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勤丰 | 流过岁月的母亲河

总第2745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店埠河是家乡肥东的母亲河,它自南向北流入南淝河,流向碧波荡漾的大巢湖,滋润着沿途的万千生灵,灌溉着两岸的沃土良田。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一个冬天,上小学的我赶集时,绵延几十里的壮观的挖河工地让我震撼不已。人头攒动,红旗猎猎,没有各种大型机械,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农民们只是用最简单的劳动工具——箩筐、扁担、铁锹,一担担把河底的泥土挖起并挑到河岸上。天寒地冻丝毫剥夺不了人们的劳动热情,在上级领导的精心安排下,农民们逐级开展劳动竞赛。高音喇叭通报着各个公社与大队的挖河进度,报道着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一首首高亢的革命歌曲循环播放着,在寒冷的冬日,人们心头始终燃烧着一团团火焰,干劲十足,不知疲倦。那时,乡亲们最大的福利就是中午能吃顿饱饭,有时还能开次荤,当然,生产队里的工分也给得很足。

一个漫长的冬季里日复一日不辞辛苦的劳作,终于修成了一条笔直宽阔的河道,并在岸边栽起了一排排垂柳。春天姗姗而至,清清的河水倒映着碧绿的柳条,艰难贫困的生活图景中便多了一份诗情画意。

为了引巢济河,县政府组织全县农民展开大会战,把店埠河河床拓宽挖深并且取直,这的确是一场极其浩大的工程!这样艰巨工程的完成需要怎样的勇气、耐心和决心呵!当时指挥这项工作的一位县委领导盛赞老百姓们可贵的“蚂蚁啃骨头”精神,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他们可以改天换地,焕发出“拿起巢湖当水瓢,哪里干旱哪里浇”的冲天豪情。

刚刚修成的店埠河河水非常清澈干净,从北方的丘陵岗地向南方的圩区洼地缓缓流去。人们在河里撒网捕鱼,每每收网都可以见到三五条活蹦乱跳的鲫鱼、鲹鱼、鲤鱼。河畔的住家在河岸搭起跳板,可以自由舒心地在河里洗衣洗菜。

上中学时,夏天来临,天气炎热,我们下午放学后,总要在合裕路大桥下面店埠河的河道里游泳。刚学会游泳,我需要鼓起巨大的勇气,从河的一边游到另一边,再折身游回来,周围是欢快的众多男生浮在水面上的一颗颗水淋淋的头颅。少数极其勇敢的同学,居然从高高的合裕路大桥上跳下,落入水面时激起层层浪花,赢得我们一片喝彩。

盛夏,数日的暴雨如注,店埠河河水骤涨,河水湍急地向下游南淝河流去,使得村庄和城镇囤积的太多雨水找到去处:夏秋,严重干旱的时候,河堤上分布的多个水泵站开足马力,将店埠河河水提取,去浇灌干渴得快要冒烟的田间的庄稼,使得农民一年的粮食收获有了保障。

岁月流逝,不到二十年,店埠河已经完全改头换面,变得蓬头垢面,面目可憎,人们经过它身边时都不愿多看它一眼。

沿途兴建的企业的废水,没做任何处理就直接排入母亲河或者其支流。城镇居民越来越多,生活污水流进河道,许多生活垃圾有意或无意地被人们扔在河里。母亲河似乎遭到人们遗弃一样,河水水质变得越来越肮脏不堪,直至几近黑色,散发阵阵令人难闻的气味,靠近它的行人都不觉加快了逃离的脚步。岸边的青草与树木都变得病恹恹,有气无力,仿佛气数将尽,随时都可能死去。人们已不在河里洗衣服,甚至都不愿用河水浇园,捕鱼、钓鱼人的身影也消失殆尽。

一些有识之士发出了拯救店埠河的强烈呼吁,政府顺应民意,拿出有力措施开始治理店埠河的严重污染。店埠河河底的污泥被清理,几艘清污船忙碌了好几个月才告一段落。沿河或支流沿岸的一些企业污水处理达标后,才可以排入河中。沿岸城镇居民的生活垃圾定点堆放,定时清理;生活污水经污水管道,流向县污水处理厂,净化后才可以排放。后来,沿岸的住家全部搬走,河堤上修建了公路,堤坝上种草植树。人们还在河流部分岸坡上砌起石头,石坝下面修起供人行走的水泥路,水泥路沿河处有护栏。

邻近县城的店埠河岸岸底,平坦道路靠河一侧竖起了白色的栏杆。堤坝上铺上草皮,草木葳蕤;栽上树木,绿树成荫。河道里,水质逐步改善,重见往昔碧水荡漾、波光粼粼的景象。如今的店埠河,像一条绿色的玉带从县城境内穿过。县城里,每天清晨或傍晚,许多居民在河道旁悠闲地散步,小鸟在树丛间啁啾,草木的清香弥漫,人们的嗅觉随处可以获捕。

河与桥是相伴生的,有河流的地方一般就有桥梁沟通两岸,联系八方。三十多年前肥东经济发展落后,县城只有几万人口,道路交通压力不大,联系县城与省城的公路仅有一条,因而跨河的桥也只有一座。如今,仅在店埠河的县城境内,就有五座跨河大桥,依次摆开,一座座伟岸高耸,气势如虹。

最北边的是振东大道桥,建于十多年前,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向八车道。往南不远处就是双向四车道的唐杨桥,同为钢筋混凝土材料构建,初建于1930年,2006年进行了改建。历史最悠久的是建于清嘉庆年间的通济桥,已被拓宽为双向六车道,桥两旁竖起不锈钢护栏,人们可以静静地站立在桥边,欣赏母亲河的绮丽风光。沿马路行走一公里多就可以看到包公桥,它建于1997年,2012年改为八车道,它是拉索式吊桥,仿佛一道彩虹横卧在河面上。最南边的是龙城路大桥,兴建在2015年,八车道,它也是一座最年轻的桥。

天气晴朗的日子里,在店埠河东边的马路上,我有时喜欢骑着自行车向着南方、向着老家的方向疾驶。阳光明媚,瓦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沿着店埠河,左侧是一幢幢近年来矗立起来的高楼,高楼之间是车流湍急的马路,它们佐证了县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右侧河流的西边是日益振兴起来的广袤乡村,楼房盖起来,道路四通八达,更多的年轻人回归家乡,种田的同时还在附近的企业打工。高架桥和地铁拉近了乡村与县城、省城的距离,到城里打工变得异常便捷,朝出晚归外出挣钱已经成为许多乡下青壮年人的选择。

作者简介

张勤丰,中学教师,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

张勤丰 | 小姨的命运

张勤丰 | 情殇

张勤丰 | 青春的魅力

张勤丰 | 那一年我走上讲台

张勤丰 | 怀念你,家乡的完中

张勤丰 | 乡中七年

张勤丰 | 一个自行车摊位的守护者

张勤丰 | 希望不灭

张勤丰 | 四个自考好友的沉浮人生

张勤丰 | 灰色人生

张勤丰 | 领悟自然之道

张勤丰 | 贵客来访

张勤丰 | 悠悠岁月里的一支动听的歌

张勤丰 | 命若浮萍

张勤丰 | 老欧其人

张勤丰 | 最温馨的记忆

张勤丰 | 归途

张勤丰 | 烛照心灵的师长

张勤丰 | 一个女孩的成长

张勤丰 | 拯救灵魂

张勤丰 | 我的文学情结

张勤丰 | 发现与拯救

张勤丰 | 天边那抹红

张勤丰 | 严寒里的温暖

张勤丰 | 收音机、手表和自行车

张勤丰 | 永不褪色的记忆

张勤丰 | 隔壁老舅

【高考季】张勤丰 | 风行者

张勤丰 | 现实与远方——读胡敏长篇小说《琴行》有感

张勤丰 | 感谢生活

张勤丰 | 与手电筒有关的乡村生活

张勤丰 | 怀念一只兔子

张勤丰 | 与手电筒有关的乡村生活

张勤丰 | 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

张勤丰 | 一次特殊的母校之旅

张勤丰 | 期待中的嬗变

张勤丰 | 写作的意义

张勤丰 | 美丽的眼睛

张勤丰 | 六月飞绿

张勤丰 | 老刘的文学情结

张勤丰 | 明信片与贺卡

张勤丰 | 东城明珠和睦湖

张勤丰 | 爸爸的誓言

张勤丰 | 同学情

张勤丰 | 西服翩翩

张勤丰 | 闪光的幸福

张勤丰 | 诗意地栖居

张勤丰 | 以酒聚友

张勤丰 | 不如见一面

张勤丰 | 迷途难返

张勤丰 | 记忆尚存

张勤丰 | 伞

张勤丰 | 夏天的滋味

张勤丰 | 极限人生

张勤丰 | 树语

张勤丰 | 刘老师,一路走好

张勤丰 | 刘亮程笔下的乡村

张勤丰 | 冬天里的那些身影

张勤丰 |  坚持的力量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哭泣的母亲河
母亲河
赵静怡 || 母亲河
心路行吟|母亲河,那岁月深处的歌谣
我眼中的忻州:我的家乡我的城
陈克平:故乡的母亲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