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爱打麻将的女人

第 1936 期

村里的二大头,三十多岁才成了家,娶的这个媳妇,尽管膀宽腰圆,面貌甚寝,还十分凶悍,但二大头一家把人家当做夜明珠般天天擦抹,生怕一时不小心,惹人家生了气,骂了大的骂小的,越骂越气,然后把家里的盘碗、玻璃洗涮一通,一撩脚跑回娘家。

二大头媳妇本来也是一个普通农家姑娘,小名叫大美人,却偏偏长出了与名字截然相反的容貌,智商倒是没有太大问题,可只因相貌问题,再加上个子矮,还特别胖,尽管是个女的,却在找对象上,成了她父母的心病。她父母费尽千辛万苦,想方设法找媒人给女儿说个女婿,相看的后生倒是来了不少,但最终都“落荒而逃”,无奈之下,才“下嫁”于老实、窝囊的二大头。

大美人本来因自身条件的欠缺,连一个自己合心的女婿都没法找到,所以内心还是比较自卑的,可自从无奈地来到二大头家以后,不但自卑感一扫而光,甚至于有点肆无忌惮起来。她之所以敢于如此,当然是有原因的,首先,二大头已经做好了打光棍的准备,没想到喜从天降,三十二岁的时候娶过了这么一个丑胖媳妇。是女的总比没有强,别看二大头窝囊,可心里清楚着呢,一旦这个媳妇没了,这辈子打光棍那是必然无疑的了,因此他一下也不敢招惹媳妇,这无形中让大美人感受到了她在二大头心中的分量。其次,大美人看到二大头家的各方面条件居然不如她们家,尤其看到二大头及其父母,个个都少言寡语、猥猥琐琐、老实巴交,她的优越感瞬间爆棚。但更为关键的原因是,大美人嫁给二大头才一年,人家的肚子就鼓了起来,不久就给二大头生了个聪明伶俐的大胖儿子。有了如此诸项骄人的资本,于是,大美人一天比一天傲娇,脾气也是一天天地渐长。哪一天心不顺了,就是一通河东狮般的怒吼,二大头一家连个大气也不敢出。


在农村,新媳妇刚来家一般是不用下农田干活儿的,精明的媳妇为了熟悉和融入新家庭,至多干点小家务,诸如刷个盘洗个碗而已,而那些脑袋不开窍、认不清自己位置的,干脆啥也不干,就等着婆婆“孝顺”,盘上碗下地伺候着。大美人显然属于后一种,因为,一是别看人家丑,嫁不出去,但骨子里看不起二大头一家;二是人家故意试探二大头一家人的态度,以此来稳定未来在二大头家的地位。对此,不但二大头不吭声,二大头父母更是噤若寒蝉,对媳妇不敢有少许的“忤逆”。

大美人已经嫁过来三个多月了,在二大头简陋的家里,一直过着皇后般的日子,每天除了到个厕所,基本连地都不下。

看着儿媳妇日渐增粗的腰身,有一天,婆婆终于鼓足勇气说了一句:“美人,你也该下地走动走动吧,到隔壁邻居家串个门,和村里的年轻媳妇们熟悉熟悉,散散心,经常不动弹对身体不好。你不好意思,妈领着你……”

人本来是社会动物,融入人群里说说话,逗个趣才有意思。大美人何尝不想这样?只不过为了保持自己的那份“尊严”,稳固自己在二大头家的地位,她故意在意志上硬绷着,看二大头一家如何待她。看到婆婆在自己面前低三下四说了这些话,一高兴,三个月来第一次下地帮婆婆洗了锅,晚上就跟着婆婆到四撅嘴家走了一圈……

一来二往之间,大美人就和村里的年轻媳妇们熟悉起来。于是,由原来“家里蹲”的这么个角色,忽然间变成了“满街逛”。每天一吃完饭,就急不可耐地挪着身子扭出了家门。

人呀,做得不会学得会。

不久之后,大美人就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村妇,回到家里,也是东家长,西家短,一笸箩两簸箕地把村里的那些闲言碎语,塞满了家中那间寒酸的屋子,除此之外,她不但学会了打扑克,也精通了打麻将,不时就和村里的闲人们打一会儿扑克,搓几圈麻将,尽管输赢不多,却极大地调动了大美人的积极性,只要两天不玩,她就感觉无所事事,甚至有点神魂颠倒。至于家里的大小事务,她压根就没感觉到和她有多大关系,她唯一的要求就是,二大头必须把辛辛苦苦挣来的那点小钱一分不剩地都交给她,二大头就是连买一盒廉价的烟钱也不能留。

“想抽烟,和你妈老子要去!”这是大美人对二大头经常凶巴巴说的一句话。二大头尽管心中有所不服,想据理力争一两句,但看着媳妇圆鼓鼓的肚皮,也自软了下来,毕竟后代更重要,否则,媳妇又会威胁他要流产肚里的孩子,那可戳下天规了!

大美人生下一个白墩墩、胖乎乎的漂亮儿子,这是一家人没有预料到的,因为毕竟父母的各方面条件在那里放着。正因为如此,一家人更把这个孩子视若珍宝,取名为小宝。

小宝的降生给二大头一家增添了无数的快乐,平时一贯沉闷、寂静的家里,从此之后,不时也传出了喧哗的笑语。大美人当然功不可没,于是,在家里更俨然成了神一般的存在。家里的大小事情必须随她的意,否则,她就以孩子为筹码,对二大头及其父母进行牵制,二大头一家在大美人的淫威下,忍气吞声、战战兢兢、汗不敢出地一直生活着。

随着岁月的流逝,小宝的智力也显示出了不一般,四五岁就认识了好多字,这在文化相对贫乏的农村来说,简直是件逆天的事情。消息传出去,村里人议论纷纷,都说二大头爷爷缺了德,报应在了二大头身上,让二大头活得既窝囊,又猥琐。而二大头父母积下德了,尽管生了那么一个窝囊、猥琐的儿子,差点没娶上媳妇,凑乎了个媳妇,居然养下这么一个好孙子。这都是天道报应。

看看小宝已经七岁,马上就到入学的年龄了。该让孩子到哪里读书?二大头有了心事。

此时,尽管大队还有小学,但在这里读书的孩子明显比原来少了许多,差不多的家庭,家长都把孩子送到距离村子三四十里的镇子里的学校,那可得一笔不小的花销,自己真还没有足够的能力支撑,可自己的孩子那么聪明伶俐,如果就呆在村里的学校,到时候白瞎了,那可是没法补救的,哭爹喊娘也无济于事。二大头权衡了好久,决定不窝囊一次,一定让孩子也到镇里读书。

下定了决心后,但二大头还是不敢做主,于是和父母商量,一来想听听父母的意见,但最关键的是想得到父母金钱、物资上的帮助。父母当然没意见,也愿意和儿子共同承担孙子读书的花销,毕竟二大头是他(她)们唯一的儿子,至于二大头那两个姐姐,已经出嫁很久,她们不可能来掣肘这件事情。另外尽管他(她)们已经年届七十,但身体几乎无恙,别的干不动了,可田地里的庄稼活儿还不误事情,一年下来,三千五千的收入还是差不多有的。

得到了父母的全力支持后,二大头就感觉腰杆更硬了,于是回过头和媳妇商量。还没等二大头把话说完,大美人就翻了一下白眼说话了:“少扯逼哇,爷才不想去了,去了那不把爷憋疯了?”

对于媳妇说出这样的话,二大头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媳妇早习惯了村里自由散漫的生活,每天除了吃饭、到厕所外,就是游出去荡进来,一门心思地到处踅摸哪里有搓麻将的人,自己也参与进去玩上几圈。至于孩子,她也很少去管,孩子常常是玩得饿了,就去奶奶家讨吃的。

其实这也是二大头一定要让孩子到镇里读书的又一个原因,他也是想让媳妇通过陪读孩子的机会,改变一下那些不良习惯。所以面对媳妇的严词拒绝,二大头既不恼也不急,而是使出浑身解数,远比近说,甚至说到孩子读书成事后,他和媳妇晚年的幸福日子。大美人本来就不傻,在二大头磨磨叨叨的说辞中,坚定的拒绝终于有所松动,但还是来了一句妇孺皆知的千古名言——是金子放在哪里也会发光。妄想以此彻底推翻二大头的理由,可没想到的是,二大头这次也像哲学家一般,回了一句如此的金句:金子埋在地底下,不挖出来,它的光永远也发不出来,咱们让孩子到镇里读书,就等于把金子从泥土里挖出来。

大美人终于同意二大头的“请求”了,但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说自己到了镇里人生地不熟,饭也做不好,肯定孩子不愿意吃,这样的话,时间长了,怕孩子身体吃不消,说为了孩子,怕事实上害了孩子,必须得让孩子奶奶也一同去,一来和自己作伴,二来给孩子做饭,否则自己就不去。对此,二大头犯了愁,家里就这么几个人,母亲一走,田地里的农活儿倒是有他和父亲,不受影响,可打里照外,喂鸡喂猪,做饭这些家务活儿谁做?可媳妇本来就是那么一个半铲子,这他比谁也清楚,说实话让媳妇一个人去陪读孩子,他打心眼里还不放心呢,怎么办?于是再和父母商量,母亲一口应承下来。没办法,谁让一家窝囊呢?就收留了个这媳妇,为了孙子的未来,再大的困难也得克服。

那一年的秋天,庄稼才刚刚开始收割,二大头从村里雇了一辆四轮车,把母亲、媳妇、孩子和几套行李、做饭的家具等,一车拉到了镇上提前租住好的一个小房子里,他呆了两天,和媳妇上街又买了一些廉价的生活必需品,在儿子开学的第二天,他就又回到了村里。

大美人所租住的房子是镇上距儿子学校不远的一家居民院里的小房,这户人家院里总共住了三四个陪读的家长,她们每天的活儿除了给孩子做饭,就是上街买点菜,剩下大部分时间无所事事,为了打发时间,几个女人偶尔会聚集在房子的屋檐下闲扯,当然有时会相跟上在附近溜达一圈。

于大美人而言,更是空虚、无聊得很,做饭、买菜有婆婆,最初来的时候,她除了睡大觉、吃饭,就是偶尔和同院的几个女人寡说,慢慢熟悉后,也就跟着人家出去溜达,这一溜达不要紧,大美人居然踅摸见附近有个麻将馆。从此之后,她就如苍蝇逐臭,蚊子嗜血一般又谋上了打麻将的事情。

人喜欢一件事情,总会找各种借口去靠近它。大美人在村里那是出了名的麻将迷,自从来到镇里就再玩不成麻将。那个煎熬呀,简直无法言说。如今踅摸见了麻将馆,且还离自己的住处不远,于是,她哪怕利用到厕所的间隙也会溜进去看看。

面对麻将馆内烟雾缭绕的环境,以及胡了、碰、杠,搂了之类盈耳的嘈杂声,在大美人看来,是如此地熟悉和亲切。

一天,两天,几天之后,终于,她也上手了。

大美人自从来镇里陪读孩子,也不是没有一点点作用,起初,至少她会每天吼喊孩子快点完成作业,后来老师让家长检查孩子的作业并签字,而大美人也是读过五年书的人,所以大体也能看懂个aoe,123等简单的东西,也能歪歪扭扭地把自己的名字写上去,于她这个没有其它事情可做的人,闲着也是个闲着,喊喊孩子,看看孩子的作业,觉得也是一件新鲜事,所以没有太多的抵触情绪。可自从玩起了麻将,大美人对孩子的态度一下子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一天傍晚时分,小宝放学回家,老师要求家长考孩子刚刚学过的生字,然后签字,第二天当作业交了。小宝吃了饭,看妈妈大美人还没有回来,就让奶奶帮助听写生字,可奶奶是个文盲,大字不识一个。于是打发小宝到麻将馆找大美人。

小宝一进麻将馆,冲着大美人就奔了过来,嘴里喊着:“妈妈,老师让听写生字,然后签字,明天早晨交。”大美人当时正在摸口,已经摸了好几圈了,却摸不住,被儿子一搅,无名火“腾”地窜了出来,嘴里顿时污言秽语起来:“你们老师真麻求烦,要她挨刀了,天天挣着国家的钱,连学生听写个生字也不管,有球啥用了?不如剁得喂了狗了……”小宝才不管母亲说啥了,继续说道 :“老师说家长应该多监督管理孩子,你这每天就打麻将,啥也不管我,还骂乜老师?” 大美人更气了:“看你那个球相,一天动不动就是老师说这了,老师说那了,你妈个逼的,老师的话莫非就是圣旨?她叫做啥就做啥?”

大美人一边骂儿子,一边摸,可最终这一把也没有成胡。

她有点恼羞成怒,站起来,一把把小宝推到一边,然后对身边的一个中年男人说:“张叔,你给我摸一把,我安顿一下这个小圪泡。”

小宝说:“妈妈,别玩了,回家帮我听写生字吧,嗯你!”

大美人说:“你说甚了?这儿哇不能听写?没板凳还是没桌子,还是没本子和笔?麻球烦死了,说的不来这个地方念书,你那个愣球老子这就来呀,来呀。来了,家长还得当老师了,你那个死逼奶奶是一点忙也帮不上,才麻球烦了。”

小宝说 :“奶奶每天伺候你吃,伺候你喝,你还骂奶奶?啥人了?”

大美人说:“你妈的,爷就没一点对的了?老师也对,你奶奶也对,罢她生孙子还不能给媳妇做点饭?”

“就你好,一天天啥也不干,就踅摸的打麻将,连个饭还不做,还这个不对,那个没味。”小宝大约也生气了,顶撞了大美人一句。

大美人像被踩住了尾巴,更生气了:“是不又是你那个死逼奶奶背后说爷坏话?一天就教条的跟你老娘顶嘴了,对嘴话寡是可多了,操你妈的,看爷圪菜菜多你个逼兜啊!”然后转身看着老张:“唉,咋把二棍子打了?不是有口了,这下到哪里找口去?这些圪泡牌,真能把人气死。” 

小宝说:“妈妈,你别就顾麻将了,快点给我听写哇,行不行?”

大美人说:“麻烦死了,你快点滚回去哇,自己照上写一下,老娘一会儿回去给你签个字。你看这个老张不会耍,就是瞎打了,好好一胡蛮了,就让你个圪泡冲的!”

小宝说:“那样做是撒谎,欺骗老师,你让我照抄生字,到时候老师考我,不会写咋呀?老师不骂我?”

大美人说:“你们这个王八蛋老师,快泡他妈逼哇,一天死呀,真能把家长派调死。”

小宝被母亲胡搅蛮缠地责骂,也恼了:“快算了,我一个写个呀,你看乜谁的家长就懂得骂老师?谁的家长不辅导孩子?你为了一个打麻将,不想管我,还就怨乜老师,下次我考不好,你别打我啊!”说完,小宝一甩门,跑了。

大美人气恨恨地叉着腰,站在麻将馆地上又发泄了一通:“圪泡小子,日你妈,你屙不下还怨狗瞅得了?人不行还怨路不平,你一个儿不好好学习怨你老娘了?爷咋就生了你这么个枪崩货,讨吃鬼!球大点儿东西,老娘倒管不了你了?反天呀?等爷一会儿回去,不廓你几个逼兜,你真是不知道马王爷长了几只眼啦!”

大美人本来是要躖出去打小宝的,但还是有点不舍得麻将,恶狠狠地骂了几句后,又坐在了麻将桌前……

这样的家长到底会给孩子留下怎样的印象?是否会影响孩子的未来?我不敢妄下结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人呀,切莫沾染黄、赌、毒等这些坏习惯,一旦真的沾染上,后果很严重,有时候家破人亡的事情也会发生,到时候追悔莫及,恐怕为时已晚……

原创文章:作者|一笼莜面
文章图片:网络,与内容无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了打牌儿子被烧死家中,丈夫怒砍她手
深圳裂缝(第三章)
民间故事:男童自尽而亡,阴阳先生招魂问询,方知背后真相
秦家安丨听母亲讲故事
微小说:挑逗女人还有理
老年间的北京儿歌--周简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