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演讲不仅是仪式,更是一种灵魂的传达

演讲不仅是仪式,更是一种灵魂的传达

这次因为孩子语文老师的信任,让孩子参加某演讲比赛,有了一些感悟。

通常看来,演讲应该是一个人,为了传达某一个既定的观点,采用额外的手段辅助语言,以一种较强的气势,影响或者震撼听众,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观点的过程。

这样一来,演讲就有了一种强烈的仪式感。这种仪式感,使演讲者迷醉于自己观点,并且情不自禁地就近取神情,去远取道具(在语文老师的指导下,我也成了孩子的道具),甚至最终连整个人都成了一种媒介。人、物、以及他人和时空全都融合在了一起,并且聚合在了语言当中。演讲者将演讲的过程当成了某种“布道”的过程,最终使听众们产生了某种神圣感,形成了某种“壮美”,仪式结束,演讲者会倏然醒来,而听众们则有可能响起热烈的掌声,并且会评价这仪式搞得好。若果是比赛,则评委可能会打上高分。

以上是儿子这次还算成功的演讲(并列第一名)之后,将演讲定成某种仪式,我顺势产生的感想。我认为儿子这样感悟,并且善于定性某件事情,是一个比较大的进步。孩子需要从某件事情当中抽出一些思想,这是一种抽象思维的方式,同时也会形成“学习生活、自然”的思考习惯,从而最终能产生某种哲思,于是会产生某种智性。

然而,我跟孩子说:“你将演讲定义为某种仪式感,我是赞成的。但演讲还不仅仅是仪式。演讲更是灵魂的真实传达。”

也就是,仪式感,只是某种形式,举行仪式的人往往更注重其外形的东西。比如,祭奠仪式,以前用的是都真的猪,后来用稻草扎成猪的样子可以了。而演讲则一定要注意对演讲内容的高度认同的。比如,儿子讲红色基因给家乡带来的变化。我对儿子说:“你要真的要感到家乡的红色基因是有用的,比如周总理在我们家乡读书给家乡带来的影响,比如粟裕等在我们家乡开办苏中公学给家乡带来的影响。并且要真的发现,家乡确实发生变化了。

你要真的思考,你的肉体是生于这个家乡的,你的语言也用的是家乡的,你吃的喝的,大多是取自家乡的,与你相处的,以后都会叫作家乡人……所以,你的灵魂里必须承认自己的家乡。为什么很多人远在他乡,但每逢节假日,都想念亲人继而想念家人,无论家乡与现在所在的城市差距有多大。这就是家乡之情。所以们,我们要趁着身在家乡时,多多观察家乡,发现家乡的美好,追寻家乡的历史。这样,你的灵魂就会因家乡而丰富起来。”

这次演讲,从他的表现来看,他确实做到了不是光顾着形式了,我感到他是真的爱自己的家乡了,因为他的灵魂因此而丰富了,也因此,他在用自己的灵魂在传达。

其实,演讲也是一种交流,但看起来用灵魂交流,更重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演讲请别关上灯
演讲卡壳了怎么办
上台演讲结束鞠躬礼仪
如何撰写演讲稿?
「小学堂」
【演讲】演讲注意事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