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村俗语“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啥意思你知道吗?


只说真话的农民公众号

原创文章,禁止转载!

炎热的夏天又来了,农村这个时候那可叫一个热闹啊,很多农民朋友都会在晚饭后到村口的大树下聊天,我们也会经常听到很多有意思的农谚。这些农谚多为短语结构,言简意骇,朗朗上口,这些农谚是农民朋友对农村生活常态的一些总结。像在农村中,我们就经常听到,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这句农谚,那么这句农谚到底啥意思你知道吗?

心疼孙子烧坟纸

农村中,爷爷奶奶对孙子辈是非常疼爱的,是因为他们觉得孙子是真正意义上的传宗接代,意味着香火得到了延续。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在乡村很多的小孩得到爷爷奶奶的宠爱,几乎都是从小宠到大的,像整天追着喂食,接送上下课。然后父母在外面务工,可以说爷爷奶奶给予的爱甚至比父母要多,还有个词说隔辈亲指的就是这个了。

当爷爷奶奶百年以后,清明节前去扫墓的,大多数也是孙子辈的。正所谓因果循环,这些孙子们在小的时候,得到了爷爷奶奶的诸多关照和庇护,当老年人寿终正寝后,这些孙辈的也理所当然应该关怀与祭拜。

心疼外孙把手指

这后半句的意思跟前半句就完全相反了,跟孙子不同,外孙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亲了。可能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外孙始终都是外姓的,以后养老送终的肯定不是他们。农村中还有句老话这样说,父亲叔代,娘亲舅代,意思就是小孩子母亲在的时候,小孩子还会亲近外婆和外公,而当母亲不在的话,也许就不会那么亲近了,尤其还是隔代的辈分。这是非常现实的,即使是在民风质朴的农民朋友身上,也是不可避免的。

这其实在农村是很多见的,平时姥爷辈的亲人在的时候,都很少会去看望,更别提百年后了,不如孙子辈来的近。在农村,这方面的思想还是比较重的,光是从百年后的祭拜这点来看,也是亲疏立见的。

这句农谚讲的就是爷爷奶奶疼爱自己的孙子,是要胜过外孙的。大部分的农民爷爷和奶奶,都愿意帮儿子带孙子,而不是帮女儿带外孙。因为孙子可以为自己送终,也能为自己家族延绵香火。这算是自古在农村地区流传的一种观念吧,而且很多农民朋友也认为是这样,在农村中如果不帮忙带孙子,总会有一些嚼舌根的人。

不过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只要是恪守孝道的话,无论是孙子还是外孙,都不应有亲疏之分。反正都是自己孩子的后代,都是自己的晚辈,都是与自己血脉相连的。所以孙子或者是外孙,又何必分的那么清楚呢?

敢说真话的农民公号:cunpu2017

          农刊

政策 · 补贴 · 农生活

2018年最新农村补贴政策

为心跳与脉搏无法控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组农村祖孙合照, 看哭了多少人!
农村俗语“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农村老话“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是啥意思,为啥这么说?
俗语“心疼孙子烧坟纸,心疼外孙把手指”啥讲究?背后的学问不小
农村人为什么说“外孙子,菜根子”?
农村老话“家孙烧纸,外孙一指”,家孙和外孙的区别真的这么大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