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若将4000亿亿亿吨水浇在太阳上,会发生什么?

地球是人类在宇宙中唯一的家园,而地球之所以能够像现在这样宜居,一个必不可少的原因就是来自太阳的光和热。尽管如此,我们地球人仍然时不时地对太阳产生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其中最常见的一种应该就是,将大量的水浇在太阳上,能不能把太阳浇灭?

对于太阳而言,至少要两个太阳质量的水,才能算是“大量的水”,已知太阳的质量大约为2000亿亿亿吨(2 x 10^30千克),所以我们不妨来假想一下,若将4000亿亿亿吨水浇在太阳上,会发生什么?太阳会被浇灭吗?

太阳的表面温度高达6000K左右,如果只是少量的水浇在太阳上,那这些水将会瞬间气化,但对于相当于两倍太阳质量的水来讲,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实际上,太阳的辐射功率只能将其中极少一部分气化,而绝大多数水都会保持原来的形态,并在引力的作用下凝聚起来,当它们达到流体静力平衡的时候,就会在太阳外层均匀地分布,从而形成一个厚度大约为40万公里的“水层”。

如此厚的“水层”不但会迅速降低太阳表面的温度,还会将太阳释放出的光线几乎全部遮蔽,所以此时的太阳看上去就像是真的被水烧灭了一样。

但这种情况却只是暂时的,因为太阳的光和热都是来自其核心的核聚变反应,而太阳的核心之所以会发生核聚变,则是因为太阳自身引力的“压缩”导致了其核心具备了足以启动核聚变的温度和压力。

太阳的温度是从外到内逐渐递增的,因此只有在核聚变只发生太阳核心一部分区域中,我们可以将其称为“核心反应区”,其半径大约占到了太阳半径的4分之1,而该区域释放的能量会形成一种被称为“辐射压”的强大力量,这会阻止太阳外层的物质进入太阳的核心。

现在太阳的质量陡然上升了4000亿亿亿吨,其自身的引力当然也会随之大幅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太阳就会发生引力坍缩,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也会迅速提高。

温度和压力提高了,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就会更加强烈,与此同时,太阳内部还会有大量原来从未发生过核聚变的区域,也具备了核聚变的条件,于是“核心反应区”的范围就会比原来大得多。

更强烈的核聚变、更大的“核心反应区”,导致太阳释放出的能量急剧上升,这些能量将由内而外地将位于其外层的水气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表面的温度也会持续升高,所有浇到太阳上的水都将被彻底气化,在此之后,它们的分子结构也将被高温破坏,最终这些水将被分解成氧和氢,并以高温等离子体的形式存在,但由于“辐射压”的存在,这些物质并不能进入太阳的核心。

此时的太阳,将释放出代表着更高能量的蓝色光线,并且会比之前更加明亮,

也就是说,即使将4000亿亿亿吨水浇在太阳上,太阳也不会被浇灭,与之相反,新的太阳会演化成一颗比之前更大、也更亮的恒星。

根据已知的恒星演化规律,恒星的质量越大,其“寿命”就越短,所以这颗“新太阳”的“寿命”将会大幅缩短,大概在几千万年之后,位于它“核心反应区”的氢就会消耗殆尽。

在此之后,“新太阳”就会因为内部的失压而发生引力坍缩,其内部的温度和压力也会随之急剧升高,这会导致那些原本位于其“核心反应区”之外的氢开始大量地发生核聚变,其造成的后果就是,“新太阳”会像吹气球一样迅速膨胀,进而演化成一颗体积庞大的红巨星。

“新太阳”的质量为太阳原本质量的3倍,正常情况下,像这种质量的恒星在红巨星阶段,其外层会在演化过程中大量流失,最终形成一片巨大的行星状星云。

而其残留的核心则会进一步坍缩,然后启动氦的核聚变,并生成大量的碳和氧,这些物质会在自身引力的“压缩”下以致密的简并态存在,它们以“电子简并压”对抗星球的引力“压缩”,最终其核心会演化成一颗白矮星。

但“新太阳”的情况却很可能不一样,要知道宇宙中正常恒星的组成物质基本上都是氢和氦,相对来讲,这些轻元素更难被引力束缚,而这正是红巨星会大量流失外层物质的原因。

很明显,“新太阳”的组成物质并不属于正常范围内,毕竟它是我们把4000亿亿亿吨水浇在太阳上之后形成的。我们知道,水分子中氧和氢的质量比为8比1,简单计算一下可知,“新太阳”比正常恒星多出了大约3556亿亿亿吨的氧,这大概相当于1.78倍太阳质量。

与氢和氦相比,氧是更加容易被引力束缚的重元素,因此我们不难推测出,“新太阳”在红巨星阶段,氧的流失很可能并不会太多,而在红巨星阶段结束之后,这些氧中的很大一部分会重新被吸积到由“新太阳”残留的核心演化成的白矮星上,并导致其质量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

“钱德拉塞卡极限”是白矮星的质量上限,其值大约为1.44倍太阳质量,从理论上来讲,如果白矮星的质量超过了这个极限,“电子简并压”就无法对抗引力,在这种情况下,白矮星就会发生引力坍缩,其内部温度也会不断攀升,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启动碳和氧的核聚变。

由于简并态物质拥有极佳的传热性能,因此核聚变一旦发生,其产生的热量就会在白矮星内部高速传导,并导致更多的物质发生核聚变,而更多的物质发生了核聚变,就会产生更多的热量,这样一来,就形成一个无法控制的正反馈过程,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白矮星就会发生失控的热核爆炸。

这种现象被称为“Ia型超新星”,这也是宇宙中一种威力强大的超新星爆发,在此过程中,白矮星会被炸得“粉身碎骨”,并在宇宙空间中留下一片壮丽的超新星遗迹。

也就是说,在“新太阳”的红巨星阶段中,如果其外层的氧真的像我们推测的那样不会大量流失,那在红巨星阶段结束之后,这些氧就很可能导致其残留的核心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并因此而发生超新星爆发。

最后我们来简单总结一下:若将4000亿亿亿吨水浇在太阳上,那太阳将会变得更大、也更亮,同时太阳的“寿命”也将大幅缩短,并很可能以超新星爆发这种方式退出宇宙的舞台。


好了,今天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欢迎大家关注我们,我们下次再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奥秘世界
【怪罗科普】为什么恒星会爆炸成超新星?
探秘:恒星的前世今生
太阳会变成黑洞吗?恒星超新星爆发,再到白矮星中子星,甚至黑洞
我是太阳,一口气告诉你我的前世今生的秘密
太阳也有“生老病死”| 星星背后的物理(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