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千年一叹·希腊》有感 ----兼谈学者和诗人

海伦的美是举世皆知的,据说元老院本来也以为为一个女人打十年仗势非常荒唐的,但当这个女人出现在他们面前时,诸位元老立马改口说在打十年也是值得的,所以海伦可以拿到欧洲文明的那粒“苹果”,连我们也觉得是理所当然的,《荷马史诗》得以名垂千古也是应该的,余秋雨先生后来说道,“能让迈锡尼(“希腊文明的早期摇篮”)留名于世的,不是……,也不是学者,而是诗人”。所以我想迈锡尼能在世界历史地图上占据一方角落并发出耀眼光彩,肯定和君主、将军、刺客等有关,也和学者有较大的联系,但为什么说它是因荷马而流传于世呢?君主、将军、刺客自不待言,当年的风光肯定是盛极一时,但“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一时多少豪杰”,再怎么“万户侯”现在也已成“粪土”了。所以说荷马时代是源自于《荷马史诗》,整个荷马时代都是属于荷马的,无人能出其右,谁说瞎子看不见,他的眼睛能看透千年,让现在的我们隐隐约约还能感受到他目光的灼热,我在想玩什么荷马时代它竟然不属于学者(或者说是历史学家等),而是属于诗人。学者和诗人到底有什么不一样,学者可以是诗人这毫无疑问,但诗人则不一定就是学者啊,什么是诗人,言下只指写诗的人,泛指在诗歌领域取得一定成就的写诗的人;学者则是指具有一定学识水平,能在相关领域表达思想,提出见解,引领社会文化潮流的人,或指求学的人(追求学问的人),即专门从事某种学术研究的人,有时亦称“专家”,指能在自己领域做出相应成就的人。学者追求的是实证,犹如考古学家不掘地三尺不行,必须非探寻到无以辩驳的事实不行,因此读书修史非汗牛充栋不可,非白首穷经不行,而诗人则不然,我看、我听、我有、我享、我遨游、我飞升,管你事实如何,真相怎样,只要一有附会,则立地飞仙,“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可见”,因而诗人的主要情感体验是爱,从爱中进而去体验由爱生恨,由爱生羡等多种体验,他寻求得更多的是浪漫、激情、享乐等,就算是现实主义诗人也总是经常带有孩子气。再者学者是以学为主,其情感体验也是以爱为基础的各种,但他的情感状态是要建立在学问研究的基础之上,其追求的是内化以及外化,外寻而内化,内觅而外化,内外不一定同步,但最终内外兼备,他有时差。而诗人则是内外兼修,以修为主,修神炼魄,砥砺精神,同时或几乎同时抵达,他是同步的,力求形神兼备,几不需要倒时差的。所以说大家都说它是史诗而非以史实加以定义,所以我想这就是我们认定荷马先生既是学者又是诗人,但更重要的是以诗人身份而让迈锡尼以及《荷马史诗》流传千古的原因,而不仅仅是以学者身份的缘故,历史就像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也像是一块大理石。因而这部作品肯定也是经过我们这位盲人诗人思想的孕育,灵魂的洗礼,精神的升华并最终打扮、打磨得让大家耳目一新而亮丽地登上历史舞台的,所以我相信它的不朽,是因为它既有史实,但更重要的却是史诗。              

艺术作品的诞生是需要锤炼,乃至煎熬的,就如余老先生所言:“历史的最终所有者多半都是手无寸铁的艺术家”,诗人如此,画家、雕塑家、音乐家等等也概莫能外,而冒昧补上一句,"历史的阐述者往往都是些满腹经纶的学者”,他们是最终所有者和阐述者,而我们和他们一样在某种意义则是穿越者,也是历史的所有终结者,所有的作品因我们的发现、欣赏而凝结在那一刻和此刻,我们和他们越过历史长河,在时空交错的某个坐标相会,并最终又走回各自的原点,等待下一次能否在遇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著名学者何新对古希腊文明的质疑,颠覆我们的西方历史观
《荷马史诗》中的强大希腊国家到底存不存在?
【光荣希腊01】希腊人是谁?从哪里来?又将到哪儿去?
古希腊历史的另一座沙山——荷马及荷马史诗
人生必读之二——《荷马史诗》
有哪些曾经被人怀疑的历史事件被考古发现证明了的例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