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耀南 | 无尽乡音雪山情:写给邂逅在歌声里的拉茸西洛

第 2319 期

文|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 李耀南   编辑|王成海

来迪庆之前,从未听说拉茸西洛这个名子,在迪庆老街邂逅这位藏族歌者,要算这次云南之旅颇有意味的一笔。然而真正让我记住拉茸西洛的,却是他那浃髓沦肌的歌声。

那天,我们一行来到迪庆老街,参差的碎石铺砌的街路显出古朴的风致,无声地讲述着茶马古道的盛衰兴废。街道两旁店铺林立,同伴们出入其间,在那流溢着异地风情的物品里挑挑拣拣。我被街巷深处传来的藏歌声所吸引,我不懂藏语,听不懂歌词,但这歌声本身却跨越了语言的差异,直接诉诸我的心灵。歌声把我带到巷内一间小小的音像店,两面墙壁的唱片架上放满了藏族民歌的CDVCD,这些唱片在武汉的市面上绝对找不到。

我让店家把碟机正在播放的这张唱片找给我,唱片名叫《乡音》,还没来得及看封面上的男女歌手的姓名,就让店家依次播放唱片上的曲目。只觉得《崩千梅朵》那个长音6唱得如此宽广辽阔,令人叫绝。《阿鲁亚雄》唱得跳脱自如,宛转入云。当放到《舂墙歌》的时候,我被歌声震慑住了,这是什么样的歌声,好象没有几句歌词,基本上是衬字,但这些衬字在歌手的演绎下犹如流风回雪,荡气回肠,歌声时而高入云天,时而飘过深谷,时而在草甸上荡漾,自在盘旋,跌宕有致,如此脆亮劲健,光华四射。我怦然心动,这正是我要寻找的地道的藏族民歌。这来自雪山之颠白云深处的纯净天籁,没有半点矫揉造作,那么本色质朴,那么浑然天成,歌手的音色如同阵雨过后的天空一样湛蓝,把一切映照得空明澄澈。稍感遗憾的是,这些歌都用电子音乐伴奏,电子音乐过分渲染节奏而缺少细腻的表现力,那些原本自由舒展的歌唱为了迁就这些节奏,不免牺牲了很多生动丰富的细节和摇曳多姿的曲调变化,使得这唱给雪山草原的乡音的自由品格受到束缚。我买了这张唱片,这才注意到,男歌手叫拉茸西洛,女歌手叫金宗卓玛。当我打算再挑几张藏歌唱片时,导游吆喝着时间到了,我只得匆匆离开。

傍晚,同伴们相约去藏民家作客,我则一直被下午那张唱片上的歌声所萦绕,独自一人又来到老街的这家音像店,继续搜寻藏歌唱片。唱片不少,但歌者的名字却一个也不熟悉。细细看来,好些唱片的封套印制得较为粗糙,致使我怀疑是否是正版唱片。尤其是我看到一张《香格里拉之声》的唱片,更加重了我的疑虑,因为这张唱片的版式设计与我所看到的香港雨果公司的同名唱片一模一样,曲目也相同,我向店家表达了我的怀疑,店家反复向我解释所有唱片都是正版。

正在这时,门外走进一个青年,店主人马上指着这个小伙对我说,“你说我这唱片有假,你问他看是不是假的,下午你买的《乡音》就是他唱的。”这有些意外,下午买了唱片,晚上居然碰到了这张唱片的歌手。我生在热爱歌唱却不追星的年代,只知道哪支歌好听,但却不知道歌者是谁,因而所有的关注皆集中于歌曲本身。今天看来,这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歌者的忽视,却能对歌曲本身保持更纯粹的聆听。我虽没有年轻人那种追星的狂热,然而当我知道正是面前这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的歌声让我不能自已的时候,还是有几分兴奋。我打量着这个面色微褐的歌手,双眼透出高原民族特有的质朴和来自雪山的灵气。我和他打了招呼,他很热情的回应了我,我把我的疑虑告诉他,他来到唱片架前仔细看了一下告诉我,这些唱片都是正版。至于《香格里拉之声》是雨果公司委托迪庆市委宣传部录制的,迪庆在本地也发行这张唱片。前嫌尽释,我和拉茸西洛聊了起来。这才知道他是迪庆州民族歌舞团的独唱演员,虽是演员,却丝毫没有内陆许多歌星难免的那种浮浪夸张,他是让人一看就值得亲近的厚道小伙子,而不是被追求的偶像。言谈中,我得知他从小就喜欢唱歌,唱歌在他的家乡不是某个人的专长,家乡的父老乡亲能歌善舞。他指着架子上的那些唱片告诉我,那些歌者大多不是职业歌手,他们是种地放牧的乡民,歌唱不是他们的职业,也不是无聊时的调剂,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不能设想,在藏民那里,没有歌唱却生活着。我想,也许正是这种天造地设的自然风光、历史形成的生存方式造就了拉茸西洛,他固然极富歌唱的天赋,但我不能把他的天赋和他生活其间的这种传统风俗区分开来,这两者对于他的歌声不可或缺。

言谈中得知,他参加过乡县州的民歌比赛,一路夺冠,并获得2004年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业余组的银屏奖。说起这些,如此风清云淡,了无少年人的轻狂自炫,也没有故作的谦虚,一切如同碧塔海水一样澄澈。

就这样,从他个人的经历聊到藏歌的风格,不知不觉快到八点了。他告诉我有一张很有名的弦子唱片,这个店子没有,我便请他帮我到别的店子找一下,他欣然答应。我们走出小店,从老街走向市区。路上,我看到不少行人和拉茸西洛打招呼,我笑着说,“你认识的人还真不少。”他告诉我,“我就是本地人,他们认识我是因为他们喜欢我的歌。”一个歌手的歌唱让人记住并让人喜爱,也许比歌手的貌相服饰以及歌手属于什么星座等等更重要。“我每次唱歌之后,都有不少人找我签名,我对他们说,签名可以,但你不要把我当什么歌星,把我当作一个普通人就可以了。”我觉得内陆那些歌星以及那些追星的少男少女如果听了这位高原歌者淡淡的话语,不知作何感想。

谈到将来的个人发展,拉茸西洛说,“有时候我想走出去发展,有时候又觉得还是在本地更适合我。”我对他讲,“无论是走出高原,还是留在迪庆,都不要丢掉自己最本色的东西。”因为在我看来,藏歌的格调与藏族的民族气质,特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传统,生存方式息息相关,正是这些构成藏歌的历史性的生成条件和独特的审美个性。随着现代交通打破了地域的相对隔绝,终古如斯的生活方式受到科技文明的冲击,现代传媒以及娱乐方式的扩张渗透,正在改变人们的审美方式和审美趣味,即使雪域高原也不例外,产生藏歌的自然历史文化环境正在不断发生深刻的变化。于是,这些藏民祖祖辈辈在他们的历史性的生活中形成,又用他们的生命浇灌培育出来的多彩多姿的民歌,将以自由的歌唱方式和独特的审美个性,或许成为永远的绝唱,具有不可替代的审美和历史文化意义,她是未来的人们想象藏民先祖的精神世界、生活方式、心灵历程,以及民族共同记忆的凭借。在这个意义上,西洛的歌也许是唯一的,既是唱给现在的,也是唱给未来的。我说:“离开了自然,离开了家园,离开了这些,你的歌唱就没有源头活水。你的音色纯净明亮,唱法自然流畅,如果舍己之长,去学习那种听起来多少有些千部一腔的所谓民族唱法,就会丢掉自己最有个性、最为他人不可学得的东西。”

这时,他和迎面走来的一个藏族姑娘打个招呼,随后告诉我,这位姑娘就是和他一起灌录《乡音》唱片的那位女歌手,西洛指着我刚买的《香格里拉之声》上的金宗卓玛告诉我,这就是她。我连忙让他将金宗卓玛喊住,但见她面容清丽,身材秀颀,衣着素朴,背着一个背篓,旁边跟着一个欢蹦乱跳的小女孩。她告诉我那张唱片上一共有她的四首歌,简短的叙谈一阵,她就领着小女孩走了,消失在暮色笼罩的人群之中。

西洛带着我找了几家音像店,都没有他说的那张唱片,最后来到一家新华书店,他终于帮我找到了那张《巴塘金弦子》。电视播放这张VCD时,但见巍峨圣洁的雪峰下,鲜花盛开的原野上,云影徘徊的湖水边,他们载歌载舞,纵情歌唱,这歌舞唤醒了我们作为现代都市流浪者对于家园的真切记忆,歌声里有人性无法逃脱的对于永恒的追寻。在这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歌舞中,我们感受云天的变幻,抚摸历史文化的脉动,觉解生命原初处的诗情。这时,拉容西洛情不自禁地随着唱了起来,店家将音响的音量调小,西洛的歌声在书店里盘桓跌宕,所有购书的人都像我一样静听这来自雪峰草原的歌唱,暗夜把他的歌声装点得如此轻灵悠远。

买好唱片已到了九点多钟,他要回歌舞团,我去落住的饭店,我们这歌声里的短暂邂逅在道别声中落幕。我对他说,希望有朝一日他能到武汉献唱,我一定去看他放歌江城,去听他那雪山一样纯净,高原一样宽广,落照一样深情的无尽乡音。

作者介绍:李耀南,武汉大学哲学博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哲学与中国美学史的教学研究,学术专长:老庄哲学,汉代哲学,魏晋玄学,东晋佛学,中国美学。专业论文论著及各种诗文发表。应邀在图书馆、市民大讲堂、书院、佛门禅林、大学、各地国学班和企业总裁班讲老庄哲学和中国哲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视听发烧网
探秘南极洛:云南迪庆的最后一片原始秘境
藏族天籁歌者谢旦粉丝团体
1978中国唱片|苏凤娟(女中音)独唱《祝酒歌》
云游 | 从峡谷到雪山,一步换一景,云南经典徒步路线不容错过!
观云台·迪庆|徒步天堂,这份“王炸”秘境大盘点拿走不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