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宰相极简史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文人们积极入仕参政的真实写照,也就是所谓的学习好就去当官。学习最好的是状元,而当官当到最高阶就是成为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

太宰和相邦

宰相在中国历史大部分时间都不是具体官职,只是雅称、敬称,统指辅佐君王、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员。宰相在很多时候代表君王治理国家,许多名相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后世都比他们辅佐的君王的名气还要大。历史上第一位著名宰相是伊尹,伊尹先是帮助商汤覆灭夏朝,后又接连辅佐四位商王治国理政,风头完全盖过王室。伊尹并不是他的名字,伊是姓,尹是他的官职。尹的本义是治理的意思,引申为众官之首。伊尹在这个官职上是登峰造极的人物,不但统御百官,甚至可以废立君王。

周人推翻商朝统治后,在官制上做了很大的改革,统御百官的官职被称为太宰。周公正是周朝的第一位太宰,太宰本专管王家事务。但众所周知,周公旦年富力强,周王又年幼不能理政,故太宰一职所辖甚广,在周朝前期,太宰便是真正的宰相。

周王分封出去的诸侯国,也有辅佐国主理政的官员,被称为相邦,简称相。像管仲、吴起、苏秦、吕不韦等人,这些相邦名头都比国君大的多。也不是所有的诸侯都把宰相称为相邦,像一直游离于中原诸国的楚国,他的宰相称令尹,吴起流亡到楚国,担任的就是此职。吴国跟周王室同源,其宰相亦称太宰。

丞相与三公

到秦朝时,官制进一步发生变化,出现了丞相一职,李斯就是其中最著名者。丞相并不同于之前的相邦,丞相职权范围更窄一些,专注于民政,两者有时会同时存在。后来汉承秦制,只是将相邦改称相国,原因很简单,为了避刘邦的讳。

随着刘氏统治的加固,皇帝逐渐压缩臣子的权限。权势更重的相国慢慢不再设立,丞相也被限制。汉成帝时建立了三公制,丞相专责民政,提升御史大夫为大司空负责监察,由大司马负责军事,宰相的职权由此一分为三。三公制持续了很长时间,中间只是发生过名称的变更,比如将司马改为太尉,将丞相改称司徒,行美人计离间董卓和吕布的王允便是司徒。

东汉末年,皇权不振,权臣曹操恢复了丞相一职,总揽朝政。同期蜀汉另一位大名鼎鼎的丞相诸葛亮更是军政民政一把抓。

魏晋时期,皇帝权力稳固了,着手削弱丞相,照着旧日三公的权限设立三个部门行使各自的权力。各个部门的长官都可称为宰相,至于哪位权力更大,就看具体的人选了,比如击败了苻坚百万大军的名相谢安,实际并未担任过丞相,而是侍中,他另外兼任司马、太保,成为事实上的宰相。

三省六部制

从魏晋到南北朝,三个部门的名字变来变去,履行宰相职责的官职也是变来变去,除了谢安的侍中,还有中书监、尚书令、仆射和大将军等。到了隋朝,终确立了影响深远的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内史省的内史令、门下省的纳言、尚书省的尚书令都是宰相。到了唐朝,内史省改称中书省,延续一千多年的三省的名称就此彻底定下。

唐太宗李世民以降,三省长官的权力和官阶不断被压制,而且数量增加到十几位,宰相的权力被分薄不少。比如李世民担任过尚书令,日后无人再敢任尚书令,故让尚书省的左、右仆射来履行尚书令之职。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资深属官会被尊称为阁老,著名影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狄仁杰就被人一口一个阁老的叫着,同期能被人叫阁老的除了他还有十几位。后来宦官专权愈演愈烈,宰相形同虚设,皇帝倚重翰林学士院等机构向宦官夺权,宰相的权力跌入谷底。

从五代到宋,武夫专政,文人出身的宰相们反倒迎来了春天。宦官被严厉打压的同时,宰相的品阶被提高和固定,人数也较唐大为减少。三省长官的座次也有了明确区分,后唐庄宗时期,甚至有了首相的概念。宋代延续了这些官制,并做了很多发展,收回三省长官的大部分权力,以政事堂、枢密院和三司分别主管民、军和财。这一改制造成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后宋神宗任命王安石实行变法,宰相设为两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水浒传》中倒弄生辰纲的蔡京就是右仆射兼门下侍郎,而高俅的太尉之职并不在宰相序列里,官职全名是殿前都太尉,称他为太尉是时人附和汉时的三公,只不过他甚得宋徽宗喜爱,权势才比较重。

蔡京的书法

同期辽、金的官制相较宋要简单的多,都有固定的机构和官职来履行宰相之责。值得一提的是,辽人在枢密院下设北、南宰相府,掌管全国民政,这也是宰相首次成为正式官职。

元朝的官制也不复杂,以中书省为政务中枢,中书令多由皇太子兼领,实权由下面的左右丞相承担。元帝国疆域辽阔,中书省机构亦很庞大,左右丞相下面的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在国家大事上也有很大影响力,一定意义上都可称之为宰相。《倚天屠龙记》中赵敏的哥哥王保保是元朝末期中流砥柱式的人物,担任的就是中书左丞相。

内阁与军机处

明朝承袭元制,但朱元璋很快废除了丞相,皇帝独揽所有大权。朱氏子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朱元璋那样精力旺盛,他们越来越依赖内阁大学士处理越来越多的政事。大学士负责对臣子们的奏章提出处理意见,然后由皇帝做出批示。内阁大学士相当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品秩只是正五品,中后期开始,二品的各部尚书开始担任此职,内阁大学士的职权也就越来越盛。内阁大学士的人数并不固定,大多只有三五人。后来大学士之间也有了座次,由高到低分别称首辅、次辅和群辅,权奸严嵩、改革家张居正都曾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入阁任首辅。内阁首辅成为实际上的宰相,唐代就出现的阁老一词在明代能真正的代指宰相了。

清朝后,大学士内阁成为荣誉机关,自雍正朝始设置军机处,参赞军事,人数和大学士内阁相仿。后来军机处大臣就和内阁大学士一样成为事实上的宰相,不同的是,军机处大臣之间虽有高低之分,但是互不统属,都直接对皇帝负责。《宰相刘罗锅》是笔者小时候很爱看的一部剧,但刘墉并不是宰相,也不曾担任军机处大臣,只是有内阁学士的名头,宰相只是而已,老对头和珅的确入了军机处,他才是货真价实的宰相。

清朝末年,清廷效仿西方实行君主立宪,废除军机处和大学士内阁,于1911年组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内阁,庆亲王奕劻成为首任总理大臣。当年辛亥革命爆发,袁世凯成为第二任总理,不久清廷宣告灭亡。袁世凯成了中国封建史上最后一任宰相,中国封建王朝史也宣告结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代中国的丞相
冠盖如云,七相五公
古代“丞相“和“宰相“有什么区别?
看了那么多的电视剧,你分得清宰相和丞相吗?
史料精选-04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从秦汉到明清的中央官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