一切信息,为自己所用,让脑洞变成行动。

总结:笔记不是记越多越好,有用的笔记,是一份能改变现状的行动指南。

那么,写一份有信息价值、对自己有用的笔记,需要注意什么呢?

遵守3个原则,问自己3个问题。

原则/问题一:为什么会这样?

你肯定有这样的经历:当你上课只知道麻木抄老师板书,或者试卷答案时,老师一定会说:

不要埋头苦干只知道抄答案,要跟上我的思路啊同学们,你们不懂解题思路,答案抄一百遍都没用!
确实如此,如果不思考,记再多笔记,作用也微乎其微——手忙个不停,知识却从没进过脑子,下次看到原题还是不会。

不要做文字的搬运工,去加入目的性思考,多问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去想明白记笔记的原因。

如抄板书和试卷答案时,问问自己:

板书为什么是这个顺序?这个解题方法步骤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抄这个例题,有什么代表性,能举一反三吗……

原则/问题二:我是怎么想的?

之前不懂如何做笔记,黛西看TED演讲时,看到个陌生的专业名词就记下来,而且东记一块西记一块,也不查找翻译,导致翻开笔记时,还是不明懂演讲想表达的主旨。

书中说过:“不要只记录你看到的,要记录你想到的,如果信息只接受不思考,信息只会变成负担。”

这一步,我们要从单纯复制文字者,转为思考、创造新想法者,及时记录每个有用的念想。

可手写可电子记录,每个人思考方式和脑回路不同,大家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效率就好啦。

如:之后看TED演讲,我会按分类及时记录/思考有启发性观点,看完2/3遍后,再去查找了解不懂的知识点,消化得出个人的见解。

ps:一定要及时记录,灵感和念头具有时效性,一闪而过,会再也想不起来了。

原则/问题三:我想变成什么样子?

笔记最后的用途,就是为了用来改变自己的思想或现状,只是时间反馈长短的区别。

如看书写观后感,是为了现在就积累思想深度;

做课堂笔记,是为了后期能得高分;

及时总结会议记录,是为了日后工作能流畅化……
重中之重是:当笔记完成时,能有完整的改变步骤,实现笔记有效化。

像黛西看一本书,做读书笔记,重点不会是复述故事情节。而是思考:

然后呢?这些故事给我什么启示?读完这本书想变成什么人?

我应该列出哪些重点,方便我采取行动去改变?

以上就是记笔记前,所要用到的「思考3大原则」,一定要多问自己这3个问题,这样的做出来笔记,绝对比盲目抄写高效实用好几倍!

接下来进入实操部分,我将从头到尾教大家如何记笔记,给你一份正确的笔记步骤。方法特别简单,准备接招吧~

02.

「三层笔记法」

书中其实提供了42则高效笔记法,黛西觉得最好用的,就是「三层笔记法」。

笔记格式简单不花哨,几条直线或表格就能搞定,电子或纸质笔记都能轻松上手,只要结合「思考3原则」、按照以下步骤完成,你就是笔记大神啦~

第一步:画出框架

当你准备看演讲/上课//写文章/会议记录/做计划时,在笔记本先列好这3个层次的文字小标题:

行动笔记/构思笔记/封存笔记。

这是「三层笔记法」最重要的核心。

丢掉你的画笔,不要再做形式主义,用最简单的方式追求速度和质量,而不是美观和数量,效率最重要。

接下来的步骤有点枯燥,请大家结合这张图来理解,会比较好懂哦~

第二步:填写「构思层笔记」

去搜索、整理好笔记、列出大纲,同时写出个人见解。

应用方法:将思考三原则中的:“为什么会这样、我是怎么想的”,这两个关键思考,填入这层笔记。

目的:记录个人思考的见解笔记,思考最重要!

第三步:整理「封存层笔记」

在思考过程中,想法不断更新,有些只用来参考的资料,如名献、信息来源等,和构思空间里过时无用的多余资料,下移到封存层。

目的:封存层保存可能有用的零散资料,备用参考,让构思层只保留有用、能引起思考的笔记内容。

第四步:得出「行动层笔记」

这层笔记之所以放在最上面、又最后填写,是因为这是笔记的「核心内容」,让自己能够明确接下来的改变步骤,真正达到记笔记的目的。

应用方法:将思考三原则中的:“我要变成什么样?”“我想要采取什么行动来改变?”这个解决方法,记入行动层里。

目的:明确笔记用途,确保有落地的解决方案

简单举个例子,大家就能明白啦:黛西写一篇文章的过程。
行动笔记:明确大纲,知道要如何写,让创作流程化。
构思笔记:确定文章选题和写作结构,搜集素材、个人经历等资料。
封存笔记:名人金句、科学来源等参考资料、构思笔记中过时的素材等。
三层空间的思考笔记,都在重复使用「整理思考」与「采取行动」这两个步骤,将笔记整理系统化:

把复杂、混乱、难解的事情变得有条理,并且能直接通过笔记,改变现状。

所以要明白,重要的不是笔记框架,而是笔记一定一定要加入个人思考,内化为个人知识,并能有确实的改变步骤,让自己动起来。

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才能真正吃透一个知识点,而不是表面努力感动自己哦。

03.

训练笔记的本质原因

很多小伙伴一直好奇如何写读书感悟,甚至是如何写作,方法其实很简单——还是先学会记笔记。

往深层方面延伸,记笔记也是写作、输出个人观点的过程。让自己学会系统化思考,成为逻辑达人。

那么,如何锻炼自己抓重点内容的能力,以及训练逻辑化写作的思维呢?

3个步骤轻松学会,一定要认真听讲呀!

1)学会列出重点

很多人笔记满满,就是因为不会抓重点, 然而全是重点就是没有重点。

书中分享了「列重点技巧」,能够直拿直用,让你学会浓缩任何资料的精华:

  •     先抓出看到/想到的几个重点。

  • 用关键字/句简练描述这些重点。

以上两个步骤,把事情归为几个重点,并用关键词概括,是把书读「薄」的过程,利于个人吸收。

  • 尝试列出重点,并思考它们的逻辑次序。

  • 撇开原文、原话,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重点。

  • 想想看有没有原文没提到的其他重点。

列出重点并排序,用自己的认知阐述重点,并扩大思考范围、增加新重点,这是把笔记读「厚」的过程。
把书读薄又读厚,才能把新知全部内化,让大脑真正消耗重点知识。

2)尝试分析追问

自问自答地去拆解每个论点,先问“为什么”,再根据前面的步骤,把“因为……所以……”写出来。

注意,不要只局限于当面资料,可以「往前往后」追问。

往前:观点的影响

往后:观点的成因

这样前因后果的分析,能让刺激大脑深度思考,让思维变得敏捷。像我们老生常谈的道理,也能用这个办法分析追求。(其实就是深度思考的内容)

3)最后翻转想法

将前2个步骤结束后,锻炼自己创造新想法的能力。

任何事情都有多个角度,拿日常生活举例,你觉得香菜好吃,ta觉得刺鼻难闻。

不同的资料来源会让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尝试多角度地去翻转想法,多问自己这几个问题:

“但是……”
“如果……会怎样……”
“还有可能……”“为什么不?”这样的疑问。
在这过程中,不是让大家一盘否决之前的内容,而是确定或修正,结论的正确性和广延性,做到深度思考。
鲁迅也经常这样:“用笔记本,一方面把重要的记下来,另一方面,某些地方我不同意书里的讲法,可以写上一段自己的看法,表示自己的意思。”

只有在反面例子也推不倒这个论点时,论点才能站得住脚,我们也才真正学会了如何做笔记、真正思考。

以上就是黛西分享的做笔记方法啦,老规矩,送上帮大家整理的知识大纲~

希望大家不要变成一个只会“ctrl+v”、“ctrl+c”的工具人。

学会断舍离那些无用、让你焦虑的信息,只留下真正能改变大脑的有效信息,让每个笔记,在每次翻阅时,都能带来全新的头脑风暴。

毕竟:笔记,不是为他人而记,而是为自己而写;笔记不是现实中的复制品,而是改变未来的可能性。

最后,大家记笔记的时候到啦,这篇3k多字的文章,不论是输出思维导图也好,还是手动抄写也罢,输出一份自己思考后的笔记,给自己带全新改变。

因为当下行动,就是最大的赢家。冲啊!

ps:这篇文章黛西写了2天,确定不点个「在看」鼓励我一下吗~~

作者:黛西,90后女生,一个激进的自我精进者,想带你看更大的世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抓住关键、做少得多的思考方法
逻辑思维:让阅读变得更有价值的方法
杠杆阅读术(读书笔记) - 左岸读书
一个让人高效学习的秘诀,但95%的人都忽略掉了!
会读书就能成功吗?别做梦了
3种一定要学的知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