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探秘呼和浩特名胜景点公主府

〓 第 1650 期  

文|杨文利  编辑|王成海

我的大学生活远在东北,学制两年,似乎一晃眼的功夫就消失不见了,没有享受够校园学习时光就迅速变大到需全身心付出的教学时光,工作不能马虎,生活也要有质量。

1993年春暖花开之际,适值五一节放假5天,我背包来到还在内工大化工系读书的闺蜜这里。骗母亲说:想去看看哥嫂和侄女,讨要出50元钱,加上平日节省的零用钱,买了张去呼市的火车票,还是绿皮慢车,直奔而去,见到了正在开校运动会的同学,因男多女少比例失调,有失观感的缘故,还被临场征用参加绕场一周的入场仪式,现在想想是多么的美好啊!也由于这样的入场亮相,引起了同级其他同学的注意:咦!这像是谁谁?她怎么上工大啦?于是乎,召集齐几个同学一起游览了附近的景区——公主府。

公主府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占地18000平方米,是塞外保存最完整的一处清代四合院群体建筑。全称固伦恪静公主府。当时对景区外的碰碰火车着迷,玩的刺激,根本没细探究它的历史渊源。时至今日,才忽然想起来,是哪位公主的府邸?一座青瓦碧墙的豪华院落为何会坐落在人烟罕至的大漠腹地?那么,现在让我们拨开历史的晨雾,去聆听那段悠远的钟声,一起解密是哪一位女子的传奇故事!先告诉大家:她的身份在历史上相当的高贵和特殊,她是清朝康熙皇帝的第六女固伦恪靖公主,又称四公主——和硕恪静公主,甚至民间有河蚌公主的称呼。因满语“河蚌”是参谋之意。她的这么多称呼离不开她一生中的三次册封:据史料记载,和硕恪靖主是康熙皇帝的第6女,深受康熙喜爱,一生当中曾3次接受册封。第一次是公主年仅13岁时,因"既娴内治,宜被殊荣",被定格为重点培养的政治对象,封为"和硕公主",第二次是公主18岁,出嫁和亲,已下嫁漠北蒙古喀尔喀部土谢图汗长子敦多布多尔济1年之久,因"居心柔嘉,妇德无违",故封"恪靖公主"。第三次是雍正元年,雍正皇帝特赐她金册,并晋封为"固伦恪靖公主",时年已46岁。

她下嫁的历史背景是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第三次亲征漠西蒙古噶尔丹,漠北古蒙古喀尔喀部希望“从征效力”。康熙就将自己18岁的六女儿和硕四公主赐嫁喀尔喀部敦多布多尔济,是清皇室第一个与漠北联姻的公主。

公主理应跟随额驸敦多布多尔济返回漠北土谢图汗王府所在地库伦(今蒙古国乌兰巴托),十几天长途跋涉,他们来到漠南清水河县(属呼市)。当年漠北征讨噶尔丹的战火未熄,康熙帝为了公主的安全,降旨暂住清水河。公主出嫁后“居心柔嘉,妇德无违”,19岁康熙第二次加封她“恪靖公主”,以褒扬公主为巩固北疆,恪守靖藩的功绩。恪靖的封号明示她负有“绥靖藩服”的使命,就是说要她来监督夫家。六公主的“和亲”,实质上是清王朝对蒙古贵族羁縻政策的一环,也是对在喀尔喀蒙古有雄厚实力的土谢图汗实行“恩威并施”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

此后外蒙喀尔喀一直服从清政府,保持了二百多年的和平安定。六公主下嫁之际,正是喀尔喀蒙古时局动荡之时,而归化城局势稳定、商业繁荣,是大漠南北重要的物资集散地,加之距京城较近,夫君又承袭了王爷,公主与王爷遂北返归化城(今呼和浩特)暂住。康熙亲征噶尔丹凯旋回京,途径归化城驻跸,额驸奏请康熙帝,在远离闹市5里的城北划地独辟胜景建府,供公主永久居住。额驸敦多布多尔济王爷半年驻库伦(外蒙乌兰巴托)办公,半年在归化(呼市)府第陪公主并办公。限于当时的形式,恪靖公主权力很大,不受归化城将军、都统衙门的管辖。漠南、漠北、漠西,归化城各级官吏政事的处理都要请她参政议事,有替皇帝监国的意味,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帝又将这位年已44岁的皇姐赐封为固伦恪靖公主,并造金册。固伦满语意为天下之一。皇后所生的女儿才能冠名为固伦,是最高级别的公主,册封表明四公主的品级又提升到与亲王同一个级别。《公主府志》记载有“恪靖公主为人恭俭柔顺、不恃皇家之骄、善敦妯娌、娴于礼教。”她在清水河居住时,康熙皇帝御赐田地48000多亩,公主在这里招民种田,开凿水渠,引水灌溉。当地百姓自发地为她刻立了德政碑,盛赞她“宽以待民,抚民亦如赤子,其立心也公,其立政也明”。


当时恪靖公主在呼和浩特地区“事事过问”,权力很大,归化城各级官吏政事的处理都要请她参政议事。公主府曾三迁,初居清水河县花园巷,后迁呼和浩特市旧城西北的扎达海河西岸,雍正年间(1723-1735)又修建了现存的这座府第东郊美岱村,美岱村附近的大黑河上四村水浇地尽属公主府,其后裔多居住在这里。公主府附近为其牧场,后建村落命为小府、府兴营等。恪靖公主嫁到漠北蒙古后,未曾在那里生活,而是选择了归绥城定居并终老。就是替父看管这片土地。

公主府主体建筑布局为四进中轴对称,外墙为青砖磨面干摆墙,做工严谨,屋顶为削割瓦,主要建筑脊兽为龙、凤、狮、天马、海马。府内建筑砖雕精美,内容以花草、动物为题材,可惜多数已失,只完整保留下来仪门、静宜堂西厢、寝宫3处的3块。府门正前方照壁,长24米,高4.3米,下方须弥座高1.15米,须弥座上凸起48根立柱,喻蒙古四十八家王爷共扶大清江山。

固伦恪靖公主是第一个嫁到漠北蒙古的清朝公主,也是嫁的最远的一位公主,也许是不适应漠北的异域风情,也许是留恋内陆的平静生活,但她又无法回到京城与家人团圆,恪靖公主最终选择了漠北和京城的东西中间点--归绥城美岱村作为她的府邸,并在这里度过了人生大部分的时光,直到雍正十三年三月去世,去世时58岁。

固伦恪靖公主,大清公主第一人。身为大清公主,该做的她都做了:不该做的她也做了!公主死后,归葬漠北婆家领地喀尔喀蒙古,今天的蒙古国额尔德尼苏木。《公主府志》中固伦恪靖公主的后代曾记载:“先祖四公主,死后北归库伦,葬于汗山面山腰间,凿将棺挂于中,下不涉泥。”汗山即今天的蒙古国肯特山脉。与康熙的东陵又成南北中轴线,是康熙远嫁和亲的公主中最有政绩,而且将和亲政策贯彻的最为独到和彻底的一位女性。至死都替她的父皇守土如家,替大清朝守护着北部边境的安宁。固伦恪靖公主的册封金册如今在蒙古国家博物馆展出,公主归葬地现在还有公主庙和公主坟等遗存,祭拜的香火至今不断。

这就是本期我讲述的康熙第六女和硕恪靖公主以及她生前居住过的府邸,位于呼和浩特市新城区通道北路62号,在呼市当地,人们更习惯直接称呼其“公主府”,已经成为呼市人耳熟能详的一处地标的前世今生。公主远嫁蒙古和亲,维持满蒙两族联姻,参与政事:罢官,修制,理税,安民,政绩突出,真正实现了保持友好交流,稳固边境的作用,她督查和监国有功。所以,固伦的荣誉也是她牺牲自己奋斗出来的。她的府第在归化城中是独立王国,比封疆大吏们办公的将军衙署规格和礼制都高。

公主府是呼和浩特古城中心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群,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处保存完整的清代公主府.有“西出京城第一府”之称,她就是这座独具特色的塞外清代四合院的女主人之一。"和硕恪靖公主"或称"固伦恪靖公主",与蒙古草原的和平安宁息息相关,她的品级封号以及金册诉说着她非同寻常的一生。为了让蒙族人吸纳汉族人的农耕思想,她把封地也叫胭脂地送给从内陆逃难逃荒来的饥民耕种。既帮朝廷解决和安抚了难民问题,又解决了蒙族人游牧放牧,不种地不耕种,不事农桑,荒芜土地的生活习俗问题,也发展和推动了蒙古族的农耕文化,为后来历史上有名的走西口,人口流动浪潮,推波助澜。让阴山南部黄河流域的河套平原成为清政府的天然大粮仓奠定了基础。她帮助丈夫和他的蒙古民族,开垦土地,开疆守宇,改善水利,教化百姓。参政议政,促成《喀尔喀三旗大法规》的制定,政绩天地有份,日月可鉴,所以,深受蒙汉名族的爱戴,权倾漠南、漠北,漠西,让满蒙两族再无战事和摩擦,维稳效果推及100多年,直至1911年的清朝末年。现在的外蒙古国本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清朝入关之前就因满蒙的指婚联姻变得亲上加亲了,而恪静公主和亲远嫁,是清朝初年为了稳定大一统局面,康熙帝对蒙古族采取的怀柔政策,并伴随着帝国国运的强大,成效日益显著,直至清朝末年在动荡的时局中,由于疏于管理,脱离了,后来由于苏联的缠搅,独立了。

不过,2021年初,当新冠病毒在中国武汉肆虐横行的时候,蒙古国主动捐赠3万只羊,这种情谊更让我们想到了那段曾横跨中国和蒙古国的这位血脉情亲的历史纽带人物————固伦恪静公主,康熙的女儿!中国漫漫历史长河中,载于史册的女性寥寥可数,尽管如此,她仍然像浩瀚星空中璀璨的星星,闪烁于银河之中,展现着母性的柔性光芒!

喜欢本文就在最后右下角点个“在看”让更多朋友看到!

平台精选官场小说阅读区,点开”即看:

官场红人

她爱了他二十年,可现在,她就要撑不下去了

权力的较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北京的蒙古王府之—车王府及车王家族喀尔喀土谢图部
她是康熙帝的六公主,下嫁后公主府安置在这里
歷史文化古跡——內蒙古呼和浩特固倫恪靖公主府【圖文】
被称为“海蚌公主”的康熙帝第六女固伦恪靖公主
公主府——呼和浩特的不是城的城
第四篇 归化城和亲公主静宜公主、多尔衮孙女身世考——百年红楼梦·中国文学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