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 二十四节气 芒种养生篇

二十四节气 芒种养生篇芒种养生要诀

 

九、芒种谨防梅雨伤(1

  (公历657日)
  螳螂生 鵙始鸣 反舌无声
  【宜】午睡、勤消毒,注意卫生
  【忌】物品发霉,疾病传染
  芒种的指麦类等有芒作物;,则指谷黍作物的播种。这一时节,有芒的作物开始成熟收割,谷、黍、稷等夏播作物也到了播种的时候。如果过了这个时节再播种,作物的成活率就会大大降低。因此农谚中有芒种忙忙种,一过白白种的说法,所以芒种又有忙种的意思。

  芒种前后,由于此时雨量增加,空气中湿度加大,各种物品容易发霉,因此这一时节又被称为霉雨季节。因此时正值梅子成熟之际,因此霉雨又被称为梅雨。同时,蚊蝇也开始大量孳生,各种疾病也更容易传染,因此五月又有百毒之月之称。由于端午节也在这个节气?内,端午前后,人们在门楣上悬挂菖蒲,为了就是避邪驱毒,以保平安。
在我国江西流传着一句谚语: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牵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说出了这个时节人的特点——
懒散。因此,种时期要注意多做运动,以利于气血的运行。另外中午最好休息一会,以利于体力的恢复。
  饮食方面,应坚持减酸增苦的原则。

芒种谨防梅雨伤(2

  黄梅时节家家雨,不妨借用五枝汤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客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宋代诗人赵诗秀的一首《约客?,把夏夜清悠寂寥的闲散人刻画地入木三分。每当读到这首小诗时,那恬淡的心境总让我忍不住默然微笑。
  《约客》这首诗的写作背景是在梅子时节,这一时节一般是从六月上旬到中旬入霉,七月上旬到中旬出霉。出霉后也就标志着盛夏的开始。有的说法认为梅雨时节是从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不管哪种说法,梅雨一般都在芒种节前后。

  我国南方曾流行着一句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无日头就是不见日光的意思。这一时期天气阴雨连绵,有时一下就是一星期。当然也有例外的?况,有些年份就会出现空梅。所谓空梅,就是在这一时节本该下雨时却不下雨,结果造成旱灾。但这种情况是很少的。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讲道:梅雨或作霉雨,言其沾衣及物,皆出黑莓也。梅雨时节,由于阴雨连绵,湿度很大,衣物、书籍等也都生出了霉菌。人体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南方多雨极易引起脾湿,脾主肌肉,四肢也会困倦无力,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健脾祛湿。由于这个时候极易出汗,为了防止湿邪入侵,被汗水阴湿的衣物一定要及时更换,并经常冲澡。冲澡可使皮肤毛孔舒张,有利于阳热的发泄。但中国有句老话叫?见湿,乃生痤疮,因此出汗时不能立即洗澡。还有人在大汗淋漓时喜欢用冷水冲澡,这样会使寒邪趁机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黄帝内经》认为,养生就要顺四时,适寒暑,我们的养生方法也应根据芒种所特有的气候特点而制定,首先就得做到凉血祛湿。

  祛湿大家已经很清楚了,为什么还要做到凉血呢?因为此时气温高,地气热。大家可能有种感觉,就是夏天连大地都蒸得慌,这就是地气热的一种表现。人的脚是踩在大地上的,就像植物的根扎入泥土中一样,因此与大地是同气相求,这样就会出现血热。所以这一时节,我们得吃?些凉性的食物。中医认为瓜类大多属于冷凉性的食物,如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既能清暑又能祛湿,还可解毒凉血,比较适合这个节气食用。

  除了饮食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药浴。许多人可能对这种保健方法有些陌生,其实药浴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早从周朝开始,就已经流行香汤浴了。著名爱国诗人屈原曾在诗中写道浴兰汤兮沐芳华,来表明自己的品行节操。这里的浴兰汤指的就是今天的药浴了。到宋明年间,这种药浴方法传入民间,于是出现了专供人洗芳香浴的香水行。药浴不仅可以祛病,每次洗完之后还会令肌肤生香,精神振?,因此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追捧。

  药浴与我们现在的桑拿、温泉浴不同,它是根据人体疾病加入不同的药物进行治疗的。因为皮肤为人体最大的器官,它有分泌、吸收、排泄的功能。
药浴法就是通过温水的浸泡使药物通过皮肤直接被身体吸收,从而达到祛病健身的效果。药浴的形式比较多,全身洗浴称为药水澡,局部洗浴有烫洗熏洗足浴等。这里给大家介绍的五枝汤是全身浴,也就是药水澡取槐枝、桃枝、柳枝、桑枝各一把,麻叶250克。将上述药物用纱布包好,然后加10倍于药物的清水浸泡半小时,以使药物充分溶解。然后再将以上混合液倒入锅中煎,煎煮时间大概在20分钟。之后将煎煮的药液倒入浴池的清水中,就可以洗浴了。

  《滇南本草》认为,槐枝可洗皮肤疥癞,去皮肤瘙痒之风。桃枝可以活血通络,并对风湿关节痛、腰痛有效。柳枝有祛风、利尿、消肿之功。桑枝则可以祛风湿、利关节、行水气。《本草备要》认为,桑枝得槐枝、柳枝、桃枝洗遍身痒。麻叶则有解痛、利尿作用。五种药材相互搭配,便可起到疏风气、驱瘴毒、滋血脉的效果。每周洗上两次五枝浴,对身心健康是极为有利的。

  我们在称赞名医时往往会用到药到病除这个词。其实有时药不到,病亦除。中医博大精深,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无形财产,只有懂得挖掘之人,才能从中得到无穷的宝藏吧!

芒种谨防梅雨伤(3

  中午眯一会,不怕夏打盹

  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一到夏天,人们总感觉头脑昏昏欲睡,一点精神都没有。我们前说过,芒种时我国南方进入梅雨,北方的降水量也开始多起来。湿邪弥漫,身之所及,呼吸之所受均不离湿热之气。脾又主肌肉,脾被湿邪所困,四肢就会倦怠,人也会感到浑身乏力,头脑不清楚。所以夏天经常感到困倦也就不足为怪了。

  夏打盹在医学上被称为夏季倦怠症。现代医学认为,夏季气温升高后,皮肤的血管和毛孔扩张,这样皮肤的血流量就会大增,供应大脑的血流量就会减少。大脑为了自保,就会降低兴奋性,人就易产生困倦。此外,由于新陈代谢的速度也会加快,对氧的消耗也大增。大脑在缺氧的环境下工作效率就会降低,从?使人体感到困乏疲倦。

  如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累了要吃饭,困了自然就得休息。所以对于夏日经常感到困倦的人来说,中午小憩是个不错的办法。咱们中国人一般都有午休的习惯,中午上一会,就会感觉轻松许多,其实这与人体自身的规律是息息相关的。按照中医子午流注的观点,
中午11点到下午13点为午时,此时气血流注心经,为人体合阳之时。午时属马,大家应该知道,农人在拉磨时一般用驴不用马,为什么这样呢?因为马的性子很烈,您若给它一鞭子,它会一直跑下去,一直跑到死为止。所以马是用来上战场的,因此才有了马革?这个成语。而驴就不一样了,您只要哄着它,它就干活,它上不了战场但是拉得了磨,于是驴就被用来做家庭苦力了。

  有道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所以马是用来养的。若是战马都养不好,这仗肯定打不赢。那么如何养呢?最好的办法就是睡觉了。

  国际睡眠专家锹曼特曾将午睡比喻为身体的润滑剂,生命的加油站。这是因为,夏天人体为了御暑,气血都跑到外面来了,大脑的供血量就会减少。再加上一个上午的紧张工作,身心需要充分的休息才能复苏。而
中午适当的小憩便可使大脑得到休息,气血得到回流,从而迅速消除疲劳症?。因此可以说,午睡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必需的。

  但午睡也是有些讲究的。一般认为,午睡时间以少为宜,最少20分钟,最多也不宜超过1小时。如果睡得时间太长,就会影响晚上的睡眠,这样反而不好了。如果想使午睡达到最好的养生效果,需有两个条件,一为静,二为凉。就是安静,开着电视听着音乐睡是不行的。周围汽车笛声嘈杂也不行。但是虫鸣、鸟鸣却不用避,因为这些均为大自然的声音。是指清凉,但并不是要您在睡觉时开着空调。实际上,睡觉开空调是养生的大忌,这样会使寒邪趁机侵入人体。这里的凉是自然的清凉,但注意不要吹过堂风,那样对身体也是极为不利的。还有就是,吃过饭后不要立即午睡,最好等吃下去的东西都消化了再休息。对于时间比较紧张的上班族来说,中午可以先睡一会,然后再吃饭,这样既可以休息好,又不至于影响到健康。

  此外,还可以通过饮食来调节夏打盹的状况。我们说过,
夏打盹与脾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平时可以多吃一些具有健脾祛湿效果的食物。比如山药薏米粥、莲子粥、扁豆、荷叶茶等,都有清热化湿的效果。胃口调理好,就会精神百倍,也就不容易瞌睡了。

  夏打盹是人们在夏季常见的一种生理现象,所以不必太过担心芒种的养生特点就是做到精神放松、适当午休、饮食清淡,这样对于应对夏打盹是极为有效的。

芒种谨防梅雨伤(4

  防治空调病,多备藿香正气水

  过了芒种,不仅雨水多起来,气温也升高了不少。那炎炎的太阳让人恨不得天天待在低温的冷气环境里。办公室?空调,坐车开空调,空调是清凉的使者,同时也是健康的杀手。待在空调环境里过久,就会产生头晕、打喷嚏、流鼻涕等症状。如果衣着过于单薄,还会引起关节酸痛、颈肩麻木等症。这在医学上称为空调综合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空调病

  空调病的实质是我们的身体长期吹空调所导致的机能衰退。

  人为什么会产生空调病呢?中医认为,
大自然年复一年重复着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变化规律。阴阳四时,万物之始终,顺之则治,逆之则乱,人与天地相合身体才能健康。
夏天天气热,人的阳气都是浮越于外的,气血也是向外走的。空调虽然给我们营造了一个人工的低温环境,但寒为阴邪,这样人体浮越于外的阳气就极易受到损耗,从而出现一系列脾、肾阳虚的症状,如关节酸痛、颈僵腰痛等。

  空调病虽不是大病,但却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不便。那么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空调病呢?有些人想出一个办法,那就是吹空调时盖条被子。其实这是一种误区,盖被子防的是冻而不是病,这种预防办法纯粹就是徒劳。

  导致空调病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寒邪入侵,所以治疗时需从此处着手。中医在
治疗空调病时经常采用疏散外寒,清化内湿的方法说到疏散外寒,许多人会?到生姜。平时我们感冒了,喝些生姜红糖水发发汗马上就能好起来,就是因为生姜有驱寒的功效。那么生姜治疗空调病有没有效果呢?答案是肯定的。

  中医认为,
生姜具有三大功效,即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我国古人对生姜的祛病功效早就认识到了。南宋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说:姜能通神明,去秽恶,帮不撤。而且生姜的服用方法也没那么严格。李时珍就认为姜,辛而不劳,可蔬,可和,可果,可药,民间甚至有朝含三片姜,不用开药方的说法。在空调房里待得太久,体内的寒气就会偏重,这时就可以吃些生姜。我们在吃完姜后总会?觉浑身火辣辣的,其实这就是生姜发汗解表效果的一种体现。发出的汗不但可以把体内的病毒赶出,也会连寒气一起带走,所以由寒邪导致的一系列不适症状也就消失了。不过由于空调病导致的症状不同,在服用生姜时也应用不同的方法。

  比如说有些人晚上开着空调睡,早上起床后经常会感到胃部不适,腹部隐隐作痛。这时可以喝一碗姜枣茶。具体做法是:取生姜一块,切成细丝,然后与5枚红枣一起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煎。为什么要加入大枣呢?因为大枣性温,可以补益脾胃,再加上生姜可以驱寒,两者搭配,效果更加显著。

  还有的患者吹空调久了会感觉四肢酸痛。这时可以煮一锅热热的姜汤,然后用毛巾浸水,趁热敷于患处。或者用姜汤洗手或泡脚,也可以起到活血、驱寒的效果。如果吹空调吹得感冒了,这时来一碗生姜红糖水,发发汗就好了。

  除了生姜外,平时还可以多备些藿香正气水,对预防空调病也有较好的效果。藿香正气出自宋代医书《和剂局方》,是古代的经典秘方之一。藿香正气水主要由藿香、苍术、陈皮、厚朴、白芷、茯苓、大腹皮、半夏、甘草、紫苏等组成。藿香、紫苏、白芷等有解表的功能,可以直接攻击风魔;茯苓、半夏等有祛湿的效果;大腹皮、陈皮、厚朴等则可以理气。所以,此药对外风、气郁引起的疾病都有效,治疗空调病效果很好。

  不过藿香正气水的口感差也是出了名的了,喝下去喉咙里会有一种火辣辣的感觉,良药苦口真是一点不假。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服用时可以兑入适量的热水,这样口感就没有那么差了。之后不可再吹空调,要避风,等到身上微微出汗时就可以了。另外也可选用藿香正气家庭中的其他成员,如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散、藿香正气软胶囊等。在古代有的意思,所以相对于藿香正气水来说,藿香正气丸的药效比较缓和。就是药面,特点就是挥发快,不宜保藏。而胶囊制剂无论是从口感还是保存来看,效果都会更好,平时可以经常备些在身边。

  虽然说藿香正气水治疗空调病的效果很好,但是药三分毒,并不适合长期服用。所以最关键的还在于少吹空调。
有道是心静自然凉,只要学会给急躁的心情降降温,夏天也就没那么难捱了。总之,不要为了图一时凉快而损坏了健康,那样真是得不偿失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芒种祛湿邪,养生好时节
藿香正气水 治疗空调病
芒种养生全攻略
空调病分清伤寒与伤暑 千万别搞反了
夏日出行晕车、呕吐!在手上滴几滴藿香正气水,再不晕车出行无阻
每个人都该知道:中暑是不能喝藿香正气水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