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路拾碎之二.

诗路拾碎之二.
        竺岳兵老师提出"唐诗之路"一说,对浙东的文化研究功莫大也!
       然而,大量的关于唐诗之路的研究,且被蒙上了地域色彩,造成了严重的失真丶失实。中国传统文化的研讨又一次走入岐途,变成或变相为地方经济服务。从"梁祝"被多地争抢,到西施故里的争夺......这有利于文化的研究还是利用了文化?
         唐诗之路的发现,就是"剡溪"两字在唐诗中的大量出现现象的研讨。但被"唐诗之路"研究者们明知剡溪在古剡县----今之嵊州,而集体遗忘了两条主要古人踏歌而行的线路,就是以嵊州市为中心的东、西线。本人百思不得其解,难道这二条线路在整个"唐诗之路"中无足轻重?
         翻开<<唐诗之路唐诗总集>>,扉页上就有唐诗之路线路图。从线路图上,我们看到了由北而南经过嵊州的一条唐诗之路主线及其它一些支线(主要集中在新昌县)。剡中是唐诗之路的集散地。竺岳兵老师在<<剡溪---唐诗之路>>一文中证明了"剡中是游览浙东名山的集散地"。
         这里,我们首先要弄清楚"剡中"之正确所指。古之剡县地域是今天嵊州市、新昌县全境(还含1959年划给奉化的嵊州上东区一小块叫葛竹的土地,蒋介石母亲王彩玉的出身地)。当你了解了古剡县的地域,那么剡中主要所指就是现今的嵊州市区。从地理环境上看,嵊州之"嵊"字就代表了四面环山之义。东有四明山,南有天台山(也有余脉天姥山),西有西白山,北有会稽山。剡中就是地理概念上的嵊、新(昌)盆地。当然,唐诗中的剡中有特指嵊州的,也有泛指整个剡县的。如"正怀王谢俯长流,更览余封识嵊州"中之"嵊州",也包括今新昌县。"幽居不厌剡中山"之"剡中"亦属泛指整个古剡县。
        假如把剡中比作唐诗之路的集散地,那么,嵊州就是这条唐诗之路的集散中心。东西南北的唐代诗人踏歌之路交汇在今嵊州市中心。由北而来,奔南而行的主线,竺岳兵老师已作了详尽的论述,这里就不必多议。而从嵊州市区东出,登四明山,寻王(羲之)、许(玄度)隐居之地金庭,虽有言及,仍不作为唐诗之路上的线路。(甚至在唐诗之路线路图上是刻意缺失的)这条线路是否属于唐诗之路?或是否可认为不大重要呢?我的看法是非常重要,也是唐诗之路的精华所在。竺岳兵老师及大量后学者们的研究失真、失实在此可见一斑了。
        唐代诗人入剡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李白用诗句明确告诉大家说:"入剡寻王许"。而王(羲之)、许(玄度)就隐居在嵊州东面之金庭桐柏山下。而途经的四明山又是浙东三大名山之一,李白有"四明三千里"之说,金庭更是杜子美(杜甫)留下的遗魂地(齐己诗云),白居易、刘长卿、孟郊、皮日休、陆龟蒙、宋之问、贾岛、张籍等等等等众多唐代诗人留下歌四明、金庭等的无数诗篇。甚至还提到金庭通雪窦的事实,即出金庭去雪窦寺、奉化或句章(宁波)。如方干在雪窦山写的诗:"登寺寻盘道,人烟远更微。石窗秋见海,山霭暮侵衣"("石窗"即是指四明山,并代指在嵊的主要标志)。这里说明,嵊州往东是唐诗之路中的极重要一条主线,因为许多入剡的唐代诗人主要目的地在金庭。武元衡<<送寇侍御司马之明州>>诗中说:"斗酒上河梁,惊魂去越乡。地穷沧海阔,云入剡山长。"也说明他们是翻过四明山去明州的。竺岳兵老师在<<行迹考>>也认为武元衙是"溯剡溪而上"金庭的。而金庭通向雪窦山的山道,亦是古之有的。(因为雪窦山边,靠嵊州一侧原是有属古之剡县辖区,蒋介石母亲王采玉就出身于嵊县葛竹村。1959年才划给奉化县。)
       再说嵊州往西的一条线路吧!因为剡中之地被称作"此地饶古迹,世人多忘归"。那就有一种向心力,即诗人们向剡中汇集的向心力。故会稽之外的其他郡州,也向往到剡中一游,以慰平生。如崔颢就从东阳沿嵊州西边的长乐江(古称长江、西溪,剡溪的上源)入剡。他留下著名的诗篇"鸣棹下东阳,回舟入剡乡"就是最好的例证。武元衡<<送严绅游兰溪>>诗中吟唱:"剡岭边穷海,君游别岭西"说明他就是从嵊州西出南山送严绅去兰溪的。贾岛<<题长江>>诗中说:"若任迁人去,西溪与剡通"。这诗题中的"长江",就是指今长乐江,"西溪"是长乐江的别称(与东溪,即新昌江相对应)。还有象孟浩然长久盘恒、徘徊在南山回舟处及鹿门,更有众多诗人歌咏西白山(旧称太白山等)。这些就足以证明,嵊州往西,也是一条唐诗之路的重要线路。不知为什么被唐诗之路的"研究者"集体遗忘?
        另外,还有从嵊州西北方入剡的线路。贯休隐居诸暨九年之久。据竺岳兵老师的<<行迹考>>所述:贵休"后来游剡县、东阳、诸暨三邑交界之东白山。""在剡中盘恒了一段时间。""<<怀四明亮公>>、<<寄四明闾丘道士>>等诗,说明了他的游踪,从诸暨出发,到嵊西。后又一直东经四明山至明州(今宁波)。"这里,同时也说明贯休是从诸暨入剡(先到西白山)。严维任诸暨尉时入剡也许是直接到剡中的,至于他走那条路则不得而知了。种种证据表明,嵊州到诸暨,这里也是一条唐诗之路的支线。
        还有从绍兴平水、云门山(或玉笥山)入剡的路线。宋之问<<宿云门山诗>>所言:"庶几踪谢客,开山投剡中"说明这里沿今"绍甘线"是有古道的。而齐抗也长期隐于附近的剡岭,而后迁隐到玉笥山。他到剡中也许就走这条道。据此可知,唐诗之路在嵊州西北方向亦有诗人踏歌而来。
       本文想努力求证,剡中是唐诗之路的集散地,而嵊州是这条路上的集散中心。唐诗之路是以古剡县县城为中心,呈放射性的路径。
       由于唐诗之路的集散地是不可能离开古县城,离开古驿站。文人在那个时代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送往迎来,相互吟唱离不开一定的物质条件。古剡县的县治在今嵊州,诗中也常反映出"县楼"什么的应景之作,表明主要活动中心在剡中,即剡县县治所在地即今之嵊州市。新昌原属剡县的一部份,直到五代十国时才划剡东十三乡置新昌县。唐诗之路的究研,理应实事就是地努力去恢复古人古事的原貌,而非凭谁提出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去阄割历史!
      本人以为浙东唐诗之路是以今嵊州市为中心,呈放射性发展。
     唐诗之路一说,确实有新昌学者的功劳,但不应该把嵊州只看成唐诗之路因剡溪流经而成匆匆过客。唐诗之路的精华在剡中,唐诗之路的中心在剡中。而剡中的传承者嵊州是无论如何抹杀不了在唐诗之路中的应有地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道江南忆芳华(组图)
绍兴嵊州、新昌一瞥
浙江绍兴神奇的隐世小城,建城历史2100多年,位居百强县市91位,风光秀美适合宜居
运河智库 | 为什么说绍兴嵊州是“浙东唐诗之路的核心区”?
剡溪二曲艇湖,乘兴而行,兴尽而返
重磅,浙东唐诗之路力作——《诸暨唐诗三百首》即将出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