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南京为何别称“冶城”,“干将”“莫邪”两剑在南京剑池铸成?

南京别名众多,其一为冶城。

冶城是吴王夫差筑建的,南京最早出现“城”这一字眼,即从夫差始。故此,说冶城为南京的母城,实不为过。

在春秋时期,南京因处于“吴头楚尾”之地,便成了吴楚两国争夺的焦点。

春秋末年,夫差之父阖闾击败楚国,南京归吴。

前495年,夫差继承王位,为抗衡楚国,进而为逐鹿中原提供军事上的保障,便充分利用南京丰富的矿产资源,在今南京的一个小土山上筑起一座土城——冶城,在这里建起了较大规模的冶铸作坊,冶炼铜铁,铸造兵器。这座小土山便被称为冶山。

冶城虽是南京称城之始,但还不是南京“城”的雏形,只是南京“城”的胚胎。

因为当时的冶城只是一座大规模的冶炼作坊,周围以土墙或竹篱环绕,壮若城池,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军事防守性质的城池。

冶城在今何处?南京秦淮区朝天宫一带。

明朝陈沂《金陵古今图考》云:“金陵在春秋是本吴地,未有城邑。惟石头东有冶城。传云:夫差冶铸于此。即今朝天宫也。”

从南京地区出土的春秋末年的“吴戈”“吴钩”和齿镰,锄等兵器、农具来看,这一时期南京地区的冶炼技术和农业技术,已经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

吴国素以铸造兵器为名,如干将、莫邪等名剑都出于吴。相传在冶城山下也有一座与苏州虎丘同样的“吴王剑池”,更有传说认为“干将”和“莫邪”两剑是在南京的冶城铸就的。

这并非信口开河,而是实有佐证。

如在明代朱之蕃《金陵四十景图像诗咏》一书中记载:“在府城西二里,本吴王铸剑之所,故名冶城。”而在清朝时期,在冶城山下还有剑池,如清代钱塘才子陈文述有《吴王剑池》诗云:“回首吴王铸剑时,冶城遗址未能差。虎丘旧有题名在,又向金陵问剑池。”

前473年,越王勾践灭吴,在南京中华门外修筑越城,冶城也随之换了主人。但冶城应仍为冶铸之所,直至三国孙权时期。

东晋王朝建立后,家住乌衣巷的丞相王导于318年下令把冶炼作坊迁至西北面的石头城东,把冶城作为自己的私家花园,称作西园。

后王导之侄王羲之曾和谢安共登冶城,留下一段佳话:王右军与谢太傅共登冶城,谢悠然远想,有高世之志。王谓谢曰:“夏禹勤王,手足胼胝;文王旰食,日不暇给。今四郊多垒,宜人人自效。而虚谈废务,浮文妨要,恐非当今所宜。”谢答曰:“秦任商鞅,二世而亡,岂清言致患邪?”

王导去世后,晋孝武帝于390年在西园建冶城寺,后桓玄于403年叛乱称帝,国号为“楚”,废冶城寺,把西园作为自己的私家花园。

南朝时期,冶城一带是中国南方最早的科研机构总明观的所在地,是当时中国最高等级的社科研究机构。

唐朝时期,治山建太极宫,从此冶城成为道教重地。杨吴时期改名紫极宫。宋朝时期改为天庆观。元朝时期,名为玄妙观。

明朝洪武十七年(1384年),重建后改名为朝天宫,作为朝廷举行盛典前练习礼仪的场所,以及官僚子弟袭封前学习朝见天子礼仪的地方。

清朝时期此地又恢复为道教重地,为金陵道观之最。乾隆六下江南,先后五次登临游览朝天宫。

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把朝天宫改为制造和储存火药的“红粉衙”。

太平天国失败后,清朝同治五年(1866年),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藩把道观改为孔庙,并把原在成贤街的江宁府学迁至朝天宫。

1946年4月1日,中华民国政府在南京市成立“首都高等法院”,院址便在朝天宫。

1949年后,朝天宫成为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南京市博物馆前身)所在地。1978年,南京市博物馆正式在朝天宫挂牌。

如今,昔日的冶炼的作坊和吴王剑池早已无迹可寻,但冶山依旧在今朝天宫景区之内,冶山最高处建有敬一亭,因明代嘉靖帝撰写《敬一箴》而得名。且“冶城”一词作为地名流传至今,如冶城道院小区便紧邻朝天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像谜一般复杂!揭秘朝天宫的“前世今生”
南京朝天宫
今日之南京朝天宫
南京第一宫——朝天宫
游南京朝天宫
朝天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