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面上的刘慈欣丨《我是刘慈欣》

随着《流浪地球》《三体》再次爆火屏幕,今时今日的刘慈欣,早已是“天下谁人不识君”了。

复旦大学严锋教授有言: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刘慈欣不断把我们的目光拉向浩瀚宇宙。

以至于我们对他个人的想象,也总是笼罩着一层神秘光环。

这本《我是刘慈欣》,将会让你认识一个站在地面上的刘慈欣。

我一直有种错觉,能写出《三体》这样作品的人,大概是一个很高冷、难以捉摸的人。

万万没想到,刘慈欣竟是标准的钢铁直男。

他直言自己对文学并不感兴趣,“我对文学从来就没有太大的兴趣,我看的文学作品都是大家不得不看的那些东西。”

关于写作目的,他也没有任何遮掩,“我不像有些人,'写了是给自己看的’,我写了肯定是给别人看的,不能发表,我写它干吗。”

他认为自己“称不上专业作家”,说如果拿他做工程师的标准来衡量他的“文学能力”,“我早失业了”,甚至坦承自己无法驾驭作品中的人物,“我当然想把女人写得有女人味……但是小说中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没办法。”

当他和另一位写作者面对“写作对于你们的生活意味着什么”这个问题时,人家的回答是“写作对我来说是一种探索问题的思考方式”,而他却说“写作对于我是一个人生的寄托,现在也是生活来源之一。”

这才是无比真实的“大刘”。

当他谈起科幻来,却极具启发性甚至会颠覆我们原有的想法。

比如他说科幻作品的灵魂并不是人物,也不是幻想,而是科学,“科学之美和技术之美,构成了科幻小说的美学基础。”

所以,如果我们只按照阅读一般文学作品的方式去打开他的小说,注定是要产生误解的,就像他说有些评论者“下笔千言不知所云”。

好几篇文章或者访谈中,他都对“文学是人学”这个观点发出强烈质疑,认为这是一场“人类的超级自恋”。

他甚至用上了少有的尖刻和讽刺:

“在文学中,由于人性超越一切的吸引力,太阳和其他星辰都是围绕地球转的。如果宇宙是撒哈拉沙漠,只有地球这一粒沙因其附着的叫人的细菌而成一粒金沙,其余的整个沙漠都可以忽略其存在。太阳的存在只是为了照亮淳朴的田园,月亮的存在只是为了给海边的情侣投下影子,银河系的存在几乎没有必要,好在有个东方的神话用到了它,虽然那对情侣即使以光速跑过鹊桥,也要花十万年时间才能拥抱。”

这哪像“文学能力”不强的人?

原本觉得,这本书的缺憾之处在于:内容似乎略显陈旧,鲜见新近的文字,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三体》先后推出不同版本影视作品,哪怕随便加点拍摄花絮之类,这本书肯定会更火。

但翻了翻版次,才发现这已经是2019年6月出版的了,而更早的版本可以追溯到2015年——极有可能是因为2019年《流浪地球》上映,才再版的吧?

那就期待一个更丰富、更立体的刘慈欣吧!

2023.7.1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三体》为何是经典?读完书中的10句话,才发现当之无愧!
刘慈欣:中国有世界上最强的未来感
看完《流浪地球》,为啥说可惜了《三体》?背后原因很多人不知道
[首藏作品](2257)不再“流浪”的中国科幻
佳作推荐 |《三体》: 敬畏星空,时常仰望
作家 · 刘慈欣 | 他把人们领进一个崭新的世界,却退至一旁成为观察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