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村里三大爷老汉的悲喜人生【二】

〓 第 1446 期  

文|王成海

上文阅读,点开即看:

村里三大爷老汉的悲喜人生【一】

用现在的话说,卜老汉应该是因心梗而死,但当初谁也说不清楚是因啥突发疾病去世的,因为老汉在去世前没有任何征兆,下午还在干活儿,就是在吃晚饭期间,吃着吃着把头一低就过去了,据说当时吃的是莜面糊糊煮冻山药,所以村里甚至有人说老汉是被冻山药噎死了。

三大爷父亲的突然去世,对村里多数人而言还是很惊愕的,尤其一些老人在惋惜的语气中,甚至不无羡慕地说:“咋也不咋的一个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呢?”“唉,人呀,头上顶了个死,活过今天还不知道明天怎么样了。”“不过这也好,一点生病的罪也没遭受,那是上辈子积德了,咱们以后能像人家死的这样利索就好了……”

三大爷一家忍着悲痛,把父亲安葬完毕,也就到了春天种地的时候了。

这年是我们村土地下放的第一年,除了像二懒日这类人和个别队干部们有点不适应外,大部分人都欢天喜地,田地一能劳作,人们就急急忙忙地寻找对脾、合适的人家商量搁犋种地。

三大爷家八口人分了一头骡子,我们家七口人抓了匹马,因为两家是二十多年的邻居了,三大爷和父亲知脾合性,都属于能吃苦的勤快人,平时来往就不错,现在两家人口差不多,分的牲口的力量相当,就是三大爷家的土地比我们家多出四五亩。父亲和母亲私下里曾说过想和三大爷家搁犋种地,还没等父亲去探问,一天傍晚三大爷劳动回来,就趴在墙上喊父亲商量此事,三句话没说就定了下来。于是从春天耕种开始,到秋天场面粮食归仓结束。我们两家的农活儿需要各干各的时候分着干,需要合伙的时候合着干。那年,我们两家的庄户都不错,当年就解决了三大爷父亲“欠欠吃几顿馒头”的心愿,但可惜的是三大爷父亲没能看到自己心心念念的这个美好愿景。

自从三大爷父亲去世以后,三大爷又把他父亲医生的这个衣钵继承下来,经常被村里和邻村的人们邀请去看病,三大爷有时候干农活儿回来屁股还没着炕,就得骑着他家的那辆烂白山牌自行车驮着个药箱子三村五里地出诊,尽管这很辛苦,但三大爷每每接到有人让看病的消息,打心眼里还是挺高兴的,因为别看家里的温饱解决了,可他知道自己家分外比其他人家费钱,别人家生活越来越好,而他家却似乎比原来还不如呢。大儿子太平已经高二,二儿子初中马上毕业,三儿子明年就要上初中,大女儿小学三年级,小女儿马上也要入学,这都需要钱说话。别看每次他给人看病也挣不了几个钱,但多多少少能给孩子们攒几个学费,对家里大大小小也是个帮助。

说也奇怪,三大爷父亲曾经说过一定要尽力把孙子们供成书出人头地,三大爷也因此铭记在心,关键是他家的这些孩子们成器,小时候和村里孩子们玩的时候感觉不出有啥特别的聪明,到了学校一个比一个学习好,正因为这样,三大爷、三大娘两口子天天日出日落受得灰头土脸,忙得脚后跟也快朝前了,也是乐呵呵的,从不言半个苦字。

看着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一个中途退学,帮助父母干农田的活儿,太平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思想上非常纠结。家里奶奶已经上了年纪,父母累死累活要种四十多亩土地,还有养猪、养鸡、养羊等,尤其要供他们兄妹五个读书,而他作为家中兄弟姐妹中的大哥,而今已经十七八了,完全可以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庄稼汉,替父母分忧解愁了,而不应该家里的啥也不管不问,整天蒙头于学校的课桌上……

有了这样的想法后。就在这年,已经看看再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的太平,在秋天快要开学的时候和三大爷流露出不准备读书的念头,三大爷一听,大吃一惊,问怎么回事?是不是学习跟不上去了。当儿子嘟囔着说出,他是心疼父母,想辍学为父母分担劳动的时候,一向很温和的三大爷瞬间变得狰狞起来,大声唠叨儿子说:“你不记得你爷爷说过的话?你给我好好读书,读好书是你们的事情,掏钱供你们是我的职责,钱从哪里来,用不着你们小孩想这个问题,我和你妈自有办法……”

太平被父亲训斥了一番,没吱声,只是眼圈发红起来,扭头走出家门,悄悄来到大门外那片树林旁的小河边,蹲在地上抱着头哽咽了许久。

本来他学习一贯就是全校的前三名学生,高中毕业考个大学,那绝对是笼荆里面取馒头——手到擒来的事情,他的前途应该是光明一片。如果现在就辍学,那他这一辈子注定就是个庄稼汉了,他也不舍得啊!可残酷的现实就摆在眼前,尽管父母像个陀螺似的,不分昼夜地运转,可家里的钱越来越紧张,接下来自己考住大学,念,还是不念?与其等考住大学因为没钱不念,还不如现在了断,省的到时候更后悔……

父亲的一番唠叨,不但消除了太平的愧疚心理,也更激发了他奋进学习的力量,他发誓一定考住大学,快点工作挣钱,至少能避免弟弟、妹妹们中途失学。

1984年,太平以全县理科状元的身份被内蒙古大学录取,同一年,二太平也以优异的成绩被集宁一中高一录取。

消息传开,村子里很多人都羡慕不已,因为这可是我们村自解放以来的第一个大学生啊,且还是全县第一名。于是有人见了三大爷半是敬仰半是玩笑地说:“卜大夫,你们家是咋管孩子们的,你的孩子咋个个是胶皮脑筋?能不能告给我们点,我也想让孩子多念几天书了,可家伙们就是说听不懂老师糊七乱八地嚼嚓啥了,天天回家和我打闹的不想去学校。”三大爷呵呵一笑说:“我哇和你们不一样?文化没有,屁也不懂,咋管了?我不知道。每天农活干得都喘不过气来了,我也没琢磨过这个问题,说太平考住大学?我看纯属瞎猫遇了个死耗子——碰打住的……”

当然也有人对三大爷家太平考住大学一事,抱着一种酸溜溜、难以言说的心理,于是背后就喜欢说点不咸不甜的风凉话:“哼,就那样不管妈老子的死活,天天抱着本书昏天黑地地背,我家孩子如果也那样,也还能考住了,但我不舍得让孩子受那苦,不稀罕。”于是有人附和道:“就是,在理,再说了,考住哇想做啥了?这社会,今天这呀明天哪呀的,四六年的时候,李大老汉的儿子没去北平读大学?结果走了个拍马不回头,谁知道去了哪里了?我看死的连个骨殖也没了,庄户人就好好地种你的地哇,别癞蛤蟆一样整天想天鹅了。”“对,念书能认得个头朝上下就不赖了,真还不是蛋拽的想上天了?念上半天家里的钱也花光了,最后啥也做不成,个人连娶媳妇也误了,父母连抱孙子的机会也没有了,那才叫糟心了。”

抱着这样观点的人还真不少,一个接一个地高谈阔论着……

不管村里人怎样说,却丝毫也不影响三大爷尽力让孩子们读书的念头,前几年早就有人劝他让太平辍学打羊伴子,攒钱准备娶媳妇,他为此还和人家争了个耳红脖子粗。现在儿子考上了大学,读书这些花费、开销家里实在一时半会拿不出来,但还绝不能让孩子念不成书,一定得想办法把钱在儿子开学前凑起来。

就在三大爷天天寻这个问那个,想到乡里信用社贷点款,三大娘求爷爷告奶奶满村里借钱的时候,一个好消息从天而降到了三大爷家……【未完待续】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权力的较量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乡村拍案惊奇
一个自称富二代的大学生肆意挥霍,调查记者发现…
奢侈教育VS苦难父母
老汉在杯中下药,把少女带回家,父子兽性大发,气得我手机都摔了
家有长寿老人,是福气还是祸事?80岁老人的亲身经历,值得深思
老汉给小乞丐一个馒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