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另眼观点】摄影,不让你的专注成为前行的陷阱

专注摄影,但小心走进象牙塔出不来,要,拓宽视野,跳出摄影看摄影

现在的摄影人都明晓学习的重要,跟导师学、跟平台学、跟书本学、跟同行学,风气甚好。但有一种倾向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就是只专住于摄影的学习,而忽略了其他门类知识的学习。

不少摄影人学摄影历史、学名家经典、学技术技巧,有的可谓学到精深,了如指掌。但到最后却不小心走进象牙塔出不来。导致拍起片子来倒无所适从。就是因为有那么风格流派、题材作品好多都拍过了,不知从那里突破了,另一种就是有那么多理论概念、条条框框摆在那里,不知如何下手了,最为惋惜的是有的铁杆还因此和摄影说了拜拜!

 其实不仅是摄影,你学习任何一个艺术,任何一个学问那都是如此。学音乐的只看音符音律,只能闭门造车;学美术的只临摹前人的作品,只能成为没有任何自我的复制机。

摄影要创作优秀的作品,就需要把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感悟凝聚在你的作品中。或美。或思想。说穿了,摄影最本质的东西不在摄影技术本身,而在于摄影之外的东西,可以牵涉到历史、文艺、科学、哲学、政治、经济、民族、宗教等等,几乎所有的学科乃至社会阅历,所谓功夫在摄影之外,就是这个道理,它是囊括了一个人“三观”的综合指标。没有对生活的自己独特的见解,没有对许多终极问题的积极追问,没有对世间本质的透彻理解,你可能始终是个摄影的门外汉,或者说离大师也就无缘了。

所以,这些摄影外的东西,才真正决定了你能否拍出一流的作品。换句话说,就是你本身的素质,决定了你的作品的素质。你是个什么样的人,达到了什么样的境界,你的作品就是那个人的外化,也只能达到你达到的那个境界。

大凡能成为名家、拍出经典名作的人大多是知识渊博、视野开阔的通才,譬如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多项领域的博学家:除了是画家,他还是雕刻家、建筑师、音乐家、数学家、工程师、发明家、解剖学家、地质学家、制图师,植物学家和作家。摄影大师何藩,他的经历很传奇,也是这样一名摄影、演员、导演三栖的影视通才。有如此修为向不成功都难。

专注审美,但小心钻进死胡同出不来,要,打破规则,跳出审美看创新

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经典名句可谓入脑入心,自然摄影人没有不注重审美的,甚至到了美不惊人死不休的境界。但一不小心就钻进死胡同出不来。纵观摄界,不少人却把摄影审美当成一成不变的标准。他们有一种约定俗成的惯性思维,习惯于一种教条的所谓“有意义的审美趣味之中”。

表现突出的一是同质化的主题、习惯性的观看立场;二是对结构美学的过分追求,乃至把形式美误做了摄影的核心。就像一个人只靠化妆和整容求漂亮而不注重气质修养一样。摄影,仅凭“青春颜值”混日子,是难以长久的。习惯性的思维和审美定式渐成套路,阻碍了我们对现实的真理性观看和领悟。形式上创新必需寄托于精神内蕴突破,必需是文化上的创造与发现。

在艺术审美中,有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之分。在现代艺术类型的研究中,人们也提出了六种不同的风格类型的对比,即:主观表现的风格与客观再现的风格;阴柔优美的风格与阳刚崇高的风格;含蓄朦胧的风格与明了流畅的风格;舒展沉静的风格与奔放流动的风格;简约自然的风格与繁富创意的风格;严谨規范的风格与自由奔放的风格。这些都为研究艺术风格提供了难得的借鉴,摄影艺术,同样离不开这样的美学主张,但我们一定要更加开放包容得心态,不能像国人的审美误区,认为只有双眼皮大眼睛才好,没想到赵又廷的细长眼睛也有独特魅力。

随着现代科技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作为同步时尚的摄影艺术也越来越不拘泥于传统的表现形式了,在技术和审美上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和发展,不断呈现出新的时代风貌。关注技术与审美的嬗变,则成为在纷繁而复杂的多元文化背景下把握当代摄影发展趋势的关键。打破以往的审美规则,跳出审美看创新,弘扬艺术家具有叛逆思维以及个人独特的视角。对当代摄影的创新会有更大的帮助。

专注技术,但小心成为复印机出不来,要,软硬兼施,跳出技术看艺术

今天,我们的摄影人不少很技术范,装备可以武装到牙齿。相机、镜头换得勤,后期修图练得精,手法技巧也不落下。但采访玛格南图片社的成员摄影师好的回答很有意思,他们不完全依赖先进的技术。他们觉得即使现代相机的自动对焦算先进技术,那么莱卡的手动对焦落后技术都没有问题。他们宣称:“摄影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只要是你的,并代表你自己的声音,这就够了!

确实,跳出艺术看技术,摄影单单的就是一个照相机,而照相机就是一个高科技设备而已,它本身没有什么内涵,要通过人脑的智慧,去指挥照相机这个设备,去进行摄影创作。摄影,学的绝不仅仅怎样使用相机,更应该是一种人生态度,一种新的看待世界的视角。

摄影应该寻找自身的媒介,这意味着摄影是需要对摄影的特长之处有着非常清晰熟练的认识“任何技术手段都可以使用,关键是能否准确充分传达有别于他人的独树一帜的'意识’。虽然任何艺术门类都存在程式化技法语言的问题,但对于一个真正优秀的摄影家来说,是可以超越固有程式之上的。虽然古人并不从创新的角度去审视其美学价值,但这类作品远远超出固有程式之外的自由挥洒,本身就是最高境界的美学创造。科学的终极价值是人文价值,是科学的人文精神传统,使科学充满生机,

所以说,摄影人,需要软硬兼施,需要具有摄影的文化艺术的知识和个人的经历和社会阅历的,以及对艺术的感悟和理解,你才只能创作出无愧于这个时代的完美的摄影艺术作品。

改变习以为常的思维与视角,尝试新的机位、角度和表达,会让你看到不同的天地,带给你新的灵感和创意。要培养这方面的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家门口已经被大家“拍烂”的景点做练习,看看能找到多少个不一样的表达。这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图片引用来自百度)

----

----

----

----

----

 LYCH_YH  

 228106098@qq.com

-----

【另眼视界】高考开心到劈叉 一字马女孩火了 摄影师被质疑 真相来了

【另眼观点】摄影作品超越常规的五大特质

【另眼观点】没有审美 就是你摄影的癌症

【另眼观点】5G时代给影像带来意想不到的变化

【另眼观点】面对摄影国展我们悟到了什么

【另眼评图】不同凡响的观念纪实摄影作品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摄影名家】袁廉民黄山作品赏析
写给你的摄影入门(2):如何判断照片的好坏
朱永中讲摄影美学(之三)——摄影的“艳俗美”
提升画面艺术感
阿里:“情绪的表达与写实的记录”
美学:艺术探索的核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