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容易被孤立的人,也许更优秀

从幼儿园到成人世界,几乎每一个集体中都会上演“孤立、排挤”的戏码。

学校宿舍里,室友们天天打游戏,你一个人每天泡图书馆自习,被孤立;

办公室,同事每天都在聊天打诨,你一个人埋头苦干,被排挤;

朋友聚会,聊的都是家长里短、娱乐八卦,你想说点别的,却冷场。

关于孤立,我们印象里的画面,是一个孤单的小人儿被无情地推挤到人群之外,孑然站在黑暗里。我们一直以为,他们是孤单的,因此也只会是极少数的。

俗话说,近朱者亦,近墨者黑,人们更倾向于跟自己的“同类”玩耍,因为“同类”的选择和相处模式与自己类似,可以大大的节省我们的认知和思考成本。

例如,从名校出来的人,更倾向于跟名校的人交朋友,因为他们认为,大家都是名校出来的,见识、心态、眼界都会差不多。

在工作中也一样,那些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人,比较容易抱团,这些人的关系也会更好一些。

这些“圈子”里的人,都是基于某种“同类”的标志而聚在一起的,比如同共的兴趣,又或者大家都是同学、同事,或者其他什么相同的背景。

当某个“圈子”里有一个人,表现得跟其他人都不同,超出圈内人对于他的认知,会发生什么事呢?

圈里的人会感到害怕!

打个比方,优秀的人因为自身素养高、技巧全面,又非常看重时间和效率。领导交代给他的工作往往一小时不到,就干净漂亮地完成了;这还不算,自己还经常主动找事情干,甚至帮助一些同事完成他们做不了的工作。

一来二去,领导就觉得:小伙子人不错,既然可以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儿,那就干脆把不能干活的那些人都辞退了,活儿全交给他,还可以节省人力成本。

如此一来,当团队中的某个人工作特别优秀时,老板一般都会很高兴,但团队中的其他人就郁闷了:总是他一个人干活,显得我们都平庸、笨拙,毫无存在的必要。

这种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人,谁会喜欢?

于是你觉得对于他的认知和判断都有错了,你会害怕,害怕什么呢?害怕自己不如他。

在一个圈子里,如果人表现出进步的迹象,很容易受到大家的警惕,这个圈子也会变得不稳定,最终分崩离析。

而应对这种情况的最简单方式就是:排挤。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企业会出现所谓的“螃蟹效应”,在一个办公室里,有一个员工出类拔萃,就很容易受到针对,直到他离开,或是变得平庸。因为群体不允许过于出众的个体存在,那样会让群体变得不稳定。

心理学家Carol Dweck提出了一个观点。她认为,人的思维模式可以分为两种:固定心态(fixed mindset)和成长心态(growth mindset)。

第一种,你的能力是一成不变的,而整个世界的存在就是为了测验你的能力,他们害怕面对失败,因为在他们眼中,失败意味着对自己的否定,意味着自己能力的不完善。

第二种,能力是可以成长的,整个世界就是为了帮助你成长。他们会乐于去做充满挑战性的事情,乐于从失败中总结和提高,对他们来说,按部就班的成功才是最无趣的。

大部分人是固定心态。他们喜欢稳定,能力稳定,圈子稳定,收入稳定,身边的人最好也稳定。他们害怕变化,一但身边有人出现变化,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去排挤这种变化。

第二种成长心态的人会认为,人生就是一场升级打怪的过程。他们希望身边的人都突出、优质、与众不同,这样他们才会感到兴奋。成长和优秀才是他们想要的圈子。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大多数人,注定了只会沦为平庸。所以下一次,如果你一心学习,却被整个集体孤立;当你做了一个人的忙,却被认为是讨好,没事,这只说明一件事:你已经优秀到这个“圈子”容不下你了。

是时候找寻更广阔的天空了

我是黄宇风,全网同名,智商120以下的朋友千万不要关注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人均680分!看到清华学霸的婚礼后,我顿悟了…
【174期】5个要领,成为“超厉害”精益人
赚钱的背后:藏着一个人的认知、经验、圈子、创新和执行力!
必将走散的“穷朋友”
要毕业了,哪本书可以快速让人从学生心态转变到职场心态?
真正创业成功赚大钱的人,都懂这3个底层认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