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南诗人】王朝君 | 唐诗律魂——沈佺期

■ 

         沈佺期,字云卿,相州内黄人,唐代著名诗人。十八岁中进士,累迁通事舍人,官至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沈佺期对唐诗的贡献,重在声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

       《 唐书·文苑·宋之问传》   :  “建安后迄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庚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回忌声病,约句准篇,如锦绣成文。学者宗之,号为沈宋,语曰:苏李居前,沈宋比肩。”

        唐元稹《杜工部墓系铭序》云:“至于子美(杜甫),盖所谓上薄《风骚》,下该沈(佺期)宋(之问)。沈、宋之作,研练精切,稳顺声势,谓之为律诗。”

        宋张表臣《珊瑚钩诗话》卷三云:“苏(味道)李(峤)而上,高简古淡,谓之古;沈、宋而下,法律精切,谓之律。”宋严羽《沧浪诗话》说:“《风雅颂》既亡,一变而为《离骚》,再变而为西汉五言,三变而为歌行杂体,四变而为沈、宋律诗。”可见沈、宋律诗之重要,至今不衰。

       明高秉《唐诗品汇序》云:“沈、宋之新声,苏(廷硕)、张(说)之大手笔,此初唐之渐盛也。”

        沈佺期的主要成就,就是与宋之问一起规范了建安以来诗的声律,并称为沈宋。以沈约为代表的“永明体”(南齐武帝时形成的诗歌形式)诗歌和他的“四声八病”说,标志着我国诗歌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的一个重要阶段。沈宋将诗歌格律定型化,成了最盛行的诗体。如五言律,唐初“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时已趋完备,沈、宋时期大为流行。沈佺期《送乔随州侃》等诗,律体严谨精密,为五言律诗之楷模,他实践了“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准则。

       明胡应麟《诗薮·内篇》说:“五言律诗,肇自梁陈,唐初四子,靡褥相矜,时或拗体,未堪正始。神龙以还,卓然成调。沈、宋、苏(味道)、李(峤)合轨于前,王(维)、孟(浩然)、高(适)、岑(参)并驰于后。新制迭出,古体攸分。实词章改革之大机,气运推迁之一会也。”

        何日愈《退庵诗话》说: “王右丞、沈佺期、宋之问,皆五言长城,其佳者抗衡老杜。”

        郑振铎认为:“七言诗开始流行于唐初,至沈宋,更有所谓七言律。七言律的建立,对于后来的影响是极大的。沈、宋的最伟大的成功便在于此。”

        沈佺期诗集共收入他的诗148首,代表作《独不见》:

“ 卢家少妇郁金香,海燕双栖玳瑁梁。

  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

  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

  谁为含愁独不见,更教明月照流黄。”

        这首诗从构思、形象、音律和形式的工致等,都可以说是成功的作品,标志着七言诗律化已达到成熟阶段,曾被明代何景明誉之为七律之第一。

        沈佺期的《邙山》:“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为绝句佳作。绝句之所以成为一种新体,且有定格,也创始于沈、宋时代。

        排律,也起于沈、宋。胡应麟说:“排律,沈宋二氏,藻赡精工”。沈佺期的五言排律《钓竿》,状物陈形,已是当时罕见的作品。

        沈佺期上元元年中进士,时年18岁,仕人中凤毛麟角,其前可入神童之列。这一年12月,恰逢武则天向唐高宗进奏“诏行十二条”,这“十二条”中的一条与佺期公有关,即提高才高位卑官吏。沈佺期一入仕途,就直接进入了唐王朝的最高权利集团的圈子里,他开始的职务是协律郎与侍制,在中书省从事文书工作或研究格律,皇帝出巡或有大型活动时跟随做一些应制诗文,以歌时世,他对律诗的规范可能也是在做协律郎时完成的。这类诗词他做了30多篇,词句华丽,格律精严。大概在30岁左右晋升为考功员外郎,属五品或六品官之列。公元697年前后,沈佺期由考功郎晋升为给事中,然后做了尚书。给事中任上3年,尚书任上5年。尚书在唐时一般由正三品以上官员充任,位列九卿,完全可以用“显赫”形容。武皇当政时期,沈佺期的仕途一帆风顺,一直活跃在最高权利集团周围。皇帝很重视他,有活动他是必请之人。40岁以前做的是中等官吏,但很得宠,40岁以后做的是高官,受宠30多年,这在古代官场是少见的。

        沈佺期的诗作,对我国古典诗歌形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次,沈佺期以诗赠宰相张说,张说极为推崇,“让居第一”。中宗邀群臣赋诗百篇,命昭容(上官婉儿)从中选一篇为新翻御制曲。帐殿前张灯结彩,从臣们都齐集在彩楼下等着。一会儿,彩楼上纸落如飞,大家从中认领了自己的落选诗章拿走了,只有沈佺期和宋之问的诗没有被扔下来。这说明沈、宋的诗是“工力悉敌”的。

      沈佺期入仕途40多年,因依附二张受到株连,张易之被杀,沈佺期、宋之问等也被贬官。沈佺期被流配到欢州(今越南境内的荣市或安城),不久调任台州(治所在今浙江临海县)掌管文书的录事参军。神龙中(公元706年左右)被召回朝廷,得到中宗的召见,拜起居郎兼修文馆直学士。后升迁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

       沈佺期在宫廷的诗作,一味追求形式的美,内容又多是点缀升平,没有多少思想价值。但在贬谪驩州之后,作品迥异,沉痛郁结,真情实感,为上乘之作。如《杂诗三首》之一:“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这是他的宫廷诗无法与之比拟的新作。诗中写的战事的传闻,闺中的苦闷,婚后生活的回忆以及期望战争的胜利。包含的内容很丰富,且含蓄婉转,音韵和谐,对仗工整,富于抒情,有声律之美。

        沈佺期的历史定位在声律上,他和宋之问一起,为唐诗的音韵、排律,五言诗、七言诗、七律、绝句等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尽管其宫廷献媚之举,及气节少失,另人遗憾。但究其对唐诗之贡献,无疑给大唐盛世,制定了律魂。在中国文学史,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沈里文峰”是《内黄县志》记载的”内黄十二景”之一。虽然现在已不复存在,但沈佺期故里内黄县张龙乡西沈村,依然是文化至上,民风淳朴。2017年被评为河南省省级文明村。村里文化广场上,高高矗立着唐代大诗人沈佺期之碑。沈佺期的诗文,布满了整个文化广场的墙体。大唐一代律魂——沈佺期,魂安于此,诗韵长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唐诗成熟的标志——细说杜甫律诗的成就
风吹不去心中的古典--诗歌的历程(十三---十六)
唐诗格律(六下)
唐诗格律体系概说
李白为什么写诗常不合格律?
诗话|近体诗浅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