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与三道巷小学

我与三道巷小学

文/侯建    图文编辑/王成海

我八岁念的一年级,那时也沒有学前班、幼儿班的。在我们村念完三年级后,四年级去了五里外的大豆铺中心校三道巷小学,时间大概是1977年秋天吧。


三道巷小学说是个学校,根本就沒有院墙,孤零零的两栋土坯屋,三间做教室,一间做办公室,还有一间是由安字号调来的学组组长殷玉敏老师住着。

院子里栽着几颗红心杨树,最常见的风景是那种灰色的麻雀站在树杈上与树枝一起摇曳着,叽叽喳喳地奔跳着玩,偶尔也见喜鹊光顾独占鳌头。再有就是房后有个跳远坑与门前那两个蓝球架子了,那时的蓝球很珍贵,一般老师不给我们玩,再加上我们年龄也小,所以几乎沒玩过。记得就是赵清国、赵连玉、王雪峰、吴国华等几个年轻的老师时常还舒展下筋骨,抛几个蓝框球。


殷老师是组长也是代课老师兼班主任,还是小学校的管护者,一身兼多职。高高的瘦瘦的,穿着一身黑色衣服很精神,走路很快,一双豹眼炯炯有神。操着沙哑的嗓子喊着“今天谁打扫卫生?”“为甚迟到?”“xx同学把那几个生字每字操写一百个!”等等,很是严肃而威严,我们很怕他。记得我因为与同学打架,还被他请到办公室用教鞭抽过。

那时我们的生活很苦,路远也没有代步工具,全凭两条腿走。中午也不回家,吃着妈妈给捏的玉米饼或莜面山药烙的土豆饼,就着办公室的开水或冷水充饥。白面馒头那是很奢侈的食品,除非有客人来吃上一顿,平时是吃不上的,肉食那更是沒有,只有过了小雪后杀猪或过年时才能美美地吃上几顿。

后秋天拔麦子已结束,我们也开学了,天也渐渐地冷了下来。有时候下午最后两节课是不用上的,殷老师一声令下,由各班老师(记得是王瑞老师与赵连玉等老师)带领我们挎着蓝子或背着书包拾麦穗,还比赛。看谁拾得多,老师说卖了钱发铅笔或本子做奖励,但麦垛子上的麦穗是不能掐的,更不能偷懒。那个年代的麦子种的不像现在这么稠,因为种地不上化肥,也沒有化肥这种肥料。每亩只产三、四升的麦籽,如地力好,雨水赶上了也能有百八十斤的收成。立秋后农民就开始拔麦子了,不能使用镰刀收割,听老父亲说麦根留着还能将麦穗养的更加的颗粒饱满,因麦穗有麦芒还奓奓乎乎的,天生就有排它性,不易聚拢,熟到了的麦子头还很脆宜掉穗,所以就有了“拔麦子,割莜麦”的传统收割方式。


由于拔麦子干净的原因,我们拾麦穗很困难,一块地里也拾不了多少。三道巷周边麦地,在天冷前隔三差五的我们几乎全走遍了,也没觉得累!而是一个享乐玩耍的美好时光。每个教室的角落里都有着一大堆麦穗,等到碾场时再搬腾出去,借用村里的骡马,拉着个碌碡,一圈圈地转,再一掀一掀地杨起落下,就变成了一堆黄红色的麦粒了。我们享受了这个过程很是自豪,也知道那两个算术本有着落了……

END


猜您喜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心愿
拾麦穗——生产队的往事
老师手中的麦穗
小学语文(小升初)模拟试卷(1)
江南旧闻录之没有儿童节的童年
老师让家长签“安全保证书” 姑姑到校扇老师耳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