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守望家园】容子 | 舌尖上的年货

总第1312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北风那个吹,雪花那个飘,雪花那个飘飘,年来到……”年将来到,该准备年货啦。准备年货,去外地父母家过春节。提起去父母家过年带年货,总觉得是件喜庆而有趣的事。但近年来,这事让我有些纠结:给父母带什么年货好呢?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在山西当小兵,新兵没有探亲假,到了快过年时,父母从老远的南方给我寄来包裹:糖果、奶粉、白沙糖,还有一包妈妈亲手炒熟的“炒面粉”(开水冲泡即可作面糊充饥)。父母怕我在部队吃不饱,在北方吃不到精粮,为了让我过年吃个饱,千里迢迢寄来“年货”。收到父母寄来的包裹,心里暖洋洋,其实那时在野战军虽吃不好,但还是能吃饱的。吃着父母寄来的年货,读着父母的来信,先是喜滋滋地高兴,但想起父母,想家了,不由地眼泪汪汪。

待我把糖果分给战友们享用后,他们七嘴八舌地建议我也给父母寄点“年货”,并帮我凑了些山西特产。于是我用自己为数不多的津贴,给父母寄去了我人生走上社会后的第一份年货:大红枣、柿饼,还有山西特产“闻喜煮饼”。尽管数量不多,但父母收到后喜出望外,对我的工作生活状况放心了。我从一个曾在物质上完全依赖父母的人,变为可以独立生存、并对父母和家人有所回馈的人,颇有了些“成就感”。这是“年货”首次赋予我的意义和感悟。 

到军校学习后有了寒暑假。每年寒假回父母家过年,动身之前和同学们一样,或多或少会准备些年货带回家。北方的小米是父母最喜欢的,于是千方百计买些小米带回南方送给家人。

过完年,同学们从四面八方回到学校,女同学聚在宿舍里分享各自从家中带回的特产,有北京的“涪陵饼”,天津的“大麻花”,湖北的“麻糖”,成都的“灯影牛肉”,江西的“辣椒酱”,福建的“拷扁橄榄”,上海的“牛轧糖”……那是我们冬日里最快活的时光。从这时起,我对年货有了新的认识:年货是中国人过年时舌尖上的好货,它是全国各地最富有地方特色的土特产品。

毕业后分配在浙江,后调到上海工作,这期间我的工资收入比刚入伍时和当学员时多了些,加之江南一带是鱼米之乡富庶之地,回家过年带给父母的年货品种选择余地大,更丰富了。浙江的西湖藕粉、龙井茶、金华火腿、宁波年糕片、萧山萝卜干、绍兴老酒;上海的五香豆、大白兔奶糖、酒心巧克力、桂花年糕、玫瑰年糕、崇明糕、各种西式点心……应有尽有,琳琅满目。回家过年总是大包小包,带上各种年货,虽然每种数量不多,但毕竟是我所在地的土特产,带回家去年味很浓。

上海物流业发达,是全国各地土特产的集散地。我母亲是广东人,又在福建工作生活过多年,她特别喜欢广东香肠和福建的线面、肉燕皮和“兴化粉”。记得上海延安中路/石门路口,曾有一家福建土特产专卖店,我每年都去这家老店采购妈妈喜欢的年货。

转业到地方工作后,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和发展变化,物资丰富起来,过年的年货多种多样,层出不穷。上世纪八十、九十年代,地方单位发的年货实惠得惊人:发鱼、发肉。年前总是忙着炸带鱼,然后带上生猪腿回娘家。“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背上还有一个胖娃娃”,这是当年的真实写照。进入本世纪,公务出差和个人出国多了,带给父母的年货也从“本地化”发展为“国际化”:日本的各式点心、意大利的费加罗巧克力、澳大利亚的葡萄酒、西班牙的橄榄油、俄罗斯的鱼子酱、以色列的芝麻酱……年货见证了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见证了我们这代人的生活变化。

带给父母的年货,他们总是舍不得自己吃,经常把我带去的年货分送给左邻右舍和好友。开始时我不理解父母,心想我辛辛苦苦从老远背回来的年货是孝敬父母的,你们怎么送人呢?后来随着年龄增长,渐渐悟出了人生许多道理,慢慢理解了父母:他们觉得把子女带来的快乐分享给亲友,比吃到自己嘴里还幸福。这让我知道了年货对老人来说,不只有物质作用,更有精神作用,它传递着父母的自豪感和幸福感。孝敬父母,就尊重父母的意愿,让他们高兴吧。

有了私家车,过年回家带年货更方便了。可是父母年纪大了,身体欠佳,许多东西不能吃了,过年给他们带什么年货好呢?我有些纠结了。问父母需要什么,他们说:“什么都不需要,你们回来看看就好,就够了。”年货,在我心中就是一份亲情。回家探望父母,就是送给双亲二老过年的最好礼物!

春节,是深扎在中国人心底的一份传统文化亲情。

(2020年1月24 日《新民晚报》发表)

作者简介


容子,现为中国散文学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外事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于1985年在《特区文学》发表日本中篇小说译文《破产制造者》等;1991年合著出版《中外文艺家及名作辞典》;2013年出版“母女诗歌集”《远方的梦》;2014年出版散文集《走出国门》(海外篇)、《守望家园》(国内篇);2019年10月出版散文集《故乡在何方》。在多个报刊和新媒体上发表过散文、随笔、纪实文、短篇译文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年货大数据报告”出炉,国人越吃越“土”
福建土特产有哪些值得一尝?
年货、年俗旅游正当红!土茶油、土葛粉、土鸡蛋、土香猪······还有杀猪饭、打年糕、挖冬笋······城里人越来越向往农家土特产
再带这些特产就绝交 盘点那些“奇葩”特产
“再带这些特产就绝交” 宁德特产“血蚶”中枪了
商家说商机|单店年入4000万,他如何从人生漩涡走向“花椒大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