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那亲爱的父亲和母亲【一】

我那亲爱的父亲和母亲【一】

文/李忠山   图文编辑/王成海

我不知道一个人到了什么年龄才算真正的成熟,大概因人因时代而异吧。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们的父母比我们承受了更多的苦难,也比我们成熟得更早。

我的父亲生于1954年,在父亲十多岁时,我的爷爷去世。父亲还有一个姐姐,但比他大很多岁,而且出嫁的也比较早。所以在很长的岁月里,父亲与奶奶相依为命。父亲的童年是在贫穷和饥饿中度过的,幸运的是奶奶大力支持父亲读书,想让他通过读书来摆脱农村进而光耀门楣。


父亲出生在陕北黄土高原上一个峁上,那里干旱少雨、沟壑纵横、生活极其艰难。人们吃水要到深沟里去挑,烧炭也要去沟里挖掘,那时候没有人管控资源,挖开石头里面就是煤炭。谁能料到几十年后,这里的人们会因为这里的丰富煤炭资源而发家致富。当时的学校在另一条沟里,距离父亲的家有七八里地。即便是翻山越岭和忍冻挨饿,他都坚持下来并且顺利地考入了县里的高中,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方圆几里,只有极少数的人才能考入高中。父亲极为孝顺懂事而生活也很仔细,在县城高中读书时,还把学校发的粮票攒下来买成挂面带回家给奶奶吃,这大约是奶奶一生最引以为傲的事。

然而一个人的命运总是和这个时代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他读书读到高三第一学期时,赶上我们国家的文化大革命爆发,当时中央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于是父亲不得不停止学业,又回到了那个他熟悉的但又时刻想摆脱的农村,他是怎样适应这一转变的,我不得而知。这一回去就是几年,他在村里负责驾驶拖拉机。等到1976年恢复高考时,父亲在学校所学的那点知识也几乎遗忘殆尽。他只记得两个英语单词“Chairman Mao”、“factory”,估计还是会读不会拼写。我不知道父亲是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情走入考场的,据他回忆,数理化三科的试题,他大部分都不会,语文只记得作文题目“难忘的一件事”。那一年我们国家先后有周恩来、朱德、毛泽东三位伟人逝世,父亲说好像让他们写这些事。我也不知道父亲是怀着怎样复杂的心情走出考场的。
 

 
这次考试,彻底断送了他凭借读书摆脱农村的梦。尽管有太多的不舍与无奈,他还是接受了这个残酷的现实。
  
我确信父亲读书是很用功的,我小时候看到过父亲用过的一本笔记本,大约是他读完高中回村务农时用过的。笔记本的扉页上写着的却是一个陌生而又文雅的名字。父亲说那是他嫌自己的名字太土,自己起的另外一个名字。可惜不知什么原因,那个名字一直没有叫出去,后来父亲用的还是奶奶给他起的那个很土的名字。笔记本上的字迹很清秀,还有一些简短的诗以及用钢笔画的很好看的花和鸟。即便年幼的我也能从那本笔记本上强烈感受到他当时的情怀与志向。他至今还保留着高中时的两张照片,一张是毕业留念照。一张是父亲和几个与他关系要好同学的合影。相片中的那些同学个个穿着干净整洁的制服,英姿勃发、风华正茂,父亲的相貌尤其出众,浓眉大眼,仪表堂堂。虽然那是个物质和精神都极度匮乏的特殊年代,但依然阻挡不了年轻人对人生的憧憬。


结束了读书生涯的父亲就和同村的青年外出打工。来到县城,得知当时县政府正在修建二郎山急需招募工人,父亲他们就来到与二郎山相邻的那个村子住下开始打工,每天干的都是搬运石头的重活。打工结束时父亲挣了八十多元,更重要的是父亲在那里认识了我的母亲,因为他们住的那几眼窑洞正和我外婆家的窑洞是一个院落,这正是千里姻缘一线牵。我估计是当时父亲的书生模样与行为举止吸引了母亲。

再后来,父亲和母亲开始交往,奶奶很快到外婆那里下了聘礼,之后举行了简单的婚礼仪式,他们去县城里照相馆照了二寸的黑白结婚照。婚后第二年生下了我,两年后又生了弟弟。

我的母亲生于1959年。外公、外婆育有两男两女,我的外公是村里的民办教师,可惜得了咳嗽不止的毛病,到后来是咳血,现在看来是类似于肺结核一类的病。外公在子女均未成年的情况下就离开了人世,据母亲说,是外公不堪忍受疾病的折磨而吞了一把药。


母亲记性好,极爱读书。然而,当她读到小学二年级时,我的小舅出生了。外婆做完月子还要去生产队劳动,这看孩子的任务自然落在了母亲的身上。对于一个爱读书的孩子突然宣布:你不能读书了,那是一种怎样的摧残与折磨。母亲哭过闹过,可还是无济于事。妈妈常常说她一辈子也不可能忘的是一篇课文的开头一句“明明和森森去砍树”。因为那一天她本来是要去学校学习这篇课文的。母亲的读书经历在她的嚎啕大哭继而无限绝望中从此彻底结束了。

母亲把小舅看护到上学时,她又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她在劳动方面也是极为能干的,每天和外婆去河边拣青石,然后用铁锤敲碎,敲成石料,再用筐子挑到附近的火电厂卖钱。她还要为一家人做饭、缝衣服、纳鞋,她的宝贵的青春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这个贫穷的家庭。

和父亲成家后,母亲依然里里外外辛勤地劳作,对奶奶也很孝顺。我记得母亲年轻时为了贴补家用会去干各种能挣钱的受苦营生,她在夏天会去折柳条,扛回到家再撸掉外面的皮。然后把又白又细的柳条晒干扎成捆,才能卖很少的钱。当时村里家家户户都在做这件事,附近的柳林中的柳条早就被村里的人折光了。记忆中,母亲和同村的妇女会走十几里的路去别的村子折柳条,而且大都在夜里。我每次看到母亲回来时总是扛着明显比别人多出很多的一捆柳条。母亲眼尖手快,干什么都好强。十几里的路,二三十公斤重的一捆柳条,抱是肯定不行的,要扛在母亲瘦弱的肩膀上,在黑暗中前行。“女本柔弱,为母则刚。” 母亲的肩膀蕴藏着不可思议的力量,这种力量足以震人心魄,光前裕后。
母亲心灵手巧,虽然只上过一年多的学,她还是牢牢地记住了很多字。电视上的字有很多不认识,她问过我们一两遍后也能迅速记住,有时还能通过意思领会出一些不认识的字。母亲还会缝补衣服,她的针线活也很好,针脚又细又密,我们兄弟俩小时候的布鞋都是母亲做的。

母亲不光农活干得好,还特别会做饭。在我十来岁时,我记得有次父亲从外地买回一箱挂面,每次吃面时,母亲都是煮很少的面,但会熬制很多的臊子,臊子是用极少的油和肉与葱蒜炝锅,将土豆、西红柿、豆角切成丁加进去,这些食材都是自己地里种的,可以多放一些进去。即便是这样,我们每个人都吃得很香。

有一次,家里来了一个客人,是从母亲娘家那里来的。母亲热情地招待了了他,给他做了饭,虽然是面条,但却是用炒熟的鸡蛋做的臊子,我第一次知道了这叫鸡蛋面,那顿鸡蛋面的美味是我终生难忘的。当然,只有来了客人,母亲才会那样的不吝惜成本,做那样好吃的面条。


记得那时正月的饭菜是最好的,因为年前炸了肉丸子和红烧肉。说是肉丸子,但肉并不多,但是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好吃的美食了。盛在碗里的丸子大约有五、六个,我一开始是舍不得吃的,先把菜和米饭吃完,再细细品味丸子的味道。弟弟的吃法与我相反,他是先挑着吃丸子,再吃米饭和菜。所以当我吃丸子的时候,弟弟的眼睛是直勾勾地盯着我碗里的丸子。我那时颇感自己聪明,有一种后发制人的愉悦感。

想想现在,我们每次和亲戚朋友去餐馆吃饭,都会点很多的饭菜,儿子看着一桌子菜,懒洋洋地动着手里的筷子,吃饭对他来说仿佛就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此一时,彼一时,儿子的童年与我的童年,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造化弄人,父亲本来是个书生却无奈成了一个受苦力的人。父亲为了全家人的生计四处奔波,先在陕西那边与人合伙开了一个三四轮修理部,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后来去碱湖、煤矿、工地都打过工,还贩卖过西瓜与白面,驾驶三轮车跑黑出租。但无论父亲怎样努力,生活都没有多大改善。“生活的苦涩有三分,你却吃了十分。”用这句歌词来形容父亲是多么形象又多么心酸。

父亲是摆弄机器的好手,他驾驶过农业社的手扶拖拉机,后来的三轮车、四轮车更是驾轻就熟,父亲还会修理车辆。为了多挣一些钱,父亲买了土豆加工和玉米脱粒的机器。
  
土豆加工是在深秋时节,家家户户把准备吃的优质的土豆储存起来,而把一些小的土豆磨碎进行深加工,制成淀粉,用来做粉条。父亲的这台土豆加工机器安装在三轮车上,为有需要的农户上门加工。大约有半个月的时间,父亲的三轮车带着这台机器几乎跑遍了周围的村庄。秋风瑟瑟,吹在父亲深红的脸庞上,父亲却暖意融融,因为他在盘算今天可以挣多少钱。在乡间的小路上,父亲的三轮车就像村庄里最鲜活的血液。
 


玉米脱粒是在来年开春最为重头的农活。这里的农民大都种玉米,玉米的产量就是一家农户最大的收成,几乎家家都有二三十石的玉米。经过一个冬天的晾晒,玉米已经脱去了水汽,是时候颗粒归仓了。父亲的玉米脱粒机又派上了用场,这台机器是安装在四轮车上,远比土豆加工的机器要笨重。每到一户都要装卸,极其耗费体力。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加工时产生大量的粉尘会吸入口鼻。而一旦机器启动,就意味着长达两三个小时的不间断的高强度的劳作。机器轰鸣声中,父亲专注地照看着机器,顺便帮着干活。加工结束时,每个人都灰头土脸,须发皆白,唯有鼻孔是黑的。父亲经过短暂的休息,喝上一口水,随即装好机器,奔赴另外一家。人们都说劳动是光荣的,光荣的背后其实是无限的艰辛。(
未完待续……

文章
精选

在公社礼堂看黑白电视的难忘时光

是什么原因促使蒋介石非要枪决山东省长韩复榘

上世纪三十年代察右后旗红格尔图罕见历史照片

姐爱如母, 追忆我那母亲般的大姐

我在内蒙炒川菜

【作者】李忠山,汉族,出生于1981年,内蒙古鄂尔多斯人。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2003年参加工作,成为一名教师。爱好读书、散步、乒乓球、游泳。最喜欢的一句话:“要么读书,要么走路,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学生时代,特别喜爱语文这门课程,工作后,阅读了一些国学方面的书籍和中外名著,深深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业余时间,还喜欢观看与文艺相关的影片和电视节目。观看最多的视频有: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凤凰电视台的的《李敖有话说》、马未都的《观复嘟嘟》、高晓松的《晓说》。求知的心越强烈,越发现自己的渺小与无知。2017年,遵从自己的内心,开始写一点短小的文章。虽然醒悟得有点迟,但我相信,只要不忘初心,终能砥砺前行。

【声明】本平台“老事旧人”本是一个个人文学原创平台,现在向广大的文友开放,如果喜欢文学创作的朋友有符合本平台风格的文章想发表,可以加本人微信,顺便提供作者介绍和一张个人照片,通过微信直接发来。本平台文章多为原创,欢迎大家分享转发,但任何其它媒体或自媒体在未经授权情况下不得私自转载,如转载请联系本平台授权,且一定注明作者姓名,文章出处:微信公众号“老事旧人”,本文图片来源于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荐|何加法:秋
又是玉米收获时
隆冬的夜晚
活着,就是一种幸福
难忘那年端午节
父亲点亮的村庄 转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