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于海涛 | 长春的秋

总第1076





长春的秋

于海涛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天,一个成熟的,收获的季节。我却每每忽略。不但忽略了季节,甚至忽略了长春这个城市;忽略了凉凉的秋晨,以及如洗的长空,还有天蓝水碧。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

对于长春,这个我生活了整整三十余年的城市,这里有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的邻里故旧。我虽未长时间地离开过长春,但却一直觉得,自己永远都是一个过客!自己构思过无数美丽的梦,但载体都是他乡,没有一次梦在长春。我的身,我的心一直在流浪,目的是给自己的灵魂寻找一个归属。

每一次的出差,长春,长春,还没有等我培养出离愁别绪,这个城市,已经迅速在列车或飞机的窗外掠过......恍惚若干年以后,其实不过短短几天,我磨磨蹭蹭,再一次不情愿的回来,看着舷窗外渐近的大地,或列车广播中一遍遍的播报:长春,满语称为茶啊冲,古老的肃慎之地。号称东方底特律,一个生活在汽车轮子上的城市......没有归心似箭的迫切,却有着下一次如何逃离的预谋与期待。

然而这个城市,依然一直在这里安静的敞开怀抱等着我!仿佛一位慈祥的母亲,包容、含蓄,默默等待一位叛逆的、渴望四海为家羁旅天涯的游子归来。长春,不但给我生活中的一切,还给我情感的寄托,灵魂的慰籍。

长春,我忽略你太久,太久。

1984年,春三月。一个十三四岁,不识愁滋味的少年,第一次踏上了长春的土地,对这个城市并没有太多的归属感,到1989年随父母搬家到这里定居,按部就班的求学、工作、生活,依旧觉得自己是一过客......

30余载光阴走过,走到今天,长春,已经是凉凉的秋天。我业已是鬓染微霜,华发早生,成为一个标准的中年油腻大叔。

当年那个青涩、懵懂、腼腆、忐忑,又带着些许不谙世事叛逆的轻狂少年,也从长春北郊野外肆虐的风中,于南湖岸边的依依垂柳下,在红旗街长影有轨电车的叮叮当当中,走出了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春天,走过了炎热如火的夏天,走进了一个沧桑黯然的,人生的秋天。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长春的秋天,其实是很短暂的。夏季刚刚离开,还没等你有所准备,迅速就会进入飘雪的冬天。我更喜欢的,还是冬天,因为长春的冬雪很美丽。我不知道是漫天的飞雪美丽了长春,还是长春因漫天的飞雪而更加美丽。

季节交替,岁月更迭。时光,是一条河,载着我们的爱恨离愁;人生,是一首歌,演绎着歌者的喜怒哀乐。

然而,秋天,却是一个不容忽略,也不可逾越的季节。

记得小时候的长春很大,很大。大马路,小白杨,小别墅,大广场。解放牌卡车从宽阔的永远不会拥堵的马路上呼啸而过;家住七马路,日伪时期的二层小楼破旧肮脏逼仄,里面均挤满了家家户户,烟火气弥散,但却抵挡不住砖缝里透出来曾经的奢华与霸道;无数次的从伪皇宫院墙下路过,恍惚间仿佛听到溥仪不堪的底气不足的咒骂和婉容低低的幽怨哀叹,诉说着一个怪胎的终结;从火车站到卫星路,在那条当年曾经叫做斯大林大街两侧的林荫路上,停停走走,西逛东游,最快也要大半天的时间。除了吉祥大酒店鹤立鸡群,几乎见不到别的高楼;小时候的长春很慢,很慢,图书馆里一泡就是大半天,一本小说就是人生的晨起与月落,涵盖青春的全部;小时候的长春,大学也很多,每一所都是那么的神圣,围墙也很高。贪看小说的我,是无缘,也无能力爬过大学门口那道高高的门槛的,只能内心凉凉地伫立在门口,落寞地看着青藤缠绕的象牙塔内学子们肋下夹着书本跟随谈笑风生的导师,踏上航船去遨游知识的海洋......而胸前别着校徽的他们也似乎在呼唤着我,缺少那一张船票的我只能无奈的擦净泪水,黯然离去。即使有幸走进了吉林大学鸣放宫,在那里停停走走,一天天的驻足逗留;同样在吉大在西校园体育场台阶上捧着顾城的诗集神伤忧愁。任两载时光悠悠流过,自己依旧找不到归属,梦里花落知多少,依旧是一飘零过客,情系离觞。

有人说,每一个写小说的人都在回望故乡。可是,我感觉自己从未将这个生活工作了30余年的城市当做故乡!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一直觉得自己羁旅于此,每时每刻都在做离开的准备,随时随地都在踏上离开的征程。也曾春宵买醉杨柳岸,也曾枫叶煮酒共婵娟。更多时候,是在晚风徐送的秋夜,独坐窗前,品一盏茶,看窗外马路上的车来车往,看远处楼群中的万家灯火在红尘中摇曳,心中蓦地生出一种离愁与孤寂。一切皆流,无物永驻。我们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此才会身处于离愁别绪之中,所以才会变得不快乐……

想想对于这个世界,我们每一个人,又何尝不是匆匆过客!人生就是一次旅行,出生是起点,死亡是终点。功名利禄,爱恨情仇无非是或长或短旅途中的的点缀,最后都是归零。我们不过是沧海一粟,何必奢谈立德立言,更无望立功建业。

白驹过隙,时光荏苒。红尘滚滚,每一个人都是匆匆过客!有多少爱早已云散烟消,有多少爱早已变恨转仇,有多少爱早已不堪回首?

其实,每个个体的那一点风花雪月离愁别绪都是小爱,家国情怀才是终极。家是最小的国,国是最大的家。心中有情,才能眼中有泪。蓦然发现,长春,我生活的这块热土,我的身,我的心,我的根,与这座城市已经融为一体,无论漂泊到天涯海角,仿佛风筝,线的那一端永远都是长春在牵挂!

长春,长春,正所谓,寻一人白首,那个人一定在长春;择一城终老,这个城,也一定是长春。

一直没来由的喜欢电影《无问西东》里的那一句旁白,因为,一瞬间的产生了共鸣。今天再一次的借用:"愿你在被打击时,记起你的珍贵,抵抗恶意;愿你在迷茫时,坚信你的珍贵,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静坐听雨,雪中听琴 ,立德立言,无问西东 。

愿我们每一个人,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

长春的秋,凉凉—— 夜凉如水,月白风清,如此良夜何;岁月如河,秋凉如歌。感恩故土,感恩生活,感恩正在这个世界上生活着的,珍贵的、唯一的你,还有唯一的我!

月是故乡明。所谓的,而今识尽愁滋味,却道,天凉好个秋!

作者简介



于海涛 ,男,1969年出生。汉族。公务员、编辑、记者。吉林省作家协会会员、吉林省全民阅读协会副秘书长。近年来在《新文化报》、《春风》《参花》《绿野》《中国文学》《文坛风景线》等发表文章百余篇。2011年11月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描写当代监狱民警爱情生活的长篇小说《辉发河传》。2012年11月出版“一百位感动中国人物——双百人物丛书”之《马海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题图打油诗笑看四方过客,逐利南北西东。
是归人,还是过客(乔春强)
我爱那座城
杨辉峰:故乡的过客
《我爱长春》第二集:大马路
离愁别绪,剪不断理还乱丨每日一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