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容子 | 藏绿爱莲——探访藏绿的“周氏宗祠”

总第1911期





题图|网络

配图|容子

版权©️归原作者

历史上,浙江诸暨出现过书画名家王冕、陈洪绶、杨维桢等;近、现代以来,涌现出俞秀松、汪寿华、张秋人等一大批革命志士仁人,孕育了12位两院院士和130多位将军。地灵人杰,名人辈出,这与当地人文有关。重视文化教育,重视宗族传统,形成了尊重、爱护、学习、传承前人思想文化的风气。诸暨许多大家族都建有宗族祠堂,祠堂内的陈设是一种“传承教育”。

宋代思想家、理学家朱熹提倡家族祠堂,在我国南方曾风行建造宗族祠堂,诸暨五泄镇的“藏绿古建筑群(周氏宗祠)”,就是具有代表性的祠堂。

2017年12月,我随上海作协组织的采风团一行来到了藏绿。

图: 浙江诸暨五泄镇藏绿村一景

山野中的藏绿村,干净、整洁。村里的街巷路面,用石板铺设平坦,两侧白墙黛瓦的高门民宅一字排开,错落有致。白色街墙上,绘着“崇孝悌”的宣传画和文字,这个道理,藏绿人妇孺皆知,老少尊崇。

周氏祠堂,坐落在形如元宝的山下,祠堂前有个很大的池塘,像是小河,水清照人。祠堂大门朝南,面向元宝山。元宝山前两侧,分别各有一山,左山向左斜卧,右山向右斜卧,在元宝山前形成一个“倒八”空间,像是为元宝山开启了一扇大门,衬托出元宝山的“元宝”轮廓,天光、阳光通过这扇“大门”照过来。周氏宗祠占尽风水宝地。

周氏宗祠,据传始建于清朝康熙年间,占地24亩,建筑面积4000多平方米。建筑格局为“五进两抱”。祠堂前的广场呈上下两层,祠堂正门内建有“万年台”供旧时演戏用。前进门楼,中进正厅,后进“寝室”(一大两小);两侧均有廊庑。祠堂左抱“义学”,右抱“义仓”。现东侧建筑(左抱)白墙上,用黑色大字写着“十四都村文化礼堂”。祠堂大门一般不开,只有举办重大祭祀或其它重要活动时才开,平时进出都走旁门。

祠堂前面的广场上,竖着两个高墩旗杆、四个平地旗杆,旗杆上悬挂灯笼。门楼正面6根石柱支撑起房顶和屋檐。正门上方,悬挂“周氏宗祠”大匾。祠堂正面东旁门入口处墙面,镶嵌一块黑底石板,上刻:“诸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藏绿古建筑群(周氏宗祠)”。

图: 藏绿古建筑群(周氏宗祠)

 门楼后面是天井,过天井是中进。阳光从天井照射进来,使中厅光明敞亮。厅内悬挂许多匾额,都是周氏历代名人题写。左右两侧靠廊庑处,竖立着周氏家族的名人榜、光荣榜。两边的廊壁上,挂满周氏名人轶事的介绍资料。周氏名人辈出,历朝历代出了4名进士、23位举人、10多名贡生,还有许多文化名人。

后进为“寝室”,光线略暗,大龛上供奉着已故周氏祖先及后代的灵牌,一层一层,犹如厚重的宗族丰碑。

后厅东侧,一扇通往厢房的小门,那里别有洞天。东厢房内的三面墙上,陈设着图片和文字,从千年以前周家祖先来此落户,到近代1910年周氏前人首建“敦本第一小学”,再到后来建立“藏绿小学”(解放后更名为“五泄镇小”),一直到现代、当代的周氏名人及贡献,直至现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的电子光学专家周立伟……伴随着周家祖训,可见一代又一代周氏子孙对读书、对文化、对知识的重视和传承。这样的宗族祠堂,不仅展示古建筑,更展示对文化尊崇的理念。这种理念,蕴含着宗族的族规和家族传统。

图:周氏祠堂内陈设的“藏绿小学”图片

祠堂管理员陈学明,约70岁左右,用家乡话自报家门:娘家姓周,自己虽是外姓人,但作为“周氏宗祠”的管理员感到自豪。他口若悬河地讲解,最后还一字不错地背诵了宋代著名理学思想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灈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听着陈学明带着浓重乡音的朗诵,觉得别有味道。在他的陪同下走出祠堂。

图: 周氏祠堂外墙东匾“詩書丗澤”,西匾“忠孝詒謀”

 来到祠堂大门外,陈学明指着祠堂正门两侧的高墙说:“珍贵的古迹在那里!”一一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去,左右屋檐下的高墙青砖上各有一块石匾,东匾刻着“詩書丗澤”,西匾刻着“忠孝詒謀”。石匾上的理念,早已通过这座祠堂植入当地绿藏人的心间。

走过周氏祠堂前的池塘,想起陈学明说过的话:“因为周敦颐爱莲花,喜欢莲花出淤泥而不染的品格,藏绿人也爱莲花。如果夏天来到这里,就能看到池塘里开满莲花。”

在藏绿村,有一种传统文化的力量在影响着后人做人处事。

(2017年12月赴浙江诸暨采风 ,2018年初写于上海)

(选自作者2022年版文选集《五色花》 )

作者简介

《五色花》简介


《五色花》是集作者小说、散文、游记、诗歌、译文(五种体裁选文)为一书的文学作品集。第一辑“红玫瑰”(小说)的主要题材:反映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军旅故事;本世纪现实社会中的不同现象;历史上革命者的理想与追求。第二辑“黄雏菊”(散文):主要书写作者在海外的见闻,收入部分文学评论。第三辑“绿睡莲”(游记):记录作者在国内旅行的经历,描绘祖国大好河山及荟萃人文。第四辑“紫罗兰”(诗歌):抒发作者对人生真善美的感怀、感悟、感叹。第五辑“白野樱”(译文):作品以纪实风格反映上世纪日本社会风貌及民俗风情。《五色花》是一部具有综合性、多样性、趣味性的文学作品选集。

该书将于2022年3月正式出版,单书预订请与上海赞麟商务服务中心图书分中心联系。联系人:顾明君,联系电话:13472883681。

往期精彩回顾

【多彩世界】容子 | 涅瓦河畔的红色记忆

【红色故事】容子 | 归 队

【经典咏叹】容子 | 在苦难中奏响命运交响曲(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

【经典咏叹】容子:寒山寺的新年钟声

【多彩世界】容子 | 过节——世界各地的节日

【父亲节专稿】容子 | 我为父亲集邮忙

【红色故事】容子 | 血色黎明

  容子 | 小鸟之死

【红色记忆】容子 | 先锋战士

容子 | 年是什么?(来自《五色花》的诗)

容子 | 关于奥运的回忆

容子 | 假如我能重生

容子 | 只有你(Only you)----献给军人的爱情

容子 | 四季游风

容子 |  马儿嘶鸣

容子 | 大雁齐飞

容子 | 一 月雪

容子 | 茉莉芬芳江南秀

容子 | 涛声依旧太湖水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祠堂故事之见龙在田》中山沙溪周氏宗祠开机
看看这个村的周氏宗祠,过年贴的对联很讲究
浙江诸暨最美6处古村落,西施故里浣纱人家处寻访古韵
浙江诸暨6处绝美古村落,西施故里藏着少为人知的风景|诸暨|浙江|次坞
周氏祠堂对联
中外词家读圣贤 ——世界读书日花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