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是非功过,谁能说清?丨《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图丨素材来源于网络,侵删



是非功过,谁能说清?



文 / 东篱

一直以来,汉武帝都是以雄才伟略光辉灿烂的正面形象存在于我的脑海中的。

直到,易中天教授在这本书的第63页忽然扔出来的那一张表。
一份死亡名单。
十三人,位居高官,都在汉武帝时期非正常死亡,其中丞相五人、御史大夫四人。除了名单中的人之外,还有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新太子的母亲钩弋夫人……
原来,一将功成万骨枯,即便汉武也概莫能外。

从秦皇到汉武,版图面积扩大了将近一倍,但统治反而更加牢固,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在这本书中,易中天教授从“独尊儒术”开始,对汉武帝的一系列举措进行了深入解读。

·思想领域:“独尊儒术”
思想自由众说纷纭的结果是天下大乱,统一的帝国自然需要统一的思想,百家争鸣的时代悄然结束,究竟哪一家的学说才更有利于统治者,汉武帝的目光瞄准了儒家。
儒家倡导的王道、仁政、礼制、德治,维护君主制度的立场,三纲五常的核心价值,无疑将成为统治者最有力的工具。
易中天对“独尊”进行了深入地解读,其实汉武帝只是将儒家思想变成了国家意识形态,并不是不允许其他家的存在,更何况他的王朝本质上其实是打着儒家旗帜的混合型政治。
更为深刻的,是易中天一针见血地指出:独尊儒术与焚书坑儒,只有手段的不同,没有本质的区别。其目的,都是要统一思想。只不过,秦始皇威胁,汉武帝利诱;秦始皇不准人民读书,汉武帝要人民只读一种书。
·政治体制:中央集权
这一点,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便开始着手了,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就是一项空前的发明。
但刘邦打下天下之后,为了刘姓江山的巩固,迫于种种无奈,不得不再次选择了“封建”,分封的做法与帝国需要高度集权的走向显然是相悖的,如何从已经分封的王侯手中将领土和权力收归中央?这一问题解决得稍有不慎,将又会导致天下大乱。
汉武帝很巧妙地推出了“推恩”:让诸侯王分出国土,封给自己的子弟。表面上看,把浩荡“皇恩”推广到诸侯王的下一代,这是好事啊!但武帝还有阴招在后面等着呢:其一,诸侯王的子弟只封侯不封王,封国改属中央;其二,找茬治罪,取消侯爵封号收回侯国。
集地方之权于中央之后,汉武帝紧接着集中央之权于皇帝。汉帝国的三公九卿制使得相权和皇权相对独立甚至是分庭抗礼,皇帝象征着主权和统一,宰相管理着国家并负责政治上的一切实际责任,这对于任何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显然都是不过瘾的,于是,汉武帝通过设立御史大夫、尚书、大司马,一步步将权力最终牢牢抓在了自己的手上。
·经济体制:富国强兵
有了思想保障,又把权力牢牢握在掌心,想要大展宏图的汉武帝,还需要一样至关紧要的东西:钱。
于是,经济体制改革也按部就班:先是将利润最高的铸钱、炼铁、盐业三个产业“国营化”,铸钱和炼铁完全由政府垄断,盐业上则是煮盐在民间,卖盐由官方;接着通过“算缗”制度向工商业者征收资产税,算缗制度推行遇到困难的时候甚至以利益诱惑民间互相举报;随后出台均输法(政府平价收购各地土特产运往其他地方高价卖出)和平准法(政府掌握和控制全国物资,低价买进高价卖出)。
这一系列政策的目的,除了经济收入,更重要的是政治稳定,易中天教授也很深入地进行了总结:任何一个集权的社会,一个可能由集权发展为专制的社会,都不会允许民间资本形成规模,因为那会变成一种与绝对权力抗衡的力量。
在这样的基础上,汉武帝的事业自然风生水起,但要巩固这样的统治靠什么?儒家的伦理道德论显得很无力,还是只能依靠法家的严刑峻法。
于是,兵败的李广宁愿自杀也不愿申诉受辱可以理解;于是,张汤等“专业化”的酷吏平步青云能够想象。自然,那一份“死亡名单”的出现也就顺理成章了。如果仅就这些而言,秦代的暴政似乎又偷偷摸摸死灰复燃了。
只是,在这样的时代里,还有些很有趣的细节和人物。比如那个叫卜式的家伙。卜式是个畜牧业主,武帝的“算缗”令一出,天下哗然,只有他非常响应,申请捐出家产的一半,而且目的还不是为了做官。武帝便让他到上林苑去放羊,结果羊养得又肥又大,他放言说管理老百姓也和放羊一样。武帝真的让他去当县令,结果他用放羊的方法先后治理的两个县一派祥和太平。
以铁血政策大刀阔斧锐意前进的一代雄主,也欣赏着卜式这样顺其自然的无为而治,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这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时代?是非功过,谁又能说清?
2017.10.3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武帝为什么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旧史新说: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本质是法家而非儒家
独尊儒术的奥妙
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汉武帝从来不想“独尊儒术”,一切只是为了抗击匈奴服务
汉武盛世之独尊儒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