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平的职场奋斗:跟任正非艰苦创业,从实习生到董事长,真传奇!

郭平,江西赣州人,1966年生于上犹县人,1982年入读华中工学院(华中理工大学),1988年进入华为实习,毕业即正式加入华为,其年22岁。

华中理工大学与华为的渊源很深,任正非1987年创办华为,为了寻找技术支持,多次去学校找教授寻求合作。郭平第一次见任正非就是在教授那里,华中理工为华为贡献了很多人才,郭平之外,还有另一位轮值董事长胡厚崑,董事彭中阳,华为两位顶级技术领导人郑宝用、李一男。另外,任正非女儿孟晚舟也是在这里求学。

郭平比任正非小了整整22岁,刚到华为时他连电话都没有打过几个,结果老板上来就让他做交换机,没得办法,老板怎么说就怎么做,郭平“找了些书恶补了一下,去做技术实现”。

在三十多年后,当郭平对着一众华为新员工以董事长身份座谈的时候,他表示:

在工作的环境中,积累自己的能力,包括技术能力、团队领导力。

职场就是这样,跟对人、选对公司最重要。

说实话,郭平当年已经是硕士研究生,在那个大学生含金量非常高,中专生都算知识分子的年代,郭平本来可以有更好的单位选择。

郭平毕业本来是分配到武汉华中电管局,科长还告诉他好好干、以后有去意大利马可尼公司(世界著名的通讯及IT公司)的机会。而戏剧化的是,十多年后,郭平代表华为去意大利谈对马可尼的收购。

当年如果我呆在华中电管局,我的工作可能就是看管两台NEC交换机和一台马可尼微波。

所以,我们首先要说的就是年轻人第一份工作的选择问题。大单位和外企是正规,待遇高,福利好,但大企业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发展机制和空间是比较清晰可见的。而任正非刚创业时候就是在民房办公的小“个体户”,“十几个人,七八条枪”,郭平能义无反顾的加入,真的是很有勇气。

小企业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不把员工当螺丝钉用,我们看郭平过去干过多少工作岗位——产品开发部项目经理、供应链总经理、总裁办主任、首席法务官、流程与IT管理部总裁、企业发展部总裁、华为终端公司董事长兼总裁……

一开始做产品技术研发,结果老板一拍肩膀,郭平二话不说就往上冲,又陆续干了供应链、法务、管理,这个过程等于是持续锻炼、磨砺、成长的过程,在大企业里怎么可能给实习生这么多的锻炼机会?

而且,员工一旦选对创业公司,可以跟着平台迅速实现事业成功。郭平说,“公司在所在的领域内发展壮大,个人在这个领域内成为专家,成为领军人物,那么很多很好玩的事也可能发生的。”还比如阿里巴巴“十八罗汉”等。如果不是创业核心团队成员,他们又怎么会有现在的成就呢?

但,人生的奇妙就在于你不是早知道,郭平当年也不知道华为成就会这么大啊,事实上华为几次频临崩溃,创业公司发展快,但风险也大。

我想,郭平之所以认定了华为,这与任正非的个人魅力有关系,任正非这种人特别适合做组织者,他的远见和抱负,格局和作风,真的有种“做大事”的风范。华为核心班底的好几位都是从更好的地方跑到了任正非麾下,加入了他的草台班子,比如华为董事徐文伟本是港企技术大拿,结果跟任正非吃了几次饭就放弃高薪来到了华为,港企老板为此气得还跟华为打了官司。

云从龙,风从虎,风云际会,才可叱咤风云。

老方要说的第二点是双向选择的问题,事实上,老板、企业与员工之间是互相合作、彼此成就的关系。职场人士一定要对自己的老板有个判断,看他是真的这么想,还是随便说说,很多老板都有一种“给员工饭碗”的心态,而任正非是从一开始就真正有平等合作的理念。

真心诚意对员工都是以“您”相称的老板,全中国能有几个?

郭平在与华为新员工座谈的时候就提到了这点,“大家加入华为是希望在华为能得到非常良好的发展,那么华为欢迎你们加入,也希望你们能为华为的发展添砖加瓦,更期待做出卓越的贡献”。

但是,华为不是终身雇佣制,华为是一个开放的系统,“每个人都有最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华为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工具,你可以退出,可以发声,更可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华为有个纠错机制——当你发现错了,你可以跳船走人;华为觉得错了,也可以和大家解除合同。

这才是真正的双向选择,对等合作。当然任正非也说过,不是终身雇佣制,但并不意味着不能终身在华为工作。华为有股权等机制来保障员工的退休待遇和利益。

这两点之外,老方认为郭平还有3点意见对在职场的朋友有很大启发价值。

1、生活和工作平衡的问题。

“每个人的平衡点不一样,所以没有标准答案”。郭平说,每个员工,你要解决人和物质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内心的关系。首先你要胜任你在华为的工作。

今天你们坐在同一间教室里,决定你们未来发展的,有可能是你的投入及成就。996可能是选择,朝九晚五也是选择,胜任工作、诚实劳动,这是底线。决定你未来发展的,很可能是八小时之外的安排,每个人自己平衡就好了,包括适应不了退出。个人自己平衡好就是了,没有标准。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感触,相信在职场打拼的朋友都可以领会其中的意味。一切都是自己的意愿和选择,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996”是客观存在,就看你怎么个认知和态度、行为。

2、公司对员工的激励在精神上更重要,还是在物质上更重要?

这是新员工对郭平的提问,郭平又反问他,员工说他认为精神更重要……。郭平就回了他一句话,华为是“以物质文明巩固精神文明”,让他自己体会一下。

实际上,说物质激励更重要的人往往是唯利是图,说精神激励更重要的人往往心口不一,任正非的厉害之处就在于把两者有机结合在了一起,华为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相互融合、共同促进的。任正非说自己在私欲上与员工“同流合污”,但他也说自己是个理想主义者。两者并不矛盾。

年轻人找工作,尽量要找有华为这种客观、真实对待物质财富激励的公司。其次是在物质激励上不耍手段的公司,至于光谈理想和情怀不切实给员工提高利益收获的公司,你有多远跑多远。

人要吃饭,也要理想,两者缺一不可。

3、战术千条万条,第一条要敢打。

“不管面对多难的环境,要面对它、处理它、放下它。”郭平忠告新员工,千条万条第一条要行动起来,要去做,只是想是解决不了问题的。

郭平当年带队应战思科的官司,刚开始局面非常严峻,从舆论到法律层面,形势恶劣,但郭平没有沮丧和退缩,该怎么办就怎么办,这就是担当。

华为现在的状态中,特别需要员工有更强的受挫能力,能够逆风而行:需要有一颗坚强的心脏,不是铺好了路等着大家走,要大家一起去创造未来。

想都是问题,做才有答案。这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年轻人要在职场上出头,不积极,不主动,没勇气,没斗志,这样是很难走到高处的。

最后,关于职场上的经验,郭平还说了“一往无前的人才有未来”,“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成功是成功之母,做好你手头的第一件事情”等。

郭平本人就笃信“成功是成功之母”:

我愿意给有一个小成功的人一个中成功的机会,中成功的机会他能够成功,我再给他更大的机会。我期望大家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积累你自己的信心,你的能力和你在公司的信誉。

年轻人如果理解、认同这点,那你就基本与老板的思想同频了,这样进步也比较快。

在华为三十多年来,郭平自己就是最好的例子,从多方面看,他与任正非都是核心创业伙伴的关系,在事业上彼此帮助,在思想认知上高度一致,在个人关系……,嗯,咱们说个小八卦,众所周知,任正非在2002年时期在巨大压力下严重抑郁,一度想要自杀,当时华为内部除了孙亚芳经常开解任正非之外,郭平也有做老板“心理医生”的工作,比如任正非说郭平当时劝自己“多去做些无聊的事”,任正非就听进去了。

或许,这就是职场上最好的关系和状态,他们是并肩战斗的战友,也有共同的理想和抱负。相识一场,不负平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人发来万字建议书,你会怎么做?
老板们,不要再抱怨员工不够努力!看看华为是如何让员工拼命的
陪你读书丨任正非: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人才
华为管理层全盘点:世上再无第二个任正非,华为也需要大家的保护
任正非:放出这三句狠话,谁这么做立即辞退!
华为员工夜宵曝光!这一细节却被员工吐槽,网友:任正非也不管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