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本周家电圈关键词:双11商战很躁动,技术创新撞到天花板

即将过去的本周家电圈,虽然全国市场已经进入深秋并将迎来寒冬,仍然是热闹非凡、精彩与意外迭出。

周末,海尔冠名的青岛马拉松刷屏“全球海尔人的朋友圈”、美的113品牌日则再次毫无悬念引爆全国各地“家电经销商的朋友圈”;周初,电商巨头主导的双11再次提前躁动,国家急着给双11扎上“紧箍咒”让促销降价不能太任性,而阿里京东却急着在房地产市场再崛金;意外,如同家电产业的规模化扩张一样,家电科技创新也遭遇天花板,如今陷入迟迟难以突破的局面,但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等空调领军企业,却首次建立知识产权的朋友圈。

面对复杂多变的家电市场,对于所有家电从业者来说,学会变化是必修技,而懂得如何变化,却需要更高的商业智慧和能力。

1、双11促销不能太任性:多部委定规矩

国家发改委、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邮政局等多个部门密集出招,针对虚假折扣、有价无货、假冒伪劣、快递爆仓等乱象采取各类行动和举措,对今年“双11”进行全方位规范。

工商总局知要求双11参与者做到“七不得”;国家发改委将陆续发布电商黑名单;质检总局开展“双11”消费品的执法打假集中行动。

今年是双11走过的第9个年头,透露国家职能部门对双11大促的态度从不管到多部委联合整治,这不仅说明电商平台已经发展成为可以影响中国零售产业的重要渠道,也说明双11大促过程中的乱象已经到不管不可的地步。其实,每年的双11过后都是消协受理用户投诉的高峰期,产品质量、诚信缺失、虚假促销横行成为投诉重灾区。甚至某些品类和行业已经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悲剧。

从今年国家部委的监管力度看,以后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商家都别想钻618、双11等促销的空子,如果还想以低价、劣质产品谋取不法利益的话,那就等着挨板子吧。

2、空调企业首个朋友圈:建知识产权联盟

近日由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志高、长虹、TCL、格兰仕、海信等空调企业共同参与的中国首个空调行业知识产权联盟成立。之前,格力美的奥克斯等空调巨头因为专利问题诉诸公堂,争斗不休。现在却共同握手言和共同维护知识产权。这也引发了家电行业、社会舆论和媒体们的共同关注,还刷屏空调企业的朋友圈。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专利斗争最根本上还是市场利益的争夺,为了共同的利益,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等巨头为了获取更多的市场空调,淘汰中小微品牌,意在通过推高行业技术门槛、建立知识产权体系的的方式,推动行业的巨头化洗牌。这将是未来一段时间,整个产业竞争的主要方向。

今年以来,在创新驱动、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背景下,空调巨头们发起成立的知识产权联盟,意味着巨头捍卫知识产权之争已经演变为全行业的共识,不仅将加强企业自主创新保护、打造差异化竞争技术高墙。而且联合打击假冒、山寨等侵权违法行为,专利战并肩价格战、产品战、技术战成为新型主流竞争手段。

3、新风产业图谋做大:家电巨头们在观望

新风产业,会成为空调、冰箱、洗衣机,以及电视机之后的第五大家电支柱产业吗?日前召开的2017新风产业大会试图给出答案。因为,新风系统与空气净化器不同的是,其是为居室或建筑提供新鲜空气的处理系统,它能将室外气体经过过滤、净化、增氧、调温等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到室内,同时将室内的污浊空气排放到室外,实现居室空气的对流和置换。

最近一年来,新风产业在中国市场的火爆是不争的事实。单从品牌数量来看,2010年时不足50个,进入2017年后已突破1000个。但其中品牌鱼龙混杂、参差不齐。虽然业内人士普遍看到新风产业的未来发展,但与空冰洗电等家电不同,新风却是一个大型综合性解决方案,产业链条过长需要极为复杂的安装等售后服务,需要全产业链的共同推动和引爆。

最近几年来,与新风产业关联度较高的空调企业,一直在寻找答案,希望新风可以成为继家用空调、中央空调之后,新的规模化引爆风口。但是现阶段来看,新风产业的成熟度,用户的认知度,以及市场的活跃度,还需要更长时间的准备,同时也面临着很多中国特色环境的挑战。观望还是不少家电大企业的共同选择。

4、无人店规范出炉:新零售概念大于内容

本周即时便利消费平台“猩便利”宣布获得3.8亿元A1轮融资。此前,哈米科技、果小美、领蛙等一批无人货架都已经在最近半年内获得融资。据不完全统计,无人货架累计投资金额已高达30亿元。随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无人值守商店运营指引》,这是无人零售领域公布的首个行业性的指导规范,虽然没有强制性,但说明无人店零售已经引发行业协会的高度关注。

今年以来,在新零售风口的刺激下,无人便利店出现了一轮资本驱动下的市场井喷。其运营方向分为两派:一派是以高鑫零售、天虹百货、苏宁等为代表的线下零售巨头,另一派则是来自于中小科创公司,如缤果盒子、F5未来商店、EasyGo等为代表。目前无人零售店,更多的还是以货柜的方式出现,并不是实体店和网店的终结者,顶多就是一种缝隙市场的补充者。

未来无人店是否会成为零售行业的主角,答案并不清楚。但是,现阶段其并非实体店、网店的对手,其真正的竞争对手是散落在城市角落、数以百万计的夫妻老婆百货店。就目前入局者跑得最快的是创业公司,这和店铺选址、供应链管理及后续运营资本不无关系,但这并不代表传统企业不能做好这门生意。对于家电经销商来说,无人便利店更多还是机会,可以为部分家电产品在夜间售货的平台和窗口。

5、家电技术创新有天花板:急于求成很难

2017年中国家电技术大会以“智能、绿色、品质、材料”为主题,与过往几年一样突出了智能制造、智能产品、节能环保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等国际国内的最新成果。“内热外冷”是当前智能家电市场一个贴切的形容,几乎每年的技术大会或者家电行业相关的会议都会谈到智能化是个趋势,然而在智能制造、智能产品、智能运营等方面,中国家电还在路上。

数据显示,目前家庭智能家电用户激活率尚不足20%,而半年后仍会使用智能家电功能的用户却不足5%。很多家电的智能化功能在使用中已经成为鸡肋,不能真正为用户带去便捷和享受。虽然大量家电企业逐年加大智能研发方面的投入,但是就目前状况而言,智能化的投入产出比仍处于失衡状态。可以说,在智能家电等环节的创新上,家电企业遭遇了阶段性天花板。

如同制造的品质化一样,技术的创新化,也是一个需要持续性投入才能见效的过程,甚至还会遭遇失败等风险。绝对不能追求短期效益,考验的是企业耐力和恒心。可以说,在家电技术创新上,中国企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会面临更多的失败。

6、家电巨头三季报:海尔全球化程度最高

美的集团、青岛海尔和格力电器发布2017年三季报显示,在今年原材料成本明显上升的背景下,营收规模和利润均取得两位数的增长,前三季收入均突破千亿。从营收结构上看,三大白电巨头的道路已经出现明显分化,下一步它们的成长空间都是智能化和全球化。

美的在收购库卡、高创后,向暖通空调、消费电器、机器人与自动化、智慧物流科技集团转型。海尔在冰箱、洗衣机保持绝对领先地位的同时,今年前三季空调、厨卫业务也实现高速增长,同时海尔海外整体收入507.4亿元,占比43%,近100%为自有品牌收入,成为三家企业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格力相对专业化,大部分收入来自空调,面对美的和海尔多元化的冲击,营收规模见顶最大的考验。

全球化是所有中国家电企业都必须要走的一条路。只不过相对于大部分中国企业的海外市场扩张,仍然是以来料加工、贴牌等方式为主体,海尔则早在多年前便开启自有牌的全球化经营,特别是在收购日本三洋白电业务、新西兰斐雪派克、美国通用家电,这些都为海尔的全球化自有品牌经营打下坚实的基础。

7、阿里京东进军房地产:电商巨头找动力

今年8月,阿里巴巴与杭州市政府签订协议,共同打造全国首个“智慧住房租赁平台”。而京东也紧随其后,10月公布房地产战略并中标北京租房监管平台项目,并在其电商平台“卖房”,宣称要在5年内成房地产流量和线上交易量“双料冠军”。

你在桥上看风景,也成为别人的一道风景。近年来,就在众多线下实体店纷纷转型、向线上电商进军之后,阿里京东等电商巨头却在纷纷向线下扩张,从日用百货消费品经营向房地产、汽车等品类不断扩张,一直在寻找新的增长动力。可以说,电商巨头们正在不断打破发展的边界,试图成为一家“无人不能卖”的平台。

从京东、阿里目前提供的房地产业务来看,不管是卖房,还是租房,都是将自身的流量优势导入地产板块,让房地产企业与用户间更高效、快捷得对接。不过,大宗大额交易一直是电商难以突破的瓶颈,这决定了电商平台仅能实现“线上拓客和下定”的功能,并不会与开发商在传统开发领域产生业务竞争。对于阿里和京东来说,只要把平台流量做大了,大部分行业都能进入,只是愿意与不愿意的问题。但发展快了、步子大了,并非好事。

8、美的与碧桂园牵手:智慧社区终要引爆

美的集团和碧桂园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城融合、科技小镇、智能家电、智慧家居、海外项目等细分领域进行多维度的合作。此外,还将联手打造世界级的智能化无人工厂,共同探讨智慧社区战略加快落地。

智慧社区终究是家电企业未来的一个“想象空间”。毕竟,家电与房地产行业的关联度实在太大了。但是,智慧家电要想真正进入社区,必须要与房地产开发商们达成战略级的合作,绝对不是简单的“买卖交易关系”,而应该是“你我共生”的生态关系。无疑,同处顺德北滘的美的与碧桂园两家世界500强企业的此次活动,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个好的开端。

当前家电企业都在发力智能家居领域,但目前智能家居却遭遇“叫好不叫座”的发展瓶颈,最主要的原因还在用户体验上。碧桂园等房地产商每年拥有百万级的客户大数据,可以找到客户的需求和痛点。美的正在实践的“双智”战略,最需要的就是用户资源。与碧桂园合作称得上是美的“双智”战略的市场化落地。一旦合作的红利出现,那么美的将成为智能家居领域最先分得蛋糕,也是分得最多的企业。

9、三星电子高管大换班:世界巨头迷路了

三星电子又完成新一轮管理层调整,在本次重组中,一共调动14名高管的职务,其中职位调整者为4名、升职者为10名。自8月以来,三星就经历了领导层人事的剧烈震荡,此次更是三位联席CEO全部换人。可以说,三星电子陷入了一轮多事之秋。

与之前的管理架构调整不同,三星电子的此次集团领导层改组,首次将董事会主席和CEO的角色分开,以避免公司领导因人事变动而出现权力真空。这显然是应对三星电子“接班人”李在镕入狱5年而做出的调整,意在避免这家韩国的世界级企业不因此而陷入跌跌不休的通道之中。

最近年来,三星电子在全球消费电子市场上,虽然营收规模和利润屡屡创造新的纪录,但不能掩盖其在电子电器手机等消费品业务上开始“迷路”的事实。其主要利润现阶段来自于半导体芯片、显示面板等商用业务上。

换人从来不是目的,只是挽救企业颓势的手段。三星电子无疑是近年来全球消费电子产业最优秀的企业之一,但是最近几年来却因为内部的庞大架构,以及僵化的市场应对能力,还有动荡不安的管理层,以及与政府纠扯不清的关系,都在阻硬三星电子的再次创新和领跑。

10、美菱推出M鲜生:图谋高端冰箱市场

美菱在三亚召开“冻结原味,藏住新鲜——美菱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暨M鲜生冰箱上市”发布会,新品冰箱搭载“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和以智能技术、变频技术、控鲜技术三大核心科技为支撑的智慧控鲜技术系统,实现冰箱从被动保鲜改变为主导控鲜。

值得一提,美菱“水分子激活保鲜技术”通过振动食物中的水分,从而激活水分子,被激活的水分子产生共振力、裂变力、穿透力三种力,能够降低酶的活性、减少对细胞膜的破坏、减少汁液的流失,解决了保鲜时间短、解冻血水多、袋装保鲜差的消费痛点。

无疑,推出M鲜生冰箱,主打长效保鲜,这只是美菱征战高端市场的新起点。近年来,随着消费理念升级,市场竞争升级,高端冰箱市场加速引爆。正在谋求做大做强的美菱,自然不能错过这块“肥肉”,并再次高举技术创新的大旗参与这一市场抢夺。

====

家电圈:中国家电覆盖面广阔、内容专业、观点鲜明的价值分享平台。文章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代冰箱巨头新飞“堕落”史:四代英雄一场梦,曾经市场份额仅次于海尔
今年家电市场第一枪打响,美的美菱奥克斯京东苏宁国美正面拼抢!
低调的家电巨头,打造了两只独角兽,一个国内称王,一个全球第一
制氧?厨房专用?小众空调能激起多大浪花?
【科技动态】2015将飞向互联网的四个“新风口”
“双11”彩电降价猛空调很“佛系”,智能低碳类产品受青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