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老家米家村:【二】村里曾经出现的人才

〓 第  948  期  

文/冯国庭  校对  编辑/王成海

本平台“老事旧人”为原创文学平台,所发作品均为原创作品,欢迎大家转发、分享,谢绝任何媒体在不经过本平台同意的情况下转载和盗用本平台文章,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我的老家米家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一百来户人家、四百多口人,别看村子不大人口少,但也曾经出过一些人物和人才,这些人物虽说不是很显赫,但在当时当地绝对是很有名气,甚至有的名震全旗。

我首先说说邻居刘官来,如果还活着,应该90多岁了。在建国土改期间,刘官来是个进步青年,在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加土改运动,带头搞互助组合作化,直至在成立察哈尔右翼前旗人民政府时,刘官来被推荐为首届人民政府委员,在《察右前旗志》一书中都有记载,在察右前旗第一届人民政府十三位委员照片中,其中就有刘官来的照片和图片人物介绍。前段时间我回村里还听人介绍说,刘官来和凉城的郭老虎当年是同一时期的先进人物,都曾经参加过五十年代最早的全国群英大会。

米家村还有一位姓刘的,叫刘官有,在全国解放战争期间,他母亲把他送入部队,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他是我们村唯一的一名参加过解放战争,并且跨过鸭绿江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人,在米家村人的心目中,刘官有就是一位英勇无畏的英雄,我认为不仅刘官友是一位有理想有抱负的英勇热血青年,而且他母亲能送子上战场,也应该是一位伟大的母亲。

刘官有参军以后,在当时战争环境和过去那种通讯条件下,他的单身母亲一直不知他的音讯,只以为他打仗已经牺牲,老母亲整天以泪洗面,经常整夜无眠,甚至半夜起来在院子里转圈圈,后来因过分想念儿子得了一种毛病:在呼叫某个人的时候,不能直接把名字说出来,而是叫了一连串人的名字,甚至把平时使用的农具名称还要叫一串,最后才能把你的名字叫出来。尽管这样,但这位母亲从来没听她说过送子当兵的后悔话。

直到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刘官有所在的部队回国驻扎在保定市后,他往家写了信,给老母亲报平安,随后又选择时间回来探望老母亲,不仅这位老母亲惊喜万分,热泪盈眶,而且全村人都万分高兴,男女老少都去刘家看望这位抗美援朝凯旋归来的英雄,都夸奖他是好样的,在枪林弹雨中没被国民党军队和美国鬼子及联合国军队打死,一些老汉们很神奇地说,官有肯定会躲枪子,还有老年人说的更神,说一定有神仙保护,总之各种说法都有,说的刘官有神乎其神,其实都是敬佩他保家卫国的勇敢精神,并为他能平安回家而惊喜和高兴。但唯一遗憾的是,和他同龄的人早已成家,孩子都挺大了,但刘官有还是单身一人,这完全是国民党和美帝国主义造成的。国民党及美帝无情,但米家村人有情,为了刘官有的婚事,人们都给他张罗说媒介绍对象,一定要选择最好的姑娘介绍给他,决心要让米家村这位保家卫国的英雄尽快结婚成家。在村里众人的张罗下,很快与隆盛庄一位心底善良,人才出众,家庭根子正的好姑娘喜结良缘。

直到八十年代初,刘官有从部队以团级职务转业回乌兰察布,任二轻局党组书记,直至前几年因年迈体弱得病而去逝。

在一九八五年我在化肥厂工作的期间,刘官有长大成人的儿子被安排到化肥厂,但不理想的是被安置到全厂最最艰苦的岗位,虽然我与他及他儿子接触甚少,并不熟悉,但我知道他是我的老乡,更知道他是我们村唯一的一名抗美援朝英雄的后代,我出自内心地同情,并想给他力所能及的帮助,后来当我主管了全厂生产后,正巧电工车间需要充实编制,在全厂范围内选择任何人都可以,但我唯一选择了刘官有的儿子,让他当了电工。人常说:帮别人忙,自已高兴,何况我帮的是最可爱的人——参加过解放战争和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出生入死英雄的后代,当然我更感到欣慰和高兴。

说了半天刘官来和刘官有,一定有人会问是不是弟兄?他俩确实是弟兄,并且是同胞亲兄弟,前者是老大,后者是老二,我为我们村有这样两位亲兄弟人物深感骄傲!

以后米家村还在陆续出人才,特别是在六十年代,村里开天辟地以来,同时出了两位大学生,一男一女,村里人们给送了个很特别的名称,叫龙凤秀才,男的叫冯国瑞,女的叫刘淑珍,这下可轰动了全村乃至全乡,无人不在议论夸奖。

此时有人可能会问:冯国瑞是不是你(冯国庭)的哥哥?其实是不是我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当地包括我们米家村,祖祖辈辈都是种地的庄户人,真正有知识、有文化、有学历、有文凭的人基本没有,反而普遍都是文盲或半文盲,这一下同时出了两位大学生,那真是古往今来第一回,不仅家里人高兴,而且全村人都有荣耀感,一有机会就想显摆一下。

冯国瑞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了英语专业,毕业后在内蒙古警察学院任英语教师,一生在讲台前教书育人,积劳成疾,最终死于工作岗位上,被内蒙公安厅授于烈士称号。刘淑珍考入内蒙古工业大学,学了化学分析专业,毕业后先在丰镇市中学任教,据说后来去了天津某校继续任教,直到退休。

米家村虽然是一个远离城市、地地道道的小村庄,但在那种环境和条件下,先后能出现了这些人物人才,我作为米家村人,尤为高兴和感慨!

【作者介绍】冯国庭,1949年底出生,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人,1968年入伍,边防兵,1973年转业,在前旗化肥厂工作,2004年退休。之后到北京打工养家,后个人开办一小型企业,现在身份仍是北漂。平生喜欢阅读,闲暇之余也偶尔写写文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散文精选:老屋
【年选征文.散文】刘敏||远去的村庄
情感 | 老家的四儿
18岁农村娃考上北大,全村凑钱赠路费,百亿身价后送每户村民别墅
我的继父:39岁那年,他入赘到我家
刘芝清||走进老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